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的影响

记得读高中时,最不喜欢的就是历史课。而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最为不喜的,就是书中关于某些历史事件、历史名人作为的伟大意义,总是啰啰嗦嗦罗列出一二三条来,让人死记硬背,并且在一学期的结尾,用试卷这一攻无不克的“神器”,一而再、再而三的像拦路虎一般为难那些背诵得头昏脑涨的学子。有时甚至觉得,这种背诵时间、地点、人物、历史事件、历史事件意义来换成绩的行为,和古代的八股考试并无不同之处。

不料毕业之后,最感兴趣的却是历史。最开始对历史感兴趣,还是要从古装电视剧开始,且那兴趣最初只是星星之火,却不料随着对历史故事了解的越多,这兴趣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当然,了解历史的乐趣还远远不止于此。多少次,曾暗自感叹,若早知历史这般有趣,可能在当初就会选择这一条路来继续深造了。只是可惜,少年时被灌输式教学方法,被应试教育制度所误,与之擦肩而过。

应试教育耽误的,还不仅仅是这些而已。

中学时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可能因为个人理解能力有限,尚不能懂文章好在何处。为了考试成绩,背诵老师画下的重点,为了考试而去背诵,效果自然好不到哪里去。而且,在考试阴影笼罩之下,总是无心细细体会文章好在何处。后来,这考试的阴影一直延续到大学毕业后很久。直到近两年,在逐渐忘了上学时为分数苦苦挣扎的痛苦后,才有心思重新细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在精神放松的状态下,也才逐步体悟到先生文中的血泪和情感。

读书时每学一首古诗,在考卷上必然有可能要作答关于这首诗的时间、地点、作者、蕴含感情、时局等内容,且往往在考试时,关于诗中作者的感情,老师强调,“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就让本该令人心向往之的古诗也变得呆板无趣起来,且因要考试,这古诗也会成为有一个“拦路虎”,自然也就让人减了几分细细品味的兴致了。

从小到大唯一一个即使在考试中扮演“拦路虎”,而仍然觉得有趣的一节课程内容,就是曹禺的《雷雨》。固然,这和这部话剧本身的成功有很大关联,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高中语文老师采取了当时应用还相对较少的情景表演教学模式。这一节课,老师只是稍微多花了些心思,当时还是学生的我们便觉十分有趣,一节课下来,大家都觉得乐趣无穷,对下一节课也充满了期待。

教育无疑是家国大计,对国家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对个人发展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然而,过去我们的教育,虽然是在传承人类社会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但同时,也将学子们打造成以取得高分为导向的机器。更准确地说,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子就是根据社会需求,通过成型的机器制作出的千千万万个乍一看完全相同的螺丝钉。

当然,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加深,相信随着时代发展,随着理念更新,这一现象的改善会越来越明显。

而曾经应试教育带给我们的影响,又该当如何消除呢?

可能只有保持不断学习,通过终身学习来打破思维的桎梏,跳出樊笼,才能逐渐脱离自己对自己的“螺丝钉”定义吧?

uں麟�

你可能感兴趣的:(应试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