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三遇吕洞宾”

        增城民间流传着明代大儒湛若水“三部尚书不拜相,三遇纯阳不升仙”的说法。“三部尚书不拜相”很好理解,湛若水虽然历任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不过明太祖朱元璋早已经把丞相制度废除,因而湛若水是不会有丞相当的。纯阳即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关于“三遇纯阳不升仙”,笔者查找资料,询问本地老人,一般都是指湛若水小时候遇到一个道士,要带湛若水到罗浮山修仙。

        话说新塘古称沙贝,和罗浮山有船来往,半天可到达,罗浮山的道士常来沙贝村帮人拜斗赚些钱。所谓拜斗,就是拜北斗星和南斗星,道教认为北斗星君掌消灾解厄,南斗星君掌延寿施福,礼拜它们能够为人消灾解厄、祈福延寿。小时候的湛若水比较迟入学,每天帮家里放牛。有一个罗浮山来的道士看到湛若水有“仙骨”,说要带湛若水到罗浮山玩。湛若水对道士说:“你说得罗浮山那么好,你为什么不在山上做神仙呢,来我村干啥?”围观的众人听了笑着散去,湛若水也牵牛回家。有人说这个道士之后还有两次找湛若水去修仙,因而有“三遇纯阳”的说法。笔者姑且把与罗浮山道士的相遇称为湛若水“一遇吕洞宾”。

        民间传说张冠李戴的情况常见,关于吕洞宾的民间故事不少,“三遇纯阳”的传说不止一个地方有,如清代的刘一明传说三遇吕洞宾后成为一代著名道士,还有吕洞宾三戏白牡丹、吕洞宾三度城南柳等。

        湛若水一生中,多次到罗浮、西樵、白云、九华等名山游玩、讲学,因而与山上的道士或推崇道家学说者多有接触。笔者在湛若水的著作及相关资料中找到两个湛若水与推崇道家学说者有比较特殊的相遇。

        正德十年(1515年),湛若水由于母亲的去世而回乡丁忧,期间,湛若水到西樵山钻研学问及讲学。据湛若水自己记载,他五十岁时学习圣人之道,在各家支离的学说中,总结出合一的要诀。有个钻研道家学说的方先生,带着他混合各门各派学术的学说访问西樵。湛若水喜欢这个方先生的学说,认为近似自己合一论的宗旨。丁忧这几年,是湛若水进一步完善学术体系的重要时期,湛若水需要更多的意见,因而乐意与方先生结伴同行、辩论。后来,有人问湛若水:“你们辩论什么问题?”湛若水说:“合一论有三个要点,混合说也有三个要点。说心、说事、说理,即合一;说精、说气、说神,即混合。合一之道以理为主,混合之说以气为主——这也是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的主要区别。懂得各家混而为一的学说又能保持中正的,只有圣人啊!”这是湛若水“二遇吕洞宾”。

        湛若水第三遇的“吕洞宾”是自己的学生王道。王道,字纯甫,号顺渠,官至吏部侍郎,先师从王阳明,后师从湛若水。王道写的《老子亿》是明代中后期解读《老子》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主张儒道互通,刊印不久便引起较大反响,成为研究《老子》的重要著作。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已经致仕回乡多年的湛若水也知道了《老子亿》。学生的作品引起湛若水的忧虑,为了防止人们把王道的观点当做甘泉学派的观点,已经83岁的湛若水做《非老子》对王道进行反驳,《非老子》也成为中国古代从儒家角度全面批评《老子》的两部作品之一(另一部是王夫之的《老子衍》)。此外,湛若水还写有《自然堂铭》,解释儒家所讲的自然与道家所讲的自然分别极大。

        湛若水为何在晚年还特意写专著反驳自己学生的观点?原来,明中期心学家突破了朱学的僵化,也引发本身的学说在儒家正统中的定位问题。程朱理学一派的某些大儒,认为陈献章、湛若水、王阳明的学说不是儒家正统,反而接近佛道两家的学说。王阳明去世后,部分阳明后学也出现偏离儒家而融入佛老两家的倾向。因此,湛若水的学术虽然吸收各家所长,又一直注意把老师陈献章的学说、自己的学说与佛道两家划清界线,认为不能让王道的《老子亿》使人认为白沙学派、甘泉学派非儒家正统。

        综上所述,湛若水“三遇吕洞宾”,第一遇表现了小孩子天性直率,第二遇表现了学术发展重要时期的探索,第三遇表现了对儒家正统的坚持。  

你可能感兴趣的:(湛若水“三遇吕洞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