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像达芬奇画鸡蛋那样写日更。
从前,达芬奇的父亲把达芬奇送到了佛罗伦萨,让他跟着著名的画家、雕塑家费罗基俄学习绘画。老师让他画了三年鸡蛋。画三年鸡蛋是什么感觉?我们喜欢写作吗?如果让我们用三年时间,每天写一篇以鸡蛋为题材的作文,那会是什么感觉?会不会疯掉?
达芬奇那时还是个孩子,第一天他就厌倦了。可是,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每天的日程依然是画鸡蛋。
这个故事是真的,而非鸡汤文。曾经是小学语文课本的一篇文章,不知现在还有没有。
引用这个故事,是想说我们日更其实应该借鉴一下。日更得目的一是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二是能保存写作素材,可做日后创作的资粮。故而,既不用看灵感看心情,也不用要求是精品(当然,应当以创作精品的态度去写)
达芬奇画鸡蛋画的是相当郁闷,相当没有心情的。可是,这却使他打下了最坚实的绘画基础。老师为什么要他画鸡蛋呢?
第一,培养他敏锐的观察力。都是鸡蛋,但是,没有一枚鸡蛋完全一样。鸡蛋们大小不一样,本身颜色不一样,蛋壳纹路有细微差异,本来形状也千差万别。而且,不同光源照射下,鸡蛋的色泽还会有极大的明暗变化;从不同视角,不同方向去看同一个鸡蛋,其形状又有诸多不同。
第二,培养他高超的空间布局能力。一副画跟一篇文章一样,是讲究层次,讲究局部与整体的对照,讲究主次的。而这些都会体现到构图水平当中。一副伟大的作品必然要求有科学而符合美学规律的构图,“天大地小,左右均衡”是一般的规律,要做到并不容易。如不注意,就容易头重脚轻,比例失调。若把多个鸡蛋放到一副画上面,如何才能使画面布局合理呢?这需要疏密的对比来实现。如果有十个鸡蛋,我们就应当考虑哪几个要画在一起,哪几个要拉开距离,距离多大合适;整体视线应该靠上一点,还是往下一点,左边右边如何形成错落有致的整体?
第三,培养他运用不同技巧创作一种题材的能力。同样的画鸡蛋,画同样的鸡蛋,使用不同的手法,是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感和不一样的心情的。大笔触显得粗犷率意;小笔触细腻和谐;明丽的色调使人轻松活波;厚重的色调给人庄严感;写实则真实严谨;写意则气韵生动,传神写照;抽象则晦涩难懂,颠覆传统……
第四,一法通则万法通。不要小看一个鸡蛋,要画好还真不容易。不得其法,不下苦功,不要说画三年,画三十年都画不好。中国古代有个擅长画梅的画家,有首诗是这么说的“梅花庵主墨精神,三十年来未用真。”
要是真会画鸡蛋了,也就能画天地万物了。地球都是个大鸡蛋,橄榄球也是个鸡蛋,人头人眼也是鸡蛋,宇宙也是鸡蛋(古人说天地如鸡子)
达·芬奇画了三年鸡蛋后,他的手仿佛有了感觉,想画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像什么。终于成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一。
我想,做文章与之有同样的道理。日更的目的就是练习。应该坚持,同时要有目的性。比如说,我今天写这个东西是要练字(训练运用词汇的能力);还是要练风格?是要提高自己描写肖相的能力;还是要训练自己写风景的水平?是要自我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还是想掌握好空间逻辑能力?等等。有目的以后,再副之以恰当的方法,不仅提高你写作的兴趣加强你写作的动力,而且,有针对性的练习还能事半功倍的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前些日子,看一部“如何培养超强记忆力”的书,第一期训练就是练非凡的观察力。它给了大量实用方法,其中最使用的是这个:准备好一只笔和几张稿纸。任意选择一个简单的观察对象,可以是一根筷子,一只毛笔,一把水果刀……盯住它认真观察30秒,然后,凭你的记忆把你观察到的事物特征写到稿纸上,能写多少写多少,越详细越好。写好后,你对照观察对象,看你有没有记下它的全部特征。这个东西看起来简单,其实真去动手了就知道并非如此。比如一把勺子,它细微的外形特征,上面的花纹,它什么材质,勺柄颜色,不是都可以观察到的,更不要说记住了。
天下的道理是一样的,记忆力要先练观察力,达芬奇画鸡蛋是要观察力,写文章也一样。日更之初,应该把70%的力气花在自觉的训练观察力上面。
文章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法国作家莫泊桑学写作的情况。莫泊桑受到母亲的影响而确立了写作兴趣,也得到过不少老师指导,他也很努力。可是,他的写作水平却提升很慢,而且到了一个层次以后,再也不能突破了。他非常苦恼,就去拜访了大作家福楼拜,向他求取真经。结果,福楼拜说真经有两个:一个是坚持不懈;一个是学会观察。
福楼拜说:“这就要肯吃苦、勤练习。你们家门前不是天天都有马车经过吗?你就站在门口,把每天看到的情况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要长期记下去。”
莫泊桑便遵照老师的指示,站在家门口,看着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可是,他一连看了半个月都没看出什么门道。万般无奈,莫泊桑只得再次来到福楼拜家,向这位作家二次求教:“老师,我按照您的指示看了几天马车,没看出什么特殊的东西,满大街上来来去去的不都是马车吗?好像没有很难意思,这些有什么好写的呢?”
“不,不不!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那些装饰华丽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能一样吗?在烈日炎炎下,马车是怎样走的?在狂风暴雨中,马车又是怎样样走的?当马车在爬坡时,马匹的姿势是怎样的?当马车下坡时,车夫又是怎样吆喝的?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这些你都观察到了吗?这么多可观察、可记录的东西,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的呢?”福楼拜滔滔不绝地说着,“如果你能像画家一样,把车夫和乘客的行为和动作都记录下来,并传神地表达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你的写作便过关了!”
从此,莫泊桑一回到家便站在大门口,全神贯注地观察过往的马车。他记下了各种各样的马车行进场面,并写了了一些作品。莫泊桑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写作的要领,便再一次去请福楼拜指导。
福楼拜认真地看了几篇,脸上露出了微笑,他对莫泊桑说:“你的确有了一些进步,但是年轻人,你永远不要忘记,所谓‘才气’是长期坚持不懈的结果。所以,你还是要努力地坚持写下去吧。”
他看莫泊桑在凝神地听着,便又继续说道:“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比如说,你要描写一堆篝火或一棵树,就要努力去发现它们和其他的篝火、其他的树木不同的地方。当你走过一个坐在自家店门前的杂货商面前时,走过一个吸着烟斗的守门人面前时,走过一个马车站面前时,就要学着用画家的手法把守门人的身材、姿态、面貌、衣着及全部精神、本质都表现出来,让读者看了以后,不至于把他同农民、马车夫或其他任何守门人混同起来。当你能做到这些的时候,你才是真正有进步了!”莫泊桑点了点头,他从心里佩服老师的精妙指教。
所谓“真传一句话,胜读十年书”,得到了福楼拜的金石之言,莫泊桑有了努力的方向,写作水平很快提高,成了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作品非常善于描写人物肖相和环境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