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改变,源于辉哥的一篇文章

我的改变,源于辉哥的一篇文章_第1张图片
RELIEF

今年2月份,过完春节回来上班的那几天,看到了辉哥的一篇文章《四十而惑》。在这篇文章的鼓励下,我开始日更,并开始在朋友圈发布自己的文章,和小状态。

在此之前,我的朋友圈都未曾花过心思打理,不屑于经常发一些个人的小心情,也害怕发出来。常发出来,觉得做作。发出来,又觉得别人就窥见了自己的秘密。神秘感十足,但都是自己的想法而已。

瞧,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被我想的过于复杂。

《四十而惑》里边说了好几点,至今读起来都觉得非常受益。

坚持思考根本性的关键问题。

坚持从长期着眼考虑问题。

每日微习惯真正改变人生。

写下来。

跑起来。

做自己有时很孤单,但却值得。

尽早摆脱对金钱的恐惧。

养成发光发热的习惯

把自己变成平台。

从见自己到见众生。

不要骗自己。

拥抱新事物。

四十而惑。

足足十三条之多,我选择了符合自己情况的几点开始践行。写下来,每日微习惯改变人生,养成发光发热的习惯,不要骗自己,拥抱新事物,从见自己到见众生。

我知道自己刚开始写作,文字不会太好,但是我还是选择放到了朋友圈。打消了以往犹豫不定的心情,做回真实的自己。写得不好又能怎样呢,我只有先把自己研究好了,才能来研究符合大家心理的事情。

每当我写不出来,或者觉得自己写得太差,我不再过分苛责自己。发到朋友圈的文章,就是真实的自我写照。我的微信头像和昵称都是自己的,我希望以真实的形象,来面对线上认识的不曾见过面的朋友。

每当心里有焦虑,或者酸溜溜的感觉,要么是嫉妒,要么是羡慕,还有可能是恐惧的时候,我会静下来问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在害怕什么,我在逃避什么?

发现自己的确是在逃避,在恐惧,我会为自己找到解决办法。

比如,我在发送跑步数据的时候,常常都害怕发送时间显示为九点以后,因为这表明了我在工作时间跑步。

后来和朋友聊到了这一点,我就意识到自己是在有意地逃避,并且害怕被发现自己已经成了自由职业者,在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然主要也是为了完成一名年轻女性应该要完成的义务。

意识到自己的恐惧,我就开始认真分析自己。我的逃避实际是过于在乎外界的眼光,还有自己内心的标准。

我认为外界对一个没有实际工作的人会有异样的看法,觉得懒,或者依靠老公,成为寄生虫。而我并不想被贴上这样的标签,这会让我感觉看起来力量微弱,直接导致被认为能力不行。我当然不想让这种事情发生,我是一个有能量的人。

我反问自己,如果别人知道了我的情况,他们真的会这样想吗?答案是也许会,也许不会。

我就真的那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吗?这样的看法合理吗?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如果我的朋友圈里有这样的朋友,我不会关注他的生活,他的状态可以反映他的生活,至少不会差到哪里去。

如果真有这种看法的人,很显然也不是我的读者,我当然不用过多地去考虑。自己都不想成为的人,就不用费更多的心思了。

况且,我对自己从来没有放弃过,更加不会有寄生虫的现象出现。我是一名新时代的女性,独立和成长是我的代言词。

另外一点,别人也许会说正是我在家,才有那么多时间写文章。不然上班的人,怎么可能做到每日更文。的确有几个人在微信上这么说过,但是我是要诋毁这种说法吗?

不可否认的确我的时间很多,也很自由。但是写下来,持续写还是需要耐力。上班的时候,事情杂且多,持续写就更需要耐力了。

反过来说,如果我在正常上班,也许就不会保证每天一篇了。这样的结论,对吗?

笑来老师这么多年来,每天都是三千字,无论多晚。有时候因为陪朋友打牌到凌晨一两点,他还是会在结束后,认真地写下三千字,然后再去休息。

所以,我根本不必多虑时间论的说法。况且,其他人有多的时间,也不一定会持续写。

我自己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明明不上班的周末有整整两天的时间,用来学习和看书,但是我偏偏葛优躺看电影,美其名曰休息,上班太累了。最后只剩下一地的焦虑,还有恐惧。

承认这种情况的合理性,然后继续写下去就行了,并且要写得越来越好。这就是对时间论的正确解读。



将心中的恐惧写出来,相信它就不再具有威慑力了,心里也因此轻松了许多。当潜意识变成意识,改变就会发生。

出于对时间和精力的管理,我还是不会在工作时间跑步。但是,绝对不会再害怕别人的寄生虫说法和时间论说法了,它们既伪且合理性欠缺,我需要保持好自己的状态,珍惜自己的注意力,瞄准目标,做真正有价值的事情,思考对成长有帮助的事情。

因为那些想法,是要经过大脑的。不要让自己的大脑被污水洗成没有判断力和思考力。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最好的状态。

做回真实的自己。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改变,源于辉哥的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