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垃圾处理机制分析

读完了java垃圾回收的部分感觉自己还是不太明了其中的过程,特别写一篇博客加深印象。
java垃圾回收分为几种情况

  1. 查找引用

java每使用一个对象,就使其引用加一,每置空一次,就使其引用减一,循环往复,当其引用归零的时候,将其销毁。
这种方法的问题是无法处理循环引用,此时对象引用数永不为零,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不使用这种方法。

  1. 停止—复制

使整个系统停止,然后逐一复制其中“活的”部分,剩余没有被复制的全部直接销毁,最后留下的都是活的——显然这样的消耗很大,而且需要双倍的内存空间,因此java虚拟机很多时候会把内存分成各个块,最后一块块处理,提高效率。

  1. 标记—清理

由于“停止—复制”处理的消耗太高,所以如果我们的程序产生的垃圾很少时,java会采取另一种垃圾回收方式。首先,遍历所有的对象,然后对每一个活的对象做标记,最后做清理——这种方式消耗很大,但是在垃圾较少的情况下消耗很小。

  1. 自适应
    指java在2.3两种情况下自动转换提高效率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