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8关于《孙子兵法》 的几点理解

1. 提到《孙子兵法》,或许你会觉得就是教人怎么打仗的。对,但也不对。事实上,《孙子兵法》不是战法,而恰恰是不战之法。书的一开头,就讲了三个“不战”:打不赢,不打;打得赢但是打不起,不打;打得赢也打得起,也要看是否不打就可以解决问题。战争的代价太大、风险太高,要尽可能避免,这才是《孙子兵法》的核心。

2. 我们现在总说“百战百胜”,但告诉你个事实:《孙子兵法》推崇的并不是“百战百胜”,而是“百战不殆”,不失败。以不败为目标,尽量别出局,耐心等待对手犯错。一句话:《孙子兵法》不是战胜之法,而是不败之法。

3. 和我们的印象相反,百战百胜恰恰是孙子反对的。为啥?因为百战百胜意味着,很多次战争都未能彻底决绝敌人,却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资源。一个优秀将领真正该做的,是保全人命和资源。在机会到来前,耐心等待和备战;等机会到来时,一战而定。

4. 大部分人读《孙子兵法》,第一个字就理解偏了。《孙子兵法》的第一个字,是第一篇《计篇》的篇名中的“计”字。很多人会把它理解为“计谋”,其实不是。这里的“计”,是“计算”的意思。通过敌我双方综合实力的全面对比,来判断战争的胜负面,以决定打不打。不是说谋略不重要,但计谋一定要在周密计算之后。

5.《孙子兵法》被读错最多的,应该是“以正合,以奇胜”这句。这里“奇”的正确读法是“jī”,而不是“qí”。在兵法中,奇(jī)兵和正兵相对,指在以正兵与敌人交战时,多预备出来的兵力。奇(jī)兵能出其不意,在战斗中打乱敌人的部署,是取胜的关键。所以这句话的“奇”,不是“奇(qí)谋诡计,而是“分战”法的基本原则。

6. 孙子兵法里剖析了这么多战法,那是不是说决策者必须调动复杂的战法组合呢?其实不然。《孙子兵法》中有一句精髓——“兵闻拙速,未闻巧之久也”。对此,西方战略家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也有类似解释:打仗不靠复杂的设计,而靠简单直接的动作。“拙”,简单直接的力量;“速”,直抵命门的执行。理解了这两个字,才叫“读透”。

7. 问你个问题:经常以少胜多的名领,是不是个好将领?估计你会回答是。但事实正好相反。为啥?在孙子看来,真正善战的人,都是准备充分、按部就班,绝不会是自己陷入被动。这样的仗也往往是摧枯拉朽,一点都不精彩。让自己陷入被动,再凭计谋和侥幸以少胜多,不是真正的好将领。历史上战争那么多,让人津津乐道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就那么几个。

8. 很多人会把“知己知彼”,理解为摸清竞争对手的情况,其实不对。《孙子兵法》更强调“知己”,并把“知己”放在了“知彼”的前面。知己知彼的关键,不在于“知彼”,而在于“知己”。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远比摸清敌人的情况更重要。要准确地去探查、判断敌人很难,但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却能让自己不会轻易失败。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0-28关于《孙子兵法》 的几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