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琐碎的端午记忆

那些琐碎的端午记忆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又是一年端午到,家家门前挂艾蒿。想到每年的端午几乎下雨,所以昨天上街就早早的买了些艾蒿、菖蒲、紫苏,按照乡间的习俗着力渲染一下节日的气氛!今早没有上街,也就睡了一个懒觉,还做了个梦,梦里萧萧的风雨声,抑或是两千年前的战鼓声?声音中,我看到了两千年前烟尘弥漫的战场,战车滚滚,马嘶人喊,旌旗之下马翻人仰,壮士血流成河,到处哀鸿遍野。一个炎黄的子孙,流淌着一个血脉的黄河,霸主的欲望,贵族的权益,诸侯的割据,演绎着弱肉强食,普天之下不容二主的永恒主题。在一片争城夺池,杀伐不断的呐喊声中,只见一位楚国的青年,为国之忧、为君之忧、为民之忧,立志报国为民,担起了护国护民的重任。那位青年微笑着频频挥手向大家致意,好多人惊呼:那是屈原!屈原!他就是屈原!

那些琐碎的端午记忆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历史没有成就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却成就了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随着楚国的局势越来越严峻,每个坏消息的传来,都令屈原坐立不安,忧国忧民之心在心中燃烧,忧愤中屈原以无比压抑的激情书写了一部伟大诗篇《离骚》。不仅开辟了广阔的文学领域,奠定了《楚辞》的基础,同时也成为我国诗赋永远的典范。每当咏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伟大诗句之时,诗人那种追求真理,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无不给人以激励。特别是那句广为传诵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不知励志了多少仁人志士。 

那些琐碎的端午记忆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想起了苏轼的“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的诗句,我仿佛看到了汨罗江畔,诗人带着满腔报国无门的志愿,奋力向江中一跳的壮举,为他的人生画完了一个完美的符号。也看到了百姓对他的爱戴,怕他入鱼腹,投粽子相救的场面。更同时也仿佛看到了人们相信屈原没有死,为了纪念他,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插艾蒿,喝雄黄酒,预防奸邪的侵害,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的赛龙舟场面,意寓划着龙船,到处寻找诗人秦观的意思。

那些琐碎的端午记忆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蒿,赛龙舟,现在已经成为了传统的端午文化,并且这些传统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新的含义,欧阳修的“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的诗句,完全描绘的是一副喜庆佳节,包粽子各处相送,表达着对亲朋好友长寿的祝福的场面。小时候过端午节,并不知道端午节的来历。那时每到过节晚饭时,大人们都要喝雄黄酒。母亲也会在我们的额头,肚子以及手腕上、脚腕上擦上雄黄水和酒,当时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她神秘地解释说,这是消毒、辟邪。其实,那时对我们最感兴趣的还是分鸡蛋、吃粽子,每到过节这天,母亲要煮鸡蛋,然后给我们每个人分鸡蛋,平日很少吃到鸡蛋,早早地盼端午节,也是为了吃鸡蛋。母亲一般分给我们每人2个鸡蛋。家里的土鸡蛋,个大,蛋黄流油,蛋清玲珑剔透,吃起来软软的,香极了,都不舍得吞下。现在吃鸡蛋、鸭蛋、鹅蛋怎么也没有小时候的感觉了。我们分到这些宝贝后,都会各自找个隐秘的地方藏起来,留着慢慢食用。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一大早就把我们从睡梦中叫醒,于是眼还未睁开,就吃了母亲递过来的鸡蛋。母亲说,趁着太阳出来前吃鸡蛋,一年都不生病,不胃疼。尽管知道太阳不会霎时就跳出来,但还是急急地吃鸡蛋,很有点庄重神秘的感觉,生怕吃晚了,肚子疼。如今年岁大了,也知道这是迷信,但直到现在有些人家仍然保留这种习惯。端午前一个晚上,母亲就把包粽子的食料准备好了。第二天一大早,我和妹妹们就围着一圈看母亲包粽子,她还把手地教我们包粽子,母亲包粽子时,一个小盆子里放着馅,一个盆子放着浸泡过的糯米,还有棕子叶等。母亲拿起粽子叶,那叶子在她手里是那么的驯服,她轻轻一折,便折出了个漂亮的漏斗状来。母亲包的粽子极饱满,并且是有棱有角的。四个漂亮的角儿像是整装待发的卫士,一个个雄赳赳的。包好后用稻草把粽子系紧,放到大铁锅里煮,不一会功夫,刚刚煮好了的粽子就诱发出一股沁人的粽叶香。打开粽叶,甜滋滋的味道便首先钻进了鼻子里。轻轻地咬上一口,嚼一嚼,真叫人满足得有种飘飘欲仙之感……如今,粽子的内容丰富了。有的还打出文化牌子,但我觉得这些粽子比不上母亲包的那些粽子有味道,吃母亲的粽子吃的是一种亲情。虽然,母亲的身体日渐佝偻,包粽子的动作比以前慢了,但我还是喜欢母亲包的粽子,吃上一辈子也不会觉得厌烦和油腻……一束阳光射进了窗户,照着了屁股,梦醒了,我得起身煮那香甜的粽子,把昨天买的艾蒿、紫苏和菖蒲插上门……各位朋友,端午节安康哦!

那些琐碎的端午记忆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琐碎的端午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