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Netflix 宣布将拍摄《三体》电视剧,消息一出《三体》迷们一下就炸开了。
以下内容来源于IDG资本首席畅想官刘慈欣的讲述
谈《三体》创作:
90%的精力放在如何构建一个好故事上
科幻文学作者,其实是从“科学”当中挖掘故事资源。我们是利用科学,而不是在传播科学。所以,我们关心的是,科学里面有没有故事资源,而并不关心科学的某个理论是否得到了实践的证实,或者是不是真理。
我是一个科幻小说作者,但是人们往往把科幻小说作者误会为学者,我们不是学者,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学者也完全不一样。在整个的创作过程中、包括之前的构思以及写作过程中,90%的精力就是放在如何构建一个好故事上。
我们努力构建一个读者喜欢看的故事。至于这个故事带来什么思想,有什么底蕴,有多么深刻的含义,坦率说这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当然,故事出来以后,如果这个故事真正好看,读者总能从中解读出很多东西来,不同的人解读出来的也不一样,但不一定是作者所想的,比如有的解读将三体和区块链关联起来,这就不是我所想表达的意思。
但是有这种解读是很正常的,每个作品都是这样的。我的经验是,你要想写出一部好作品就应该集中在作品本身。如果你先想到一个什么东西,搭起一个框架、概念或者主题先行,这个作品读者肯定不喜欢看,你想表达的东西他反而体会不到。
就《三体》中的一个具体概念而言,比如“二向箔”这样的降维攻击武器,概念很简单。按照刚刚的思路,我是在试图编一个好的故事。那么外星人出现了,需要有一个武器,这个武器必须是一个特别厉害的超级武器。审视人类武器史,从原始的冷兵器一直到现在最先进的威力巨大的热核炸弹,再到想象中的武器,比如太空站的反物质武器、黑洞武器等。
不管这些武器的威力多大,原理多复杂,一个共同点就是利用现有的自然规律,作为打击敌方的力量。但局限性也正在此。我就在想,有没有一种武器通过改变自然规律打击对方,这个威力可能比利用现有的自然规律之下做的所有武器可能要高几个数量级。
至于二向箔很简单,自然规律里空间是三维的,不包括时间。把三维减去一维,这个打击就变得十分致命。按照我们现有的宇宙武器根本没法相比,这就是科幻小说的一个思维方式,和学者是不一样的。
人工智能和人类的未来:
光明和黑暗应该反过来
很多科幻作品都在讨论人工智能反过来控制和打击人类,举一个有意思的例子,我们说人类被自己创造的某种力量控制或者统治了,比如AI。但我要提一个问题,此前没有过吗?也许在上古时代就出现过,比如小麦。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里提出一个观点,是我们驯化了野生的小麦成为农作物,还是野生的小麦驯化了我们?
仔细想一想,可能后者更合乎情理。农民要照顾小麦,很辛苦,要给它浇水、除虫、耕地,辛辛苦苦就是为了让它一代代繁衍下去,而且繁衍得越多越好,某种程度上就是小麦控制了人类,但是我们意识不到这一点。
至于人工智能什么时候控制人类,可能现在已经悄悄开始了。现在很多超市没有店员,都是自动化的。街上行驶的都是无人车,送快递、送外卖都是自动的,这可能就是一个节点。
要达到电影里面的强人工智能,在现在看来中间还有很多技术障碍。现在的人工智能,前面有多少智能后面就有多少人工。真正的智能是什么呢?
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图灵测试(编者按:指测试者与被测试者(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进行多次测试后,如果有超过30%的测试者不能确定出被测试者是人还是机器,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
现在很多机器已经通过图灵测试了。但我不这样认为,真正的智能是什么呢?这个机器能通过图灵测试,但他假装通过不了,这是真正的人工智能。还有比如说AlphaGo赢了柯洁,这个也不叫人工智能,它就该这样,那就是他最擅长的东西。真正的人工智能是什么,他赢不了柯洁,恼羞成怒,拿起棋盘往柯洁脑袋上砸,这个才是。但是到这一步,人工智能还很远。
很多人问,技术越来越进步,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焦虑,那么快速进步是一个好事吗?
我觉得不管好事、坏事,进步肯定不能停止,这是我们生存必需的。而且技术本身,就像凯文·凯利在《科技想要什么》的书中说,科技本身有自己的意志,这种意志凭人类的感觉没有办法控制。现实不像我们想的那样,在某个科技领域加大投入、国家重视这个科技领域、更多人从事这个科技领域,它发展就快。
问题本质可能在于,人在不断进步过程中,所处的位置是什么样的。人的位置肯定是渐渐变得没有用处了,以后可能会出现所谓的“无用阶级”。
从目前来看,最需要人做的工作是基础科研。但有一个很令人担忧的趋势,传统的研究思路越来越多被大数据所取代,而对大数据的分析不是靠人分析,是靠机器分析,就是科研中相当一部分工作是由机器来完成的。这种情况如果发展下去也是十分可怕。
总而言之,现在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担心其实有点走偏了。无论是学者、政治家还是普通民众,最担心的就是智能机器逐渐代替人的工作,并在这个方面提出了光明和黑暗的两种前景:
一种被主流态度认为的最糟的可能性是——人工智能把人的工作全抢走了,局面回到了上世纪初产业工人和机器产生矛盾的时代,路德主义重现,人们砸毁机器、社会动荡不安。如果在今天发生这种情况,动荡的尺度会比那个时候大得多,而且没有退路。那个时候有退路,农民、工人被机器抢走工作可以到城市中的第三产业找工作,但人工智能抢走人类工作后,工作没地方找可找——人们认为这是很黑暗的前景。
第二种,则是人们认为光明的前景。我们通过对社会体制、分配方式、经济结构进行彻底的改革,理顺了机器和人的关系。这样人类自古以来的铁的定义——“不劳动者不得食”就不成立了,人们不需要工作了。在不工作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拥有很好的生活,从事想做的事情,这是一个很光明的前景。
这两种可能性都存在,但是我认为光明和黑暗反过来。恰恰人们认为最光明的可能性,是黑暗的可能性,很可能这是机器毁掉人类最可能的道路。因为人类历史上经历过各种苦难:血与火,战争,灾难,但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整体安乐的生活。
丢了工作肯定有不间断的社会动乱,大部分人生活贫困,为生存而挣扎,但是这种情况我们陌生吗?人类就这么过来的,我们一直在进步,但是温柔的机器安乐窝的陷阱,会给人类文化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是最让人担忧的。这种生活可能让人类整体文化都失去活力,最后变成一潭死水。它可能让会我们很舒服地躺在今天生活的范围里,没有很大的动力探索宇宙、远方。然而不光星际探索的问题,各个方面都一样。
未来最具毁灭性的恰恰是安乐。所以星际探索重大的意义,也是人们没有看到的意义就在这,它能给人类提供一个永无止境的,发挥人类文化活力的,保持人类进取精神的前景。宇宙很大,不担心会走到头。
宇宙对于人类的意义:
给人类的思想提供了无限大的容器
保持想象力和进取精神,是天文学对于人类的最终极的意义。首先星空一直在塑造着人类,爱默生说,假如一千年间只有一夜群星显现,人们将怎样敬仰、崇拜并长久的记住天堂。假如宇宙就是月球轨道那么大的地方,人类的思想很难开拓布局。
星空的存在,给人类的思想提供了无限大的容器,可以让思想很深远,它给人类提供了一个目的。第二,这么大的宇宙,很可能生命的存在就是为了见证它,否则整个宇宙没有一个见证者。第三,生命在见证的同时,得把自己延续下去,这么大的宇宙是让生命去填满的。我认为这是宇宙最终极的意义,是人类或者生命的终极目的,至少是一个启示。
人类对太空探索应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对整个宇宙的观测,即天文学的探索。另一部分是实际的探索,即太阳系之内的宇宙航行,太阳系之外我估计在可见的未来不太可能。
第一部分,我相信这种探索会一直进行下去,整个星空的存在会一直激发人们探索的愿望。第二部分比较复杂。人类进入到宇宙进行真正的太空探险,前景很不明朗。这其中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很科幻、很理想主义。首先太空探索投入极大,比如发送三到五人的成员组去火星、再返回的预算大概是5000亿美元,往往也没有什么可见的效益。
在重商主义的时代,要想大规模地进行这种太空探索,只有在人类文化最基本的层次上发生重大的变化,即人类的驱动不再是经济驱动,不再是商业重商主义而变成其它时才有可能。这个变化相当于第二次文艺复兴、第二次启蒙运动这么大,因此我觉得不太可能。
那是不是说大规模的太空探索就不再进行了呢?不一定。第二条途径就是把太空的市场启动起来,这就像当初启动IT市场一样。1944年前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诞生了第一台计算机,同时美国航空委员会(NASA前身)也成立了。那个时候买一台电脑和买一枚航天火箭价钱差不了多少,但后来计算机市场得以启动。所以人类要进行太空探索,得把市场启动起来,但市场启动远没有这么简单。现在我们想的大多都不靠谱,太空旅游稍微现实一些,但是它的市场能大到什么程度?很难想象。
太空开矿,在可见的未来完全不靠谱。首先地球的矿产资源没枯竭到那个程度,其次太空矿产资源有多大仍是个问题。最不靠谱的是太空移民。向火星去移民,想想很浪漫,但地球的环境再恶化、恶化到极点,也不及火星的环境恶化。所以未来去太空干什么,市场的增长点在哪,只有市场启动起来才知道。
宇宙中有很大尺度的东西,也有很小尺度的东西,大尺度包括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星系团;小尺度包括电子、基本粒子,夸克。我却发现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但不被人们注意到的事实:一个东西可以很大,但不意味着很复杂。
恒星并不复杂,大的星系结构也不复杂,基本粒子也不复杂。整个宇宙中复杂度最高的层次就在我们这个尺度,最复杂的恰恰是人类,很难找到比人类大脑更复杂的东西。这么小的大脑里面神经元的数量,相当于银河系全部恒星的数量。从一点上来说,我们也能感受到一丝安慰,可能这也是人类在宇宙中位置中很重要的一个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