经济下行,就不要消费、不要精致了吗?

前段时间,有篇推文《“伪精致”,正在掏空中国年轻人》在朋友圈里被疯狂转发,一开始是网易公开课发布的,后来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壹心理等多个平台进行了转载。

文章痛批了现代年轻人的“金钱羞耻”,明明只能负担100块的生活,硬是扛起1000块的日子。为了凸显自己的价值,“打肿脸充胖子”,也要伪装过的很好。

这种“伪精致”的大行其道,背后是消费主义陷阱在作祟。《消费社会》一书中,让·鲍德里亚指出,人们购买物品不只是“当作工具来使用”,同时也是“当作舒适和优越等要素来耍弄”。数据显示,中国每4个90后中,就有1个在使用网贷产品。目前商家、媒体传达的“物质至上”、“仪式感”等概念,就是消费主义推波助澜的“帮凶”。

文章呼吁从物质层面转观心理层面,重新获得安全感来源。心灵富足,才是好生活的真正底气。

明明是关于钱和经济的问题,作者硬是炖了一晚好鸡汤,在我看来,这就是经济下行当下的心理安慰剂,稍微服用可以,但当饭吃,容易饿死。

“消费主义”的盛行,有其理论根据,现代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凯恩斯认为,需求产生攻击,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我们的国家在经济上遇到了困难,用消费来拉动经济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邓新华的《柴米油盐经济学》里旗帜鲜明的反对凯恩斯,消费只是经济发展的目的,经济发展了,人们的消费自然会提高,“用消费拉动经济”的说法完全是颠倒了因果。

那怎样才能真正富足呢?邓新华认为:储蓄出富翁。

从国家的层面上来说,如果一笔钱不是用于不那么必要的消费,就会被用于储蓄,并投资到其他更重要的地方,满足他人更重要的需求,这也能让链条上的很多人获得收入。越储蓄,人们的消费越多,改革开放以来,储蓄在增长,消费也在增长,就是因为储蓄帮助人们以更低的成本进行交换、消费。

从个人的层面上来说,当下中国的80、90后普遍缺乏财商教育,没有理财的意识,理财理财,要先有财才能理啊!大家都羡慕股神巴菲特的天才投资技能,他从11岁投入股海开启传奇一生,要知道巴菲特尽管被认为是出身草根,但他父亲是镇上唯一的议员,40多年前运作的第一笔钱就是10.5万美元。

年轻人将目光聚集在消费、仪式感上,有各种思潮的影响,也是时代进步、经济发展、成本下降的必然结果。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与其干了那晚鸡汤,不如学习点理财知识,研究一下如何在经济下行的时候仍然体面、精致的过好每一天。

如何跟金钱开启和谐、友好的关系?我的建议是先有储蓄计划,养一只下金蛋的母鸡,才能源源不断的得到金蛋(见儿童财商启蒙读物《小狗钱钱》)。

马云最近在达沃斯的经济论坛上发言说:在信用卡刚问世的时候,只有有钱人才持有,但是在手机支付出来的时候,很多有钱人是不相信它的,因为他们都有信用卡,用不到手机支付,但是很多年轻人立刻就接受的手机支付,因为大家都没啥钱。

网友纷纷表示扎心了,情况确实如此:大学生没有收入来源,办不了信用卡,支付宝的花呗就是信用卡;很多年轻人都喜欢支付宝里的花呗功能,一个可以让年轻人负债累累的借贷功能。

我们家是帆帆爸负责理财,家庭资产分布在理财产品里,平时消费和薅羊毛用信用卡,每年的积分可以兑换酒店权益,用各家银行的vip身份抢购生活用品,剩下了米面油盐的一笔开支。随着储蓄的增加,银行批的信用卡层级越来越高,权益也更多。

我们喜欢旅行,喜欢跟自然、人文亲密接触。于是,我们可以一年50多个节假日,几乎一大半时间都在外面吃喝玩乐住,没有因为经济下行感受到拮据。

很多人说,信用卡的规则太麻烦了,理财什么的条款看的我眼睛都花,我宁愿负债,也不愿意研究这些东西。

我承认,对数字和规则的敏感是某些人的天赋,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这样的幸运,但作为一个成年人,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同等重要,且一直被忽视的一环。在上海,对于孩子的财商课也被视作课外培训班的标配了。

有钱的感觉谁不喜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快些从中彩票的白日梦中醒过来,早日提升财商,过上精致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济下行,就不要消费、不要精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