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没?生活中,人们对性别的刻板印象随处可见,甚至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性别偏见。他们往往只看到自己愿意相信的真相,仅凭自己的主观经验和价值取向,就轻易对不了解的人事物下论断。
正如《公众舆论》书中一语道破: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
以至于大众普遍被自以为是的偏见限制了想象力,女孩应该是什么样?女孩不应该是什么样?男孩应该什么样?男孩不应该什么样?
然而,真实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可以是多面的、复杂的、立体的。不管外界如何评判,都不应成为我们做自己的束缚。
作为这个夏天最火的现象级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打破年龄的定义,自带冲破世俗偏见的反叛精神,引领了一股做自己的女性力量。
哪怕30岁+,40岁+,50岁+,姐姐们从不给自己的能力设限,挑战架子鼓、钢管舞、彩带舞......无惧解锁新技能。
尤其是向来由男性担当的舞狮,这群女人跳起来也霸气十足,尽情释放自己的真实个性。
舞台上,无论是炫酷假小子装扮、中性风总攻范儿、还是妩媚性感女人味,女孩的多元化审美得以被看见。
她们更用实力证明,女人可以回归家庭当个温柔能干的妻子、妈妈,也可以和男人一样充满野心,成为职场上乘风破浪的精英。
图片来自@金晨微博
这边《浪姐》收官,今年因疫情推迟上映的迪斯尼电影《花木兰》,终于等来了国内定档9.11的消息。
遗憾的是,提早看过的一批网友,对这部电影褒贬不一,口碑几乎两极化。
图片来自@刘亦菲 微博
但抛开电影本身质量不谈,花木兰这个人物经典永不过时。
作为历史上为数不多,也是最早一批女性自我觉醒的巾帼英雄角色,花木兰至今鼓舞着国内乃至全世界的女孩们勇敢做自己。
那个封建年代,木兰打破传统,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扎在男人堆里打打杀杀,可谓忠、勇、真。
“我是谁?”
很多女孩终其一生模糊自我,之所以把花木兰当成模范,在于她懂得接纳自己的全部。
当军旅生涯中身份被曝光时,木兰不遮掩,坦坦荡荡忠于自己。卸下盔甲、拆掉发髻,露出女性化的红色短袍,大方展示自己的女人味。
那一刻,花木兰不再被当成“男人”,她就是她自己。
图片来自@刘亦菲 微博
说到这,不得不提被誉为当代花木兰的格斗女王张伟丽。
作为中国首位获得UFC冠军的女性,也是亚洲第一位UFC世界冠军,可想而知张伟丽付出多大的努力,承受多少异样的眼光,才得以在男性为主宰战场的八角笼,争得一席之地。
图片来自@张伟丽MMA 微博
讽刺的是,比起她划时代意义的成就,外界更关注的是她30岁单身这件事。甚至对她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这样彪悍的女人,哪个男人敢娶?
大可不必操心。且不论优秀如张伟丽看不上那些男人,难道一个女人只有结婚生子这一条出路?
在社会主流文化“什么年纪该做什么事”的规训下,所谓的“大龄单身女孩”被污名化:
30岁还不结婚,是不是有什么毛病?
女孩子成天混在男人堆里像什么样子?
嫁不出去,肯定是你不够温柔不会打扮不像女人!
......
醒醒吧,柔弱是女孩,强壮勇敢也是女孩。
结不结婚也是个人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节奏,不能因为别人的追求跟你的不一样,就说别人的追求是错的吧?
看张伟丽为自己的职业而骄傲,她的成功为更多“非典型”的女孩们正名:“女性也可以像男性一样,不应该被定义,也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追求自己的梦想。”
如果说男人对女人的偏见是明晃晃的,女人对女人的偏见则是暗戳戳的。
据联合国报告,在调查的75个国家中,90%的人对女性持有某种偏见,其中也包括女性。
还真别不信,也许你对下面这些“洗脑”的话并不陌生:
该商家把游戏机礼品只跟男孩关联,被群众投诉
实际上,都被打脸了。
俄罗斯广告,女孩由什么做的?
也许有人要问,男性女性的差异到底在哪儿?
BBC在纪录片《男女不再有别》(No More Boys and Girls)给出了答案。性别偏见从每一个人出生起就无孔不入,人人会无意识地把某种身份强加在孩子身上。
可正如英国神经成像的顶级专家之一Gina Rippon所说:男生和女生的大脑结构几乎没差别。
图片来自BBC纪录片《男女不再有别》
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男女有别,其实是被后天引导和塑造的。
女孩完全可以遵从天性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当汽车维修工也好足球员也罢,大人应该给与支持和鼓励,而不是去遏制和打击她们的梦想。
此外,女性也常常因偏见而被忽视真正的需求。
英国作家卡洛琳·克里亞朵·佩雷茲在《被隐形的女性》一书中提到,基于大数据所作出的城市设计、公众卫生设计、工作环境等,多数以男性群体的需求为出发点,严重缺乏女性视角的关怀。
拿我们生活中经常打交道的来说,你是不是总觉得办公室空调温度很低,冷得要披件外套或小毛毯才舒适点?
根据书中结论,温度设定的考量,是取决于职场男性的代谢率。而女性代谢率普遍比男性慢,办公温度应比男性高出3°C的合理诉求并没有被看到。
不过,我相信男性群体设计的初衷对女性没有恶意,充其量是缺乏男女平等意识,思维又过于局限。
性别偏见更是全人类所受到的不公的共同命运,男性也因外界的刻板印象有苦难言。
男人怎么可以哭?
男人穿粉色就很gay?
男人在家带娃成何体统?
男人喜欢跳舞就很娘炮?(娘炮本身也是对女性带有歧视的词)
NO,男人也可以脆弱,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被嘲笑的权利。
如今男性的职业五花八门,既有口红一哥李佳琦,也有登上纽约时装周的男裁缝张突然,看到他们认真工作的样子,你还能说他们没有男子气概么?
当然,打破性别偏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好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但不发声就等于默许和纵容,我们能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去纠正和改善。
请记住,世界上从来不只有一种标准答案。不去定义,就是最大的尊重和爱。
Don't judge,让每个人都做真实的自己吧。
参考资料:
BBC纪录片《No More Boys and Girls》
《联合国报告:90%的人对女性持有某种偏见,女性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