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夏粮收购骤减538万吨背后:减少的是收购量而非总产量,主要看秋粮

华夏时报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一则 “主产区小麦同比减少938.3万吨”的信息,让人们再次想到“粮食危机”。


该信息来自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月12日发布的一则“主产区夏粮收购进度”公告。该公告称,截至8月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4285.7万吨,同比减少938.3万吨。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的河南省,夏粮收购总量为912.4万吨,同比减少538.8万吨。


对此,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一位负责人解释称,公告说的是收购量,不是总产量。


“粮食连年丰收,为我国应对风险挑战、稳定经济社会大局发挥了压舱石作用。”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撰文称,特别是今年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下,夏粮再获丰收,实属不易。


本报记者注意到,2019年全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3277亿斤,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水平以上,稻谷、小麦自给率超过100%,玉米自给率多年稳定在95%以上。


“全国夏粮生产再获丰收,产量创历史新高。”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李锁强近日在分析数据时指出,2020年夏粮播种面积略减,但单产有所提高。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宏观经济室主任李国祥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夏粮在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并不大,主要靠的还是秋粮,所以秋粮的丰产更为重要。2019年时,中国粮食总产量中,夏粮产量占21%,秋粮产量占75%。


河南夏粮收购骤减538万吨背后:减少的是收购量而非总产量,主要看秋粮_第1张图片


夏粮再获丰收


国新办8月13日举行防汛救灾工作情况发布会,在回应自然灾害风险的增加会不会加重粮食危机问题时,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兼水利部副部长周学文指出,今年的洪涝灾害对我国粮食安全不会有影响。“今年洪涝灾害导致6032.6千公顷农作物受灾,其中绝收1140.8千公顷,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地区。”周学文称。


自今年6月中旬以来,江淮地区降雨较多,对新粮购销造成一定影响。8月12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主产区夏粮收购进度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4285.7万吨,同比减少938.3万吨。与之形成对比的,则是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夏粮总产量14281万吨,同比增长0.9%。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的全国夏粮生产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281万吨,比2019年增加120.8万吨,增长0.9%。其中,小麦产量13168万吨,比2019年增加75.6万吨,增长0.6%。


今年夏粮收购开始之后,这不是国家粮储局第一次公布收购量同比减少的数据。截至7月10日时,该局亦曾发布消息称: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3207.3万吨,同比减少216.6万吨。


6月下旬时国家粮储局向外公布的消息仍显示,小麦收获接近尾声。截至6月末,主产区小麦收购量仅占当年预计产量的17.83%,占当年预计商品量的25.46%。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今年全国小麦产量为1.34亿吨,按常年商品率70%左右推算,今年小麦商品量约在9380万吨。


到8月上旬时,累计收购的小麦数量尚未达到商品量的一半。事实上,自6月中旬以来,江淮地区降雨较多,对新粮购销造成一定影响。


中国也在不断改革储备粮制度,发挥“丰则贵籴,歉则贱粜”的宏观调控职能。按照中国夏粮收储惯例,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会印发《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而执行政策的各省则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对上述预案进行细化。


2020年,中国继续实施小麦托市收购政策,以今年生产的国标三等小麦为标准品,最低收购价格为每斤1.12元,相邻等级之间差价按每斤0.02元掌握。


“最低收购价格指的是标准品粮食的到库价”。李国祥说。据悉,今年夏粮收购期间,湖北、安徽、江苏和河南等小麦主产区相继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是因为这些省份的小麦市场价出现低于最低收购价,有利于防止夏粮收购大起大落,维护粮农利益。


再次强调粮食安全


为保障粮食数量,多年以来,中国采取了各种措施保证增产,近年来则开始通过对供给端的储备进行挖潜。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据此前的一项相关估计:全国每年粮食产后损失和浪费的粮食约为800亿公斤,相当于中国粮食总产的15%,即2亿人消费的粮食数量。


为此,中国在数年前就在规划和实施的主要途径为:一、控制粮食作为投入品的消耗。首先是合理控制工业用粮,其次是大力发展节粮型养殖业,第三是节约用种;二、减少粮食储存和保管环节的损失。首先是减少农户储粮损失,其次是减少运输损失;三、减少浪费消费。


为尽量实现“颗粒归仓”,对于质量并不太好的粮食,中国通过建立各项体系。比如,为提倡节约粮食,去年国新办发布《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指出: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爱粮节粮意识,抑制不合理消费需求,减少“餐桌上的浪费”,形成科学消费、健康消费、文明消费的良好风尚。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我十分关心粮食生产和安全。”7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吉林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


仓廪实,天下安。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历史性的“十六连丰”。我国粮食产量从1982年的3.55亿吨增加到2019年的6.64亿吨,增长87%。今年以来,尽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粮食及“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工作仍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今年夏粮再获丰收,夏粮产量达到2856亿斤,增产24.2亿斤,同比增长0.9%,创历史新高;秋粮面积稳中有增,在田作物长势良好,可以争取有好的收成。“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如是指出。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事实上,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就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并明确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稳定供给功不可没。


而今,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十分严峻的双重压力下,发挥好“三农”的压舱石作用,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就能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保持经济持续复苏、社会大局稳定奠定基础,就能推动中国行稳致远。


数据来源:天眼查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河南夏粮收购骤减538万吨背后:减少的是收购量而非总产量,主要看秋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