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一个渴望被爱的孩子

曾经四川某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

北大留美硕士

12年春节不回家

6年前与父母断绝往来

书写万言书痛斥父母的“罪行”

这个80后小伙王猛(化名)一出场就自带光环,是父母艳羡的“别人家孩子”,从小成绩优异,四川一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最好专业之一的生物专业录取,本科后又成为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研究生……

就是这样一个天之骄子,12年前,他不再回家过春节;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他将与家人决裂的原因归咎于父母的“过度关爱”、肆意掌控缺乏肯定,无情地伤害了自己。并写下万言书痛斥父母的“罪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父母的失望和内心情感的折磨。

王猛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我是一个渴望被爱的孩子。

你们什么时候才能重视我的声音

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儿童的一切教育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帮助孩子身心自然的发展。

在信中,王猛痛心到“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我不知道他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说出这番话,痛心、愤怒还是难过,在王猛的描述中,我们也能够感受到王猛激动的倾向,“我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

在长达30年的漫长人生中,父母一直没有缺席对王猛的控制。

即使知道文艺演出着装要求,母亲置儿子的请求于不顾,强硬按照自己的意愿穿衣。

即使是考上是北大,远离他乡,还要接受父母和大姨的双重“关照”。

哪怕是出国读研,父母还要找一位自己并不喜欢的“老朋友”特意“照顾”他。

可是,这是王猛的人生!

如果说这只是处于对儿子的关爱,那么他应该有拒绝的权利吧。

当他试图跟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写了四千字的信表明自己让这位“老朋友”照顾自己,有理有据,结果很显然他的声音没有得到父母的重视,反而认为自己心胸狭隘,置之不理。

不能被拒绝的强制性的关爱,不是控制又是什么!

哪怕是与父母决裂6年之后写下万言书,王猛要的不过是父母的一句:“孩子,这么多年你受苦了,爸妈错了,不应该忽视你的情感需求,回来吧。”

他只是想利用媒体告诉父母,前情种种,真的让自己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希望父母能够正视这个问题,从心底里关心下这个可怜的孩子。

可是,他失望了。

“还是以前说的那些事”

“人生一半都在外边,如果前半程我们在掌控他,可问题出在这后面啊,照这样说,反而掌控不够。”

“你走近,我不会反手推开你。”

这是一对多么骄傲的父母,丝毫没有想象中与儿子失联多年的悲痛和伤心欲绝。

一脸的不以为意,甚至在等儿子意识到自己的无理取闹。

我只是一个渴望被爱的孩子_第1张图片

我以为,6年的分离,这么沉重的代价,至少应该重视儿子的想法,帮助孩子打开多年的心结,一家人,难道纠结谁对谁错,真的比家庭和睦更重要吗?

我多么希望得到你们的肯定和支持

一个小孩内心最大的渴望就是得到爸爸妈妈的肯定和支持。很遗憾,王猛在成长中的数次求助都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

小学不会剥鸡蛋,遭受到同学和亲戚的取笑,家人不以为意。

文件夹被人划坏、涂抹,没有安慰也就罢了,反而冷言冷语道“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大学前旅行,被导游当着众人的面开过分的玩笑“这位北大的状元和两位小姑娘一起住,如何”,家人选择漠视。

反倒是把王猛多年来的优秀归结于自己的辛苦培养,“愁眉苦脸”的表情仿佛在表露王猛是一块多么难琢的玉。

即使不在意任何人的眼光和看法,可是父母的冷漠还是无情地刺伤了他。

我就不明白了,即使是小猫小狗,在外面受欺负了,主人也会心疼地为它出气,更何况他是亲生儿子,为儿子声援一声就那么困难吗,一定要这么冷漠、刻薄吗。

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写了一篇文章《一生的战役》,感慨“对我来说,一生的悲哀,并不是要赚得全世界,而是要请你欣赏我。”,这个“你”就是她的父亲。

一天深夜,她的父亲看到这句话很感动,留下了一句话,“深受感动,深为身边有你这样的小草而骄傲。”三毛泪流满面,她写到:“这句话我等了一生一世,直到你今天亲口说出来,才抹杀了我在这个家庭永远抹不掉的自卑与心虚。”

马斯洛的需求价值理论中提到人最高的需求就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不要漠视孩子被肯定的渴望,父母的一句不经意的赞扬也会给孩子莫大的鼓舞,相反,父母的否定,甚至是挖苦,也会造成孩子自卑与懦弱。

最怕以爱为名

中国人普遍的心理是父母对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爱,如果孩子抗议或者不服从那就是不孝。

王猛的父母不正是打着“爱”的名义,肆无忌惮地伤害着孩子。

知乎上有位网友的评论深深地触动了我。

我只是一个渴望被爱的孩子_第2张图片

“我不离婚都是为了你。”(所以,你要领情。)

“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所以,你要听我的话。)

“从小到大,吃我的,穿我的,花我多少钱。”(所以,你以后要好好报答我)

“你看我说什么来着,早就告诉过你。”(你就应该照我说的做。)

“你最好学XX专业,我们都是为了你好。“

……

受够了父母站在道德制高点进行情感绑架,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对你的生活指手画脚。

小西的父母便是“以爱为名”,夫妻俩哪怕天天吵架,横眉冷对,也坚决不离婚。

小西的妈妈是这样告诉小西的:“我不离婚都是为了你,给你一个完整的家庭。”

可是没有爱的家庭,完整吗?

后来,小西长大后很早就结婚了。

婚后,小西告诉妈妈:“我就是为尽快离开家,才结婚这么早。这个家让我感到非常压抑,我情愿你们离婚,也许我就不会有这么重的心理负担了。“

近些年来频繁发生的母亲携子自杀事件不也是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吗。母亲失去生活的信念,想要自杀,又放心不下孩子,索性就一起了结了。

当孩子苦苦哀求 “不想死“的时候,一句”妈妈是为了你好“就能抹杀掉他鲜活的生命吗?

爸妈,真的是为我好吗?

如果真的是为我好,我可不可以不要,因为这份爱太沉重。

除了是你们的儿子,我还是个独立的个体

父母之所以任意操控王猛的人生,根源在于他们认为孩子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父母生命的延续。

纪伯伦的《论孩子》中说: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

你们可以荫蔽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

孩子从来都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的所有权归于自己,他们拥有独立的人格,父母没有任何权利去强制孩子,更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中提到,觉醒的父母完全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

孩子不是家长手中的提线木偶,他跟父母应该是平等的,拥有身为独立人所拥有的一切权利。

然而,现实中父母却经常:

不尊重孩子隐私,翻看子女日记;

心情不好就拿孩子撒气,任意拳打脚踢;

居高临下,指挥孩子的全部,将孩子视为学习的机器;

干预孩子正常的恋爱和婚姻

……

曾经风靡全国各大中学的感恩教育演讲,煽情的话语让孩子感动的痛哭流涕,向父母下跪,美其名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却忽视了孩子与父母人格的平等。

四川某一考生高考结束后就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在他的遗书中曾这样写道,

“小的时候,我有一次因为一直吵着要喝他带回来的花生牛奶,他当时心情不好,一巴掌把我鼻血都打出来了。有点什么事情就打,考98分都被骂,吃饭打嗝一巴掌打过来,夹菜姿势不对也一巴掌打过来,自己小时候生活不好非要对我要求严格。当然也可以说这是什么对我的爱啊,但抱歉,我情商低,感觉不到父母的爱……”

中国有句谚语“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有没有想过,你们的肆意打骂是对孩子人格的严重侮辱,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多大地创伤。

“当妈妈对我大吼大叫时,我的全身都散架了,我的脑袋飞到了宇宙里,肚子落入了大海里,嘴巴插在了高山上……”德国绘本《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这样描述孩子的真实内心感受。

我只是一个渴望被爱的孩子_第3张图片

需要成长的从来都不只是孩子

妇联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显示,三成的父母“不了解孩子的想法”,“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的父母占了将近一半的比例,更让人惊叹的是超过六成的家长认为“孩子比我强“或”孩子跟我不相上下。“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我们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

殊不知,家庭教育远比辅导班重要的多。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综艺节目《变形计》中,孩子的叛逆难道不是源于问题家长。

父母习惯了用金钱替代关爱,孩子学会了用愤怒回应父母。

变形计中有个女孩儿名叫李幼恩,妈妈每天打麻将,对她疏于关爱,爸爸又常年在国外。缺少亲情关怀的女孩,习惯了什么事情就自己一个做,一个人看电视,一个人吃饭。孤独感如影随行,渐渐地她混迹酒吧,成了众人眼中的问题少女。妈妈没有关心过幼恩的情感需要,直接暴力解决,母女关系剑拔弩张。

我只是一个渴望被爱的孩子_第4张图片

家长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我们也在羡慕别人家的父母

没有人天生会做家长,这需要不断的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只是一个渴望被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