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价买低价卖:交易额超3亿的加油充值卡“骗局”

平价买低价卖:交易额超3亿的加油充值卡“骗局”_第1张图片2019年10月18日,合肥市包河区法院已开庭审理这桩特价加油充值卡诈骗案。(南方周末记者 杜茂林/图)


全文共 3968 字,阅读大约需要 8 分钟
  • 每次交易过程都很顺利,兰郑的防备心也越来越弱。他不知道,一张更大的“网”在等他钻进去。


  • 徐白雪当着兰郑的面,给一个名叫陈峰的人打电话,说他是中石化江苏分公司的高层领导,“陈峰”表示可以随时供货,但此人为徐白雪所虚构。


  • 中石化一中层干部:有人之所以会利用加油充值卡行骗,是因为充值卡非常容易套现, “市场上也有很多黄牛售卖充值卡。”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 南方周末记者 杜茂林 责任编辑 | 钱昊平

“近两年,利用加油充值卡进行诈骗的不少, 这种卡不记名,所有人都可以用,市场大,流通速度也快。”2020年8月1日,中石化一中层干部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中石化为此已发布了风险公告,限制购买数量。
加油充值卡与加油卡不是一回事。这种卡并不能直接用来加油,持有者需要把卡里的金额充到加油卡里才能使用。
3年前,安徽合肥就出现了一场售卖中石化特价加油充值卡的“骗局”,与该中层干部当时所在的分公司有关。
2019年2月,合肥市包河区检察院就这起涉嫌诈骗的案件提起公诉。检察机关指控,被告人徐白雪采用“平价买,低价卖”的手段,虚构有低价购买中石化特价加油充值卡的渠道,前后和10人交易三亿多元,兑付了大部分之后,最终导致10人共损失5860.22万元,损失最多的兰郑( 化名 ),一个人就有5300万元打了“水漂”。
合肥市包河区法院于2019年10月18日开庭审理此案,截至目前尚未宣判。2020年8月,南方周末记者多次联系该院采访,但没有得到回复。
1

“入局”


发现被骗后两年多,关公和包公,成了兰郑的精神寄托。
在包河区的办公室里,他常常看着窗外发呆,窗外不远处是包公园,室内摆放着新买的关公像。兰郑一边祈求神明保佑,一边求助办案机关,但能要回钱的希望渺茫。
2017年4月,36岁的兰郑被卷进这场加油充值卡“骗局”。事后回想整个过程,他觉得整个“骗局”就是为他而设。
4月2日,兰郑接到了一位陌生女性的电话,对方自称徐白雪,是兰郑一同学的朋友,手中有中石化的加油充值卡,可以低价卖给他。
愣了一下,兰郑在电话里说“我不认识你”。电话那边说:“没关系,我明天带着加油充值卡直接到你公司来,见一面。你看合适,我们就合作。”
兰郑没有回绝,也没有答应。电话也就挂了。
兰郑的公司此前就通过网络平台分销过加油充值卡、电话充值卡等业务。如果徐白雪口中的“特价充值卡”真实存在,利润确实很大。
第二天一早,徐白雪就给兰郑打电话。由于时间久远,兰郑忘记了很多当时的细节,他只记得,徐白雪给他打电话时,已经在他办公室楼下。
“年轻、干练、执行力强”,这是徐白雪留给兰郑的第一印象,她自称某省国土资源厅领导的女儿,本人是某知名房地产公司的股东、合肥天顺置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等,家族是做石英砂生意的。她老家安徽凤阳,的确是优质石英砂的主要产地。
接着,言归正传。
28岁的徐白雪说自己有个朋友是中石化江苏分公司的高层领导,还有一个朋友是退役将军,两人获得了一个国家环保补贴项目,每年都有50亿元补贴,但必须通过充值卡补贴到环保企业。环保企业没有分销能力,所以找到她的公司,以低价供货,让他们参与分销。
徐白雪极力营造自己认识很多大人物的样子,当着兰郑的面,给一个名叫陈峰的人打去电话。她说“陈峰”就是她口中那位中石化江苏分公司的高层领导,对方表示可以随时供货。后经南方周末记者了解,此人为徐白雪虚构。
4月6日,兰郑正式和徐雪签订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徐白雪将以九折的价格向兰郑提供10万元充值卡。5天后,徐白雪如约提供了10万元充值卡。
随着“第一桶金”的到手,兰郑起初的不安烟消云散。仅在2017年4月间,他就从徐白雪手中购买了500万元充值卡,折扣从九折变成了八八折。
2

“见招拆招”


兰郑的记忆里,那段时间徐白雪天天往他公司跑,见面就和他聊中石化江苏分公司的幕后八卦。为了取得他的信任,有一次徐白雪还带了一位年轻女士去了他的办公室,说这是中石化江苏分公司某高层领导的“情人”。他上网搜了搜这位领导的名字,还记下了他的样子。
货真价实的充值卡,数额不小的利润,精心编织的关系网……就像一堵无形的墙,在兰郑每次心生怀疑、想抽身离去时,都把他挡了回来。
“这就像武术中的见招拆招,我怀疑什么,她马上就会有相应的举措。”2020年7月28日,兰郑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徐白雪经常会在他的办公室里办公,有一次,他问徐白雪怎么不回自己的办公室,徐白雪的回答是:“公司最近在装修,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兰郑将信将疑,但也没继续问下去。徐白雪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心思,没过几天,就问他能不能在他们同一层楼租一间办公室。兰郑公司刚好有间空置的办公室,就低价租给了徐白雪,徐白雪马上雇了工程队重装办公室。
经过前期试探后,2017年5月2日,兰郑又以八八折的采购价购买了500万充值卡。接下来,徐白雪和兰郑频繁交易,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累计金额超过了2.3亿元。
每次交易过程都很顺利,兰郑的防备心也越来越弱。他不知道,一张更大的“网”在等他钻进去。
还是在2017年5月,有一天,徐白雪再次找到兰郑,说中石化江苏分公司的领导对兰郑的公司不满,原因是进货量太小了,如果像这样每次只进几百万的卡,50亿补贴何时才能全部套现?
徐白雪接着提出,只要兰郑能拿出5000万元采购充值卡,她可以帮兰郑争取领导的支持,并以八三折的优惠价长期供货。
兰郑东拼西揍借到了5000万元,分批次转给了徐白雪。但这一次,兰郑没有如愿等来等额的特价充值卡。
多次催促无果,兰郑却被徐白雪的一套说辞说服了。徐白雪解释,充值卡之所以断货,是因为她的弟弟拿货太多,引起了中石化江苏分公司部分人员不满,希望换个人去拿货。后来,她又改口,说不用去了,中石化要派人到公司“考察”,一旦通过可加快发货。
这一次,徐白雪并非完全虚构。在她的策划下,确有中石化南京分公司一领导去“考察”了兰郑的公司。徐白雪嘱咐兰郑,考察时不要多问充值卡的事情,只要展现公司实力就行了,其它的事她来负责。
2017年6月1日,上述领导合肥考察项目时,去兰郑的公司看了一下,还和徐白雪等人在一家高档饭店吃了饭。
南方周末记者从中石化内部知情人士处证实了这一过程属实,该领导发现徐白雪频繁从南京分公司拿充值卡以后,心生疑窦,好奇为什么会有人买这么多卡,于是主动找下属询问她的背景。得到的回答是,她在安徽有一家企业,一直替企业拿卡,估计是用来给员工发福利。
领导认为这的确是个大客户,还见了徐白雪一面,同时决定去合肥看一看,这就有了后来“考察”兰郑公司的事情。
兰郑核实了领导的身份,又一起吃了饭,疑虑暂时被打消了。事实上,就像这位领导被“利用”一样,兰郑同时也是被利用的“道具”。
领导“考察”之后,徐白雪仍没有供货,兰郑在不安中度过了7月。
为了让兰郑放心,徐白雪又制作了一张提货表,上面盖有“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南京石油分公司”的公章,提货表显示,仍有1.6亿多元特价卡未从该公司提取。该公章实际是花200元找人做的假章。与真公章相比,少了“江苏”两个字。
不过,这还是骗过了兰郑。其间,徐白雪多次当着他的面,和那个虚构的中石化领导通话。有时,徐白雪也会给兰郑退钱以供其资金周转,共计退还了520万元。
3

资金链断裂


2017年9月,兰郑的债权人听说这件事后,提醒他可能被骗,建议兰郑前往南京核实。
兰郑在南京见到了两位中石化销售公司的领导。一位是上述到他公司“考察”的南京分公司的那位,表示自己跟徐白雪不熟,只是因为买了卡才认识的,就见过两三面。还有一位是据徐白雪称有“情人”的江苏分公司的高层领导,但此人说自己根本不认识徐白雪,建议兰郑报警。
傻了眼的兰郑还向去过他办公室的那个“领导情人”核实,对方在电话里回复他:“徐白雪说什么你就信啊?”然后挂断了电话。
2017年10月1日,徐白雪被合肥警方拘留。此前,已有9人前往合肥市包河区公安分局报案。在这些报案人的叙述中,故事情节和兰郑所言几乎一样。起初,他们都没有怀疑徐白雪的身份,毕竟这是一位出入高档小区、开着保时捷的女性,还认识众多“大人物”。
但这些,都阻止不了资金链的断裂。
徐白雪后来向警方供述,她与另外4人先后从江苏、安徽、河南、浙江等多地原价购买加油充值卡,然后以折扣价销售。
中石化江苏销售公司某零售中心主管向警方证实,2017年6月至9月,徐白雪等人仅从江苏的营业点就先后购买了充值卡429504张,总计20719.65万元。其中,徐白雪购买的金额为10584.35万元。
2019年2月,合肥包河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对徐白雪提起公诉,指控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隐瞒平价购买的事实,虚构有低价购买中石化特价加油充值卡的渠道,骗取十余人钱款,共计5860多万元。
徐白雪被捕后,兰郑成宿地睡不着觉。他想不通,如果和中石化没有关系,徐白雪怎么能从那拿到2亿多的充值卡?
更让兰郑疑惑的是,如此精心谋划的“骗局”,怎么可能只有徐白雪一人作案?若只有一人,那自己被徐白雪“骗”去的钱去了哪?
阅卷后,兰郑的代理律师吴浩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徐白雪的说法是还给债权人,以及自己挥霍掉了一部分,其名下的保时捷、特斯拉等4辆车在羁押期间也被违法转卖。
吴浩的看法是,“骗局”有很多蹊跷之处。最明显的是,除徐白雪之外,还有几人多次到中石化的营销点帮徐白雪代买原价充值卡,交给徐白雪以后再以折扣价从徐白雪处购买,后又被徐白雪高价回购。
“帮徐白雪代买的人说,徐白雪是用这种方式来抵债。”吴浩说,这更像是徐白雪伙同其他人通过资金倒账的形式“清洗”资金,每当她找到一个如兰郑这样的下家“接盘”,就可以随时以清还债务的名义往来资金。
在兰郑看来,这些人短时间内和徐白雪频繁进行资金往来,却没有任何商品交易,即便真的有几千万的债务,但他们之间又没有任何借贷凭证,让人匪夷所思,“两年过去了,还有部分充值卡去向成谜”。
2020年7月,南方周末记者在合肥采访时,联系过曾帮徐白雪代买过充值卡的人员,以及包河区公安局和包河区检察院,均被拒绝。截至发稿时,此案仍未宣判。
前述中石化中层干部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近两年,网络上也曝光了一些利用加油充值卡名义诈骗的案件。在他看来,有人之所以会利用充值卡行骗,是因为充值卡非常容易套现, “所以市场上也有很多黄牛售卖充值卡。”
为此,中石化也出台了相关政策,限制个人和企业购买的数量,但各省的限制数量不同,有的省份多些,有的省份少些。
其他人都在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平价买低价卖:交易额超3亿的加油充值卡“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