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会伤人》第一至三章心得

        家可以是爱的港湾,也可以是伤人最深的地方。家庭对个人的影响远大于我们的想象,父母对生命的信念、价值观、教养方式形成孩子的自我概念,父母重复自己所受的家庭模式教育着自己的孩子,如果我们不去了解生命成长的伤痛,觉查病态的家庭系统,那病态的家庭系统将不断循环。我们只有跟过去受伤的事实联结并释放愤怒和悲伤之后,才不再自贬,才能了解自己曾经领受的痛苦是在帮助我们觉醒,帮助我们开始一个崭新自爱过程。

一、羞愧感

      曾祖父家是富农,以前有些田产,后家境败落,爷爷抽大烟,把分得的家产变卖光了。为生计奶奶不得不去做奶妈,听家人说在困难时爸爸他们还吃过泔水。爸爸是长子下面有3个弟弟,困难的家境让他小小年纪便担起家庭的重担,我印象中他做的饭很好吃,他会做咸菜、织毛衣。为谋生爸爸12、3岁就跟随叔叔到昆明当学徒,后来他到外祖父家(经营誉印、装裱)当工人认识了妈妈。爸爸没上过学不识字,知识是在学徒过程中积累的,小时候记得爸爸拿着字典问妈妈和姐姐。爸爸就是凭着踏实努力一步步成为了开关厂的厂长。爸爸恨爷爷,恨他抽大烟败光家财,让奶奶及他们兄弟四人受人白眼欺凌。外婆生了13个孩子,我见过或听说的只有6个。外婆重男轻女,妈妈排在中间,当时受大舅影响读到了高小,她的学历在当时女孩中算高的,外祖父家里条件还算好但在成长过程中妈妈常被忽略。父母的行为都有家庭的印迹,因而我们兄妹4人自然习得都有内在羞愧感,我常会感到不如别人,为此我会去讨好、表现,求得别人对我的评价。记得在20岁时有段时间非常恐惧早晨,感觉自己无法起床面对一天的事情。即便现在先生为我创造了好的物质条件,家中有阿姨凡事不用操心,但内心常觉不安,不配享受,对别人的言语十分敏感。
      当明白孩童时期的印迹、原始经验将影响着成人后生活的各个方面,我就发心跟随着老师学习去觉查家庭的印迹,以期去突破重生。

二、家庭规则与信念

    曾问过妈妈:当时爸爸家里穷什么也没有,你条件好怎么会嫁给爸爸的?那时想逃离外婆家,爸爸对妈妈好,而且爸爸侵犯了妈妈。回忆时妈妈留露出无奈,由此想到自己的婚姻。我的家庭婚姻观念是保守的,在27岁认识先生前我没谈过恋爱,不知男女之事。先生因经商欠债,与前妻离婚在他人生最低谷时来到昆明。在交往中他侵犯了我,当时我很恐惧、茫然,将事情告诉了姐姐,她指责我没脑子,不应去交往那样的男人。并说了句我一生都难忘的话:女人就象一瓶酒,一旦打开就没人想要了。面对羞愧,家人不接纳时我选择投入先生的怀抱,未婚同居了。“先上车后补票”我一直对自己这段人生经历感到羞耻。没有正式的婚礼,家人朋友的祝福,一直让我感觉自己偷偷摸摸,婚姻有缺憾,对先生多有嫌弃。当学习家庭系统部分时醒悟到自己是承接了母亲部分的生命轨迹。
      在我的家庭婚姻观念中,离婚是不耻之事,女人若离婚这一生将与痛苦为伴。我不愿别人知晓先生以前有过婚史,怕人看不起。在与先生这19年婚姻生活中尽管他有过许多婚外关系,我都选择隐忍、无视自己的感受,因为我内心恐惧。第一次知道先生有婚外亲密关系时我震惊、愤怒,拖着行李离开,但当离家后却十分恐惧、孤独,无家可归没有依靠,先生打电话来便又回到家中。一次大吵后晚上先生没有回家,我不停给他打电话他不接,当时觉得自己掉入了无尽深渊,很想从7楼阳台上跳下去得以解脱,可一转念我在先生最难时和他白手起家经历风雨,公司刚稳定我一走不是把这一切留给别人成为笑柄吗?这样的信念让我坚守在婚姻里并义无反顾地选择生孩子来维持这段婚姻。
        在没遇到徐老师前,我选择回避、忘却这些不堪的记忆,除了向婆婆讲过一些以寻求帮助外我没有向任何朋友家人讲过,忘却过去但心中的愤怒、委屈依然在那里。当老师带领我去揭开那些痛时,明白了先生性沉溺背后是儿时受到的伤害与恐惧,看到了自己的幻象。我一直把自己禁锢在过去的痛苦里折磨着自己,曾尝试婚外出轨以报复先生对自己的伤害,结果自己掉进更深的羞耻中。通过与老师个谈学习,看到要放开自己,放下自责,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感谢那些伤痛让我看到家庭系统、信念对孩子的影响。决定放下后我觉得自己可以敞开那些过去难以启齿的事,学习觉查、改变,我要选择自己的生活信念。

三、遗弃导致假我的发展

      2岁时父亲患肝癌,因母亲无暇照顾,便把我送托儿所或托别人照看。父亲经肝脏部分切除手术后在我9岁时因癌细胞扩散离世。我对儿时没有多少记忆,有幸遇到徐老师经引导,看到了儿时恐惧、孤单的自己,明白了自己为何常有不安全和恐惧。父亲走得早,哥姐相继结婚有了各自的家庭,我与母亲相伴,随时光流逝父亲的概念只在每年清明扫墓时,平时很少提及。虽和先生经历许多事但两人仍争吵不断,经老师点拨才看到父亲虽走了许多年,其实他一直在我心里。相交几年的朋友向我示好,毫无感觉,先生一出现自己不顾家人反对,象飞蛾扑火般将自己给出去,我一直在照着父亲的样子找丈夫,在婚姻关系里找寻父爱,在婚姻中一直扮演需要爱的小孩。先生在家中找不妻子的体贴加之儿时伤痛作用便不断在外找爱,我要父爱的情感没有得到回应就不断发泄情绪。两个受伤的小孩相互折磨,而且还把这伤害传递给了下一代。

        父亲走后两位哥哥软弱不能撑起家中男人的角色,他们相继结了婚我一直和母亲生活,母亲一直沉浸在丧夫的孤独中,慢慢地我习惯了遇事自己处理。记得先生说刚认识时觉得我象个男孩,翻翻照片确实如此。学习中我明白了我无意识地将自己变成母亲的陪伴照顾者。

三、满足家庭需求

      从我的家庭关系中看到爷爷抽大烟。二哥当知青回昆后顶替进了爸爸单位,还当过厂团支部书记,慢慢开始喝酒,家人劝解也不听,现在从早到晚都泡在酒里身体破败不堪,他有时的行为意识就象孩子,也不顾家。因夫妻关系不和谐,我和嫂子一样都把全部精力、情感放在孩子身上(都男孩)。孩子都同样为满足家庭需求扮演了丈夫的角色。
        当看了《家庭会伤人》这部分讲述时,我很揪心,不当的家庭关系模式给孩子造成多大的伤害。为了孩子,为了家族,自己必须学习觉查了解自己的生命及潜意识里隐藏的危机,去唤醒生命内在的力量。

        在此非常感谢徐老师的陪伴指引!也希望能得到各位同伴的帮助,让我更多去看见未知的自己。谢谢大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庭会伤人》第一至三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