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上午,中国平安2020年中报业绩说明会在线下召开。利润下滑的主客观原因、寿险改革如何推动,成为全场关注焦点。
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财务官姚波表示,实施新会计准则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增加,导致平安的净利润波动加大。去年的高增长基数,今年疫情对投资、对信用风险的影响,也影响了净利润的增速。
上半年,平安虽然实现了营运利润的正增长,但是净利润出现了近3成下滑。在被问及原因时,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财务官姚波表示,实施新会计准则后,平安的净利润波动加大。去年上半年,平安净利润的增长幅度是68%,而今年是-29%,可以看出这个波动非常大。
目前,平安3.44万亿的保险资金中,有17.2%的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上半年,因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波动加大,导致了投资收益的减少。
另外,去年的平安净利润基数很高,今年再遇到疫情,对投资、信用风险均有影响,进而也影响了净利润数据。
姚波认为,剔除短期波动因素的营运利润更能反应公司发展水平。目前,上市保险公司中,仅有中国平安实施了IFRS9。
关于接下来保险投资所面临的挑战,平安首席投资官陈德贤坦言,主要是存量资产到期、收益到期以及新进保费的再投资问题,平安有两个措施来应对。一是努力寻找资产,目前集团的团体综合金融已经联合起来,帮助保险资金寻找不同类型的资产,实现资产负责的更好匹配;另一方面,平安投资端在过去两年开始通过系统化经营、数字化的管理,对存量资产到期做到了预警,以便提前应对。当前,利率仍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但是总体来说,平安相信未来能够实现5%以上的长期回报。
半年报高管致辞里,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对寿险改革着墨甚多,将这个改革放在百年变局、引领世界寿险销售和经营的角度去考量。在现场业绩说明会上,平安寿险改革如何破冰,成全场焦点。
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心颖在谈到寿险改革时,从“为什么改革、改革改些什么、改革的预期”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自1994年寿险公司成立以来,平安经营寿险已有25年,本次改革,是平安第二次对自己动刀。
第一次改革是2004年,当时平安也曾历经两到三年痛苦的改革期,所做的事情,包括代理人队伍从32万瘦身到20万、从投连产品转向保障型产品、退出银保渠道。这些做法,在当时看来,都是非常痛苦的,但是却奠定了后面十几年的稳健发展。
第二次改革,也就是这次,是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酝酿。因为平安看到,人口红利在减少,整个寿险行业客户需求在改变,而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代理人大进大出模式已不能持续了。
本次改革,涉及四个方面:
四是渠道改革,传统只是线下和纯线上,平安现在考虑的是,怎么样让线上与线下融合。
这四个方面的改革每个都非常难。“改革是痛苦的,没有快餐。转型非常难,但我们必须要做。”陈心颖说。当前的目标是到年底把15个改革项目全部完成,明年开始大规模地推广,期待到时候可以看到改革的成果。
平安首席保险业务官陆敏在会后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寿险改革,将对今后十年的发展做出铺垫。谈到寿险基本法修改时,他表示,基本法修改有三个方面,一是机构重新分类,二是外勤代理人分层,三是加大长期的投入。寿险基本法改革的目的,一是支持整个改革的落实,二是更加注重长期激励。
在谈到对集团业绩评价的时候,平安集团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谢永林表示,上半年管理层过得很艰难,但对于这个结果还是满意的。他用六个字概括了上半年业绩,即“稳健、改革、科技”,给公司内部“提气”。
他表示,平安去年同期净利润增长68%是一个相当高的基数,公司这么大体量、又在疫情这么长时间的影响下,营运利润有1.2个百分点增长,是十分不易的。而且,凡是和线上有关的业务,都出现了大幅增长;一些非得面对面的业务,如平安寿险的保障型产品、复杂型产品遭受了一些影响,但公司整体经营仍然稳健。
科技方面,在疫情期间,平安的专利申请数增长了接近22%,专利申请速度并没有停下来;利用科技构建生态方面,科技业务收入也实现了11%的增长。疫情期间,平安好医生累计接收问诊服务17亿人次,对于减轻医院负担、助力抗疫,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管理层来讲,今年上半年过得相当艰难,但是我们从业务发展到改革,再到科技赋能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自身还是很满意的。”谢永林说。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