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日本真正的差距,在你不知道的这些软实力上

1978年10月26日,日本东京。

东京车站内,一列子弹头外形的白色列车缓缓开出。几分钟后驶离东京市区,向京都方向急速奔驰。 这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列车,最高时速达到250公里。 今天的列车不同于往日,车上搭载了大批的媒体记者,和一位矮个子的中国老人。 邓小平。 这是一趟考察性质的访问,目的是见识日本在现代化建设的各种成果,作为接下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参照对象。 在见识了日本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家电和高新技术产业之后,这次的新干线的乘坐体验,又给邓小平上了印象深刻的一课。 这一年,中国最先进的东方红-3型列车,最高设计时速是120公里。由于铁路基础设施跟不上,长期维持在半速开行的状态。 几十年前的抗日将领,今日作为大国领导人的邓小平,也为这一速度和差距感到震惊。 无人知道他内心的复杂情感。 记者提问他乘坐新干线的感受,他带着四川口音说了一句饱含深意的话: 我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 我们现在就适合坐这样的车。 快,成为之后几十年里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词。 如今的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总量超过日本三倍,高铁通车里程世界第一。 今天,日本,这个曾经遥遥领先中国,于中国人而言充满了复杂情感的国家,如今还在继续领先中国吗?亦或是已经被中国奇迹遥遥甩在身后?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除了那些硬性的经济指标和数据,更多的其实藏在鲜为人知的统计数据和鲜活的生活故事,属于“人”的故事里。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试图从五个领域的软实力对比,衡量中日两个国家背后的真实国情。


智力与教育

人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相应的,人在智力运动上的表现,也是衡量国家软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对于个人而言,经常被用作评价个人智力水平的竞赛,有国际象棋、国际记忆力大赛、国际心算大赛等多项比赛。 在这些智力比赛中,中国人都获得了优异的表现,远超日本人。 根据2019年世界国际象棋联合会发布的综合排名显示,中国综合成绩排名世界第3名,日本综合排名世界第68名。 在世界前100名中,中国选手共有10人。最高的是1992年出生的温州人丁立人,排在世界第三。 而前100名竟然没有一个日本人。 中国和日本真正的差距,在你不知道的这些软实力上_第1张图片 国际记忆力大赛,参赛项目包括35小时记忆5100位二进制数字、90秒记住一副乱序扑克、15分钟记住300个乱序图形等多个项目。
国际心算大赛,选手要在一分钟内完成七组八位数的加减法,九位数的乘除法和各种次方开方心算等多组比赛项目。 在这两类比赛中,中国选手常年处于记忆力大赛个人排名前三,来自中国军队的运动员更是已经连续八连冠拿下心算世界大赛冠军。 相应的,日本选手在这两项比赛中获得的最好成绩分别为世界第16和世界第7,与中国选手的差距短时间难以弥补。 先别来得及洋洋得意。我们在先天智力上的优势,很快就被日本人后天的基础教育成就赶上了。 截至2016年,中国接受过初中教育的人口比例为41.2%,日本则达到了94.3%。位居世界第一。 在高等教育上,2014年日本国民中59%接受了大学及以上的高等教育。 而直到2019年,中国获得本科学历的人口是4.1%。 按照联合国经合组织的统计显示,日本综合教育排名达到世界第二,中国未能进入世界前50名榜单。 这个数字可能令你惊诧,但摆在眼前的事实确实不容乐观。 对中国普罗大众的基础教育水平而言,在智识上的脱贫之路依然道阻漫长。 当然,我们可以这样安慰自己:

也许是知道自己在智力上赶不上中国人,日本人才在后天教育上猛补课。


诺贝尔奖的种类与数量

相对于容易受主观人为因素影响的和平奖与文学奖,诺贝尔奖的自然科学类奖项虽然不容易破圈,但更容易反映一个国家的高端科教水平。 2002年,一个越洋电话从瑞典斯德哥尔摩打到了日本京都的岛津制作所。 接到电话的人叫田中耕一,是制作所一名43岁的普通工程师。 因为英语不好,田中只是模糊听见了“祝贺”和“诺贝尔”的单词,还以为是诈骗,把电话挂断了。 不知道电话那头说的是什么口音。 同一时刻,等待着诺奖名单出炉的日本媒体们,看到名单后都目瞪口呆。 所有人都在问一个问题:田中耕一到底是谁? 田中耕一,没有博士、硕士头衔,更没有在高校担任什么职务。只是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普通基层工程师。 中国和日本真正的差距,在你不知道的这些软实力上_第2张图片 他的获奖成果是:发现了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解决了几十年来化学研究的世界难题。 他却谦虚地说:我只是一次在试验中用错了试剂,没想到却得了奖。 田中耕一的获奖虽然是当年震惊全日本的大冷门,但放在日本获奖的序列里看,并不意外。 他的获奖,让日本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的三连冠。 此前的2000年和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中,分别有日本筑波大学教授白川英树(不是田中芳树)和名古屋大学教授野依良治。 帮助他拿到诺奖的,是他接受的科学教育。 田中毕业于日本东北大学,是鲁迅的校友。这所学校在日本盛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以浓厚的研究气氛和实验室文化著称。 日本人勤奋、认真、注重细节和基础扎实的传统,让他们在基础研究领域站稳脚跟,拿下一个又一个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或医学奖之类的学科奖项。 2001年,日本政府出台了最新一部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提出要在21世纪的前50年内拿到30个诺贝尔奖。 在这之前,日本20世纪百年历史上仅仅拿到了9个诺奖。 消息一出,多家中国媒体集体发文,嘲笑日本口出狂言。 从2001年至今,日本已拿到19个诺贝尔奖,平均每年一个。超过英、法、德国,仅次于美国。 要不是屠呦呦2015年拿到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中国人拿到的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至今还得是零。 而她的获奖,也是因为1972年提取的青蒿素。 生理或医学奖,日本拿到了5个。 不过,哪怕作为老牌发达国家,被称为经济动物的日本人,反而至今没能拿到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

跟十四亿人口的中国踢不好足球一样,都是一个悖论。


令人深思的日本体育

与绝大多数中国人的认知不符的一件事是: 尽管在奥运会上的奖牌数量不如中国,日本却是一个含金量更高的体育强国。 中国人还在为足球怎么也踢不过日本而不爽,却不知日本更是一个世界级的搏击运动大国。 对于力量和技巧并重的拳击,日本男子职业拳击获奖选手的总数排行世界第三名,仅次于美国和巴西;女性拳击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阿根廷。 在摔跤和自由式搏击中,日本在轻量级中排名世界第二,中量级排名世界第三,重量级排名世界第十三。 相比之下,中国在这两项运动中的排名均在统计表的“其他”一栏。 如果把这些成绩与日本人的身高和体型比起来,日本男性平均身高1.707米,排名世界第29位,更显示出了日本在这方面的成绩不凡。 是否也可以说,这个民族的内心仍然有一种凶悍与尚武的气质。 在比拼耐力的持久性运动上,日本是亚洲表现最好的国家。比如,42.195公里的马拉松比赛。 根据2018年国际田联发布的全球马拉松世界排名数据,男子项目世界前100名中,日本选手入围4席,最好成绩为世界第22位;中国选手最佳排名是世界第368名。 在世界前800名马拉松选手排位中,日本人有107位。而中国仅有7位上榜。 日本体育实力强悍的表现,不限于专业运动员,更在白发苍苍的老年人身上。 2010年,日本老人宫崎秀吉以百米29秒83的成绩刷新了人类历史上百岁老人的最好成绩。 中国和日本真正的差距,在你不知道的这些软实力上_第3张图片 宫崎秀吉出生于1910年,当时中国还是清朝。 他幼年体弱多病,因患上了肺结核逃脱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在93岁那年开始迷上了跑步。 为了锻炼,他每天5点起床,每天背着三公斤铅球外出运动。 五年后他又跑了一次,这次成绩下降得厉害,只有44秒22。不过,也击败了其他五名选手,创下了105-109岁参赛组的最好成绩。 有活力的日本老人,不止宫崎秀吉这样一个孤例。 在60岁以上、80岁以上老年组的各项运动竞赛中,都有为数众多的日本老人。在这个赛道,他们竟然超越人种的界限,击败众多的黑人,创造了几项马拉松的世界纪录。 2012年,国家地理曾经做过一次调查显示,全球8000米以上的山峰数量为14座,迄今为止世界共有65名65岁以上的登山者成功登顶。 这65位老人中,有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 这个人叫夏伯渝,69岁那年成功登上了珠峰。 和那些依靠自己的双腿登上珠峰的人不一样,夏伯渝是一个无腿人,需要依靠假肢行走。 他原本是中国登山队队员。1975年,24岁的夏伯渝在首次攀登珠峰时将睡袋让给向导,之后遭遇严重冻伤,双腿小腿被迫截肢,三年后才重新站起来依靠假肢恢复行走。 但攀登珠峰的愿望还在,用行动去征服,登上那座让他失去了双腿的山成了他余生最大的目标。 之后的44年,他进行康复训练和准备,历经多次失败后,最终在2018年5月14日成功登上珠峰,用大半生时间实现了自己年轻时的梦想。 在余下的64位老人中,日本人占据了34位。 远超其他国家,位列世界第一。 这些运动,大多要求有足够的时间,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敢于冒险尝试的精神。

相比之下,中国的大多数老人,仅仅是进入了吃过晚饭跳跳广场舞的阶段。


F1赛场上的成绩与技术

从一项全球最顶级的体育运动中,也能窥见两个国家在软实力上的差异。 这项运动就是 F1方程式赛车。 一辆基础款F1赛车的平均成本大约为85万美元。要想保持一辆赛车每年的改装,训练和维护,维持整支车队的比赛运作,每年花费需要近1000万美元。 钱只是最简单的第一步。如果光靠钱就能砸出来,那F1赛车就没有这么顶尖的地位了。 想拿到F1驾照,车手需要持有国际A级赛车驾照,一名车手从入门的G级到最高A1级最快需要五年时间。 五年之后,要在三年内在国际汽车联合会举办的全球性方程式锦标赛中拿到40分积分,这要求选手的实力足够优秀。 同时,还要求车手单个赛季参赛率大于85%,不能随意退赛,这就需要考验车队的配合和后勤保障能力。 全球最优秀的车手同场竞技,除了前三名能拿到10-40分之外,之后的车手往往只能拿到0-5分。很多车手一直跑到退役,都还没能拿够这40分。 迄今为止,全球仅有300人获得了国际汽联颁发的F1驾照。主要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 这300人中,共有20名日本人和1名中国人。 20比1。 日本人在赛车天赋上并不出众。目前,三名日本车手,累计获得了三次世界第三。 这是亚洲国家在F1赛场上的最好成绩。 而中国唯一的F1车手马青骅,迄今为止拿到的最好成绩是正式比赛排名世界第16。 中国和日本真正的差距,在你不知道的这些软实力上_第4张图片 在缺乏汽车文化的中国,他甚至一度面临找不到赞助商的尴尬。最终,法国的雪铁龙给了机会。这家车企寄希望于提高在华的知名度。 被称为F1王者的德国车手舒马赫,虽然出身在一个砖匠家庭,但6岁就拿到了当地的卡丁车比赛冠军。一路从卡丁车走到拉力赛,都是汽车厂商追逐的宠儿。 最终,他获得法拉利的赞助,走上F1赛场。 尽管日本人在F1赛车场上的表现不算出彩,但日本汽车厂商却在赛车制造上占据了核心地位。 一辆合格的F1赛车整体需要约22000个零部件,在日本,丰田、本田、日产、铃木、三菱五家厂商累计可以提供40-60%的关键零部件。 这些厂商,同时也是F1的重要赞助商。 以丰田为例,它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赚钱的汽车公司。2017年总利润达到225.1亿美元,远远超过中国六大汽车集团(北汽、上汽、一汽、广汽、吉利、东风)当年的利润总和。 支撑汽车厂商高额利润的,在于背后掌握的专利技术和专利带来的生产成果。 当然,不仅仅是围绕汽车技术,在专利上的博弈,也是近些年来中日两国在软实力上的一大竞争热点。 2018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了世界各国知识产权局报送的的专利受理数量。其中,中国申请专利154万件,占全球总量的46.4%,稳居世界第一,同期日本仅为31.4万件。 在过去二十年里,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增加了3500倍,而日本仅仅增加了2.9倍。 看起来,中国在专利技术上已经远远超过了日本,甚至达到了碾压的地步。 不过,衡量基础研究能力的从来不止是申报的专业数量。另一种更具公信力的数据,是专利实际应用获得的经济收支。 2017年,还是来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中国专利收入47.79亿美元,支出286.61亿美元,收支排名位列世界第12。 日本收入417.43亿美元,支出213.42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三。 据日本共同社评估,日本75%的专利收入来自汽车领域的各项技术,2017年仅本田一家企业,就通过中国、美国、欧洲市场获得了近70亿美元的专利收入。 相比之下,排在世界第一的美国,将中日两国稳稳甩在了身后。 当年的美国技术贸易收入1279.35亿美元,支出483.53亿美元。 这些年,仅华为一家中国公司,在支付专利使用费上投入了超过60亿美元。

其中80%都付给了美国企业。


中国卖得最多的书

语言和文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得以发展延续和承传的直接载体,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 想要比较两个国家的之间的软实力,不能忽略语言所发挥的作用。 作为拥有14亿人使用的母语,今天汉语在使用人数上是仅次于英文的世界第二大语言,相应的,使用日语作为母语的人数仅有1.3亿。 如果要做一个比较的话,在数量上,汉语十倍于日语。 但人多就意味着语言的影响力大吗?并不是这样。衡量一门语言真正的影响力,除了使用数字,还应该考虑语言具体的量化成果。 最直观的量化成果是,书籍翻译。 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的世界书籍翻译数据库,可以了解到各种语言在文化出版中所产生的效用。 在1978年到2020年之间,14389部中文书籍被翻译成为其他语言,63092部外文书籍被译为中文,合计77481部。 相应的,这一时期29316部日文书籍被译为其他语言,130846本外文书籍被译为日文,合计160162部。 值得注意的是,师承中国文明的日本,在古代被笼罩在中国文化的羽翼下,并未诞生影响世界的文艺作品。如今被翻译最多的书,大都来自最近一个多世纪。 其中前三名是:《挪威的森林》、《我是猫》、《人间失格》。 而中文中被翻译最多的书籍,都来自中国古代。 前三名分别为《道德经》、《孙子兵法》、《论语》。 如果将两种语言纳入到世界翻译出版的排行榜中进行比较的话,日语排名世界第六,仅次于英法德西俄。 汉语则排在第14位,排在荷兰语、瑞典语、波兰语后面。 而英语,则是这个世界当之无愧的第一语言。在过去四十年间被译为外文和译为英文的图书超过143万种。 回到中日两国的对比情境下,无论是在输出量和引进量之上,双方之间都有一倍多的差距。 今天,日本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最强的输出力来自漫画作品。 以BBC统计的全球前30名最畅销漫画作品排名为例,30名中日本漫画占据了8席,其中《海贼王》排名世界第五,销量逾4.7亿本。 而中文图书,销量排名最高的为1亿本。

它就是《红楼梦》。


你还记得那八个字吗?
从邓小平登上日本的新干线那一刻算起,42年的光阴已经过去了。 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贫穷落后而不自知的国家,而是一个经济排名世界第二的崛起大国,有了秀肌肉的底气。 这其中就包括高速铁路的建设成就。 2019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3.5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而日本国内新干线通车里程全长3446公里,仅仅是中国的十分之一。 但,一个国家的崛起,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两个国家的气质、人口素质、技术与专利、甚至文化体育和娱乐,这些软实力才更能反映两个国家的实际国情。 拿高铁来说,中国和日本之间也仍然存在软实力的差距。 邓小平当年坐的那条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每年运行13万次。包括自然灾害等导致的延误在内,每趟列车的平均延迟时间为24秒。 中国铁路总公司公布的正点率数据为98.8%,最繁忙的京沪高铁在2018年,一次晚点83分钟。 在安全性能上,新干线自1964年运营以来,56年来创造了世界最佳安全记录,没有发生过一起因列车冲撞或者脱轨而造成的死亡事故。 自2008年以来,中国高铁就发生了三次伤亡事故,包括两次列车撞人与一次列车相撞。 而在高铁技术上,日本仍然占据着上游位置。 高铁使用的电机、信号系统等高技术领域,中国仍然需要依赖日本进口产品。 2017年,日本向中国出口此类铁路零部件的总额高达4.584亿美元,相当于日本铁路零部件出口总额的30%。 也就是说,中国高铁造得越多,日本就越赚钱。 近半个世纪甚至一百多年以来,中国一直在努力尝试超越日本,做到了吗? 确实在某些方面做到了。但在更多的细节和软实力上,两国之间仍有着极大的差距。 进步,离不开对外部的学习。他人经验的帮助是获得进步的重要渠道。而面对日本这个令人感情复杂的邻居,我们还需要保持一颗谦卑冷静之心。 正如那位第一个乘坐新干线的老人所说的八个字: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功夫财经上线好物频道,
更多超值推荐,快捷购买链接

中国和日本真正的差距,在你不知道的这些软实力上_第5张图片

中国和日本真正的差距,在你不知道的这些软实力上_第6张图片

中国和日本真正的差距,在你不知道的这些软实力上_第7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和日本真正的差距,在你不知道的这些软实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