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封邀请函,请和我们一起打开中国城市宝箱


这是一封邀请函,请和我们一起打开中国城市宝箱_第1张图片

8月底,三联人文城市奖组委会拿到指定独立计票机构普华永道发来的全部提名项目文件。共计115个有效提名,由28位来自城市、建筑、人文领域权威人士组成的提名团,从2017年至今的中国境内项目中选出。我们邀请你一起打开——


三联人文城市奖

点击上图,进入三联人文城市奖评选页面 文|贾冬婷

当城市按下暂停键之后, 如何重建联结? “‘城市创新’子奖项提名:线上慈善音乐会《同一世界:团结在家》(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乍看到三联人文城市奖提名人、艺术家宋冬的这项提名,不免有些惊讶:一个在虚拟空间里发生的事件,算是人文城市的范畴吗? 宋冬的提名理由是:“Lady Gaga在这个多灾多难的时刻发起的全球线上音乐会,让‘家’成为了世界最大的舞台。这是一次把城市用音乐、歌声、温度、家庭和关爱融聚在一起的大事件。史无前例地,使全世界被疫情所困的人们联结在一起。”

这让我回想起半夜围观那场音乐会的心情。尽管没有舞台现场呈现的极致音乐体验,但让大家看到了明星们撕下一部分包装后的家居生活,窥视与品评着他们的沙发,壁纸,睡衣……某种更日常、也是更真实的状态,这些成为了新的情感联结点。更重要的是,我们享受着重新为同一件事而聚集的感觉,哪怕只是在虚拟的社交网络上。 2020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如同一场大型社会实验,让我们停下来思考在一切看似坚不可摧的秩序都改变之后,未来还剩下什么不能舍弃的价值。正如这场线上音乐会所激发的,我们期待着走出隔离,与人重新相聚和交往,这原本也是城市的本源价值之一。也因此,我们将2020三联人文城市奖的主题设定为“重建联结”。 这是一封邀请函,请和我们一起打开中国城市宝箱_第2张图片

黄宇|摄

疫情带来的可见转变之一,是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边界在渐渐模糊。 隔离让大家习以为常的物理空间变得虚拟了,网络空间反而更像是真实的,打开微信,似乎才是新一天的开始。除了有形的空间,无形的空间也有了更多可能性。我想,这也是线上慈善音乐会被提名的价值所在。 而另一方面,互联网并不会天然带来联结感和亲密感,甚至可能导致更深的隔阂。另一位提名人、哲学学者姜宇辉担忧,人们会被一个个信息茧房所缚,处在一种悬浮状态,丧失反思的能力,批判的能力,行动的能力。而这些,正是我们创造和介入公共空间的能力。社会学家项飚也提到“附近的消失”,人们都被技术带来的即刻性和方便性推着走,原本我们肉体直接感知意义上的“附近”,转化为数据化的“附近”。这么一来,以往具体而微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松散,越来越脆弱。

这是一封邀请函,请和我们一起打开中国城市宝箱_第3张图片

蔡小川|摄 后疫情时代,社交隔离逐渐解除之后,人与人面对面,重新建构附近,重新建构关系,变得更加迫切。 我们希望通过三联人文城市奖去探寻,在一座座高楼、一个个大广场、一条条宽马路等等空间建造之上,如何构建人与人的联结,构建审美的价值,精神的价值,公共性的价值。

我们的城市还缺少什么?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我采访了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设计师赫尔佐格和德穆龙。他们的这一新作既是雕塑般的单体建筑,又是对于城市意义重大的标志物。四周微鼓,中间略陷,由钢结构组成的交叉网状图案,无论是像碗,还是鸟巢,都吻合了中国文化心理的象征,同时又回应了政治意识形态对于独一无二地标的期待。两位建筑师也兴奋地宣称:“‘鸟巢’的生命开始了!” 与此同时,在这座城市的另一些节点上,还有库哈斯的CCTV新大楼,福斯特的首都机场T3航站楼等,它们共同满足了北京希望呈现给世界的全新形象。不过,“鸟巢”这一宏大的奥运纪念物,在赛后只能成为一个被观赏的景点,而库哈斯设想中环形摩天大楼带来的更多沟通互动,似乎也难以实现。而且,在新建筑大兴土木之时,一些低矮的老建筑也在快速消亡,北京传统的水平肌理及棋盘尺度逐渐丧失。

方家胡同改造前后对比

可以说,靠权力及资本的欲望建造起来的大建筑,并不天然地带来公共性和城市性。一座理想城市,不仅仅是建筑的容器,不是自上而下单一愿景的艺术品,而是一个丰富性和复杂性的生态系统。 如今,我们正处在城市化的转折点上。 今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整体城镇化率为60.60%,首次突破了60%拐点。从欧美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进程来看,在这一拐点之后,高歌猛进的城市化将逐渐放缓,从大规模扩张的增量时代,过渡到以大资管、大运营为主的存量开发。城市建造也将从宏观走向微观,从量变走向质变,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需求。 很显然,一幢建筑、一座城市,不仅仅属于业主或开发商,还与建筑师、工人、使用者、居民都息息相关。但由于种种原因,公众长期以来对城市建设缺乏知情权和参与权。由此,对于城市的公共性,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审美、功能、权利意识都相对薄弱。谁的城市,成了一个模糊的问题。 这是一封邀请函,请和我们一起打开中国城市宝箱_第4张图片 蔡小川|摄 这也是三联为什么创立以“人文城市”为导向的评奖。 我们想要借此推动公众启蒙,激发公众参与,推动中国城市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在这个意义上,人文城市奖评选将努力跨越单体建筑的尺度界限,跨越空间的物理界限,跨越建筑师的专业界限。
在人文城市奖平台上,我们还将搭载人文城市地图、人文城市论坛等更多公众参与的活动,与城市、与生活、与人建立联结。 这是一封邀请函,请和我们一起打开中国城市宝箱_第5张图片

这是一封邀请函,请和我们一起打开中国城市宝箱_第6张图片 点击上图,进入三联人文城市地图、三联人文城市论坛 一个活生生的城市,正是其居住者的化身。 E.B.怀特在20世纪中期写过一篇关于纽约的文章,形容说“有三个纽约”,分别属于通勤者、本地人和移居者。“通勤者使它如潮涨潮落般生生不息,本地人给它稳定和连续性,移居者才点燃了它的激情。在这三个动荡的城市中,最伟大的是最后一个——纽约成为终极的目的地,成为一个目标。正是这第三个移居者城市,造就了纽约的敏感,它的诗意,它对艺术的执着,连同它无可比拟的种种辉煌。” 只有更多人愿意参与其中,投注情感——对家的眷恋,对权力的野心,对人生的感悟,城市才真正有了生命。这也是三联人文城市奖的评选目标。

多样性就是答案 2020年6月,三联人文城市奖组委会邀请到 由28位城市、建筑及人文领域权威人士组成的提名团,10位建筑界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以及7位建筑及文化届权威专家组成的终审团, 共同开启人文城市奖评选。

为保证奖项的公平公正,组委会聘请普华永道作为指定独立计票机构,负责统计和复核选票的工作,终评统计结果将在颁奖典礼前对外保密。

2020三联人文城市奖以创造未来城市形态,促进公共生活的舒适与完整性,提升城市与市民的审美意识,满足人们生活的尊严、平等与价值感为衡量标准,根据人与场所、人与建筑、人与社区、人与自然、人与城市活力这五个维度上的关系,设置了五个子奖项,分别是公共空间奖、建筑设计奖、社区营造奖、生态贡献奖、城市创新奖。

8月底,人文城市奖提名结果产生,共计115个有效提名,从2017年至今的中国境内项目中选出。我们邀请你一起打开——


这是一封邀请函,请和我们一起打开中国城市宝箱_第7张图片
点击上图,进入三联人文城市奖评选页面 2020三联人文城市奖以创造未来城市形态,促进公共生活的舒适与完整性,提升城市与市民的审美意识,满足人们生活的尊严、平等与价值感为衡量标准,根据人与场所、人与建筑、人与社区、人与自然、人与城市活力这五个维度上的关系,设置了五个子奖项,分别是公共空间奖、建筑设计奖、社区营造奖、生态贡献奖、城市创新奖。 公共空间子奖项提名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在大城市持续推进、多人参与的大型空间项目,也看到偏远地区的艺术介入项目,搭建起一种实在又虚幻的另类的社会关系,还有由民间发起、建筑师推动的城市记忆计划,以创新形式对历史性公共空间进行当代重塑。 建筑设计子奖项提名中,我们收获了一些创新项目,比如融入当地人生活传统的美术馆,与历史文脉对话的博物馆,探索城市青年共享生活方式的新型社区等等。 社区营造子奖项提名更是丰富多样,地域广阔,比如一些历史街区的自主营造,社区花园公众参与实验,菜市场里的美术馆,城中村里的更新等等。 这是一封邀请函,请和我们一起打开中国城市宝箱_第8张图片

蔡小川|摄

生态贡献奖子奖项提名,有将大地景观与工业遗存、城市公园结合的艺术中心,还有不种一棵植物的公园,对传统营建技术的革新应用等。 城市创新子奖项,更涌现出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提名,比如沉浸式怀旧体验的消费空间,以工业化装配插件形式介入的旧城改造实践,还有那场虚拟空间里的音乐会。

人文城市,应该由建筑师创造,还是民间自发?他们创造的是城市空间,还是城市事件?社会可以被设计吗?并没有既定的答案。或者说,三联人文城市奖备选项目所呈现出来的多样性就是答案,就如同我们的城市。




奖项设置

公共空间奖(人与场所)
旨在表彰体现人文关怀的公共空间,包含城市区域性尺度的建筑设计、设施建设等空间实践。

建筑设计奖(人与建筑)
旨在表彰在空间营造上,为人与人的交往增添价值的单体建筑作品,可以是新建、改建或修复的建筑项目。

社区营造奖(人与社区)
旨在表彰有规模的、对居民共同生活具有启发意义的营造活动,可以包含社区空间营造、社区治理与社群营造。

生态贡献奖(人与自然)
旨在表彰对生态环境表示尊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乡村的实际发展问题提供的可持续解决方案的作品,包含生态修复、乡村建设等项目。

城市创新奖(人与城市活力)
旨在表彰在城市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上积极探索的、有实验性和创新性的项目,包含空间设计、公共艺术、城市事件等项目。




三联人文城市奖组织结构

组委会

主办者三联生活传媒及合作方 组委会主席:李鸿谷 项目统筹:李伟、李菁、吴琪、曾焱 项目总策划:贾冬婷 架构共创人:周榕 活动共创人:汪莎


提名人

城市、建筑及人文领域权威人士(按字母首字母顺序排列)

董功、董灏、高艳津子、何志森、华黎、黄居正、贾樟柯、姜宇辉、李迪华、李涵、李虎、李翔宁、李兴钢、刘珩、刘家琨、柳亦春、鲁安东、马泷、宋冬、苏丹、唐克扬、童明、王昱东、吴洪亮、俞孔坚、俞挺、张宇星、朱锫

评审团

建筑界权威专家(按字母首字母顺序排列)

常青、李晓江、孟建民、王辉、王建国、王澍、伍江、张杰、朱小地、庄惟敏

终审团

建筑及文化届权威专家

终审团主席:张永和

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美国注册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

朱青生

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翟永明

四川成都人。诗人,作家。

马伯庸

历史作家,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得主。

马岩松

MAD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合伙人。

周榕

中国当代建筑、城镇化、公共艺术领域知名学者、评论家、策展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世界建筑》杂志副主编。

李鸿谷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指定独立计票机构

普华永道

普华永道负责统计和复核选票的工作,终评统计结果将在颁奖典礼前对外保密。




评奖流程

2020年7月 提名人提名

2020年8月-9月 评审团投票

2020年9月-11月 终审团实地考察

2020年11月 终评会

2020年12月 颁奖典礼

这是一封邀请函,请和我们一起打开中国城市宝箱_第9张图片 END

更多关于三联人文城市奖及下设活动信息,请点击下图,进入官方网站:

这是一封邀请函,请和我们一起打开中国城市宝箱_第10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是一封邀请函,请和我们一起打开中国城市宝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