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拆不拆?


|古城建设者们要留给后人一个怎样的南京?


来源 |《瞭望》2020年第36期,原题《南京更新》


南京更新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亢 凌军辉 蒋芳


“江 南佳丽地 ,金陵帝王州”。    6000年人类文明史、2500年建城史、450年建都史,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是南京人最自豪的古都气质。    既为六朝古都人文荟萃,又是城镇化率超过80%的东部发达城市,南京在赓续文脉中难以绕开两个课题: 如何避免“千城一面”的败笔,怎样走出“如数家珍”的窘迫。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主政者饱受“钟摆困境”之苦:要么因保护掣肘发展,要么为发展忽视保护。    历史文化是城市发展之源,城市化是城市发展之流,唯有源远方能流长。近年来,南京鲜明提出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城市愿景,意在走出弯路觅得出路,既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高质量发展探路,也力求向世界展示历史底蕴与时代潮流兼备的城市形象。
南京,拆不拆?_第1张图片 8月14日无人机拍摄的南京城区。李博 摄
老城有机更新,不能失去活力。    对历史积淀丰厚的城市来说,保护文物建筑、留下街巷肌理、呵护历史文脉只是底线,通过改造更新解决城市功能衰退的根本问题,促使苍老的躯体长出新的血肉,重新焕发活力,才是摆在城市建设者面前最棘手的一道考题。    令人欣喜的是,如今行走在南京城中常常有新旧时空穿越之感,不少老街巷通过设施嵌入、功能融入、文化代入等举措,空间品质和文化魅力得以提升,创新创业、绿色发展不断融入,生态、生活、生产、生意“四生合一”的崭新气象不断涌现。    城市的主体是人,有机更新离不开全体市民共谋共建。 从“拆改留”到“留改拆”,“留”与“拆”位次对调;多个历史风貌区规划设计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反向操作;从旧城改造“就地平衡”到新城反哺老城……越来越多体制机制突破,源自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更新理念,凸显政府、专家、居民各方共谋共建的治理变革。    保有形还需续无形。 延续历史文脉不是临终关怀,关键是要让它活起来、火起来,融入当代生活,成为市民的文化底蕴和城市的精神地标。以生活化、当代化、国际化为抓手,南京系统梳理城市文脉,大力实施内涵建设,“造景”变“育境”,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合力,为城市发展不断注入文化牵引力。    “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在美国城市规划学家沙里宁看来,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以及城市中每个人的精神面貌,都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反之,城市风貌作为城市气质和性格的外在表现,也体现着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市民对生活的态度。    历史留下一个厚重的南京,现实赋予南京省会城市、中心城市、特大城市“三重身份”。 留给后人一个怎样的南京?面对这个时代之问,古都建设者们努力破题并等待时间检验。    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南京调研月余,从南京古城风貌、城市精神、传统习俗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的嬗变之中,洞悉其破题的基本逻辑;从整理城市文脉、实施内涵建设、融入当代生活、实现立人育人的实践中,解码文化为古都新生赋能的现实路径。

金陵寻根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刘亢凌军辉蒋芳

叶兆言被誉为当代最懂南京的作家。在他看来,南京这座城市“是一扇我们回首历史的窗户”。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许多南京人与叶兆言一样,都以生活在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的这座城市而深感自豪。然而南京在城市化进程中也留有遗憾。旧城改造曾让一些历史建筑消失于尘土,城市文脉一度支离破碎。    痛定思痛,近年来南京开始注重对历史文化的钩沉梳理,把文化传承作为城市发展的“根”“魂”,努力让历史文化瑰宝保得住、留得下、传得开,力求从文脉的赓续中找到城市更新的密码。 从一座座传统民居院落到一条条历史街巷,从传统习俗的延续新生到文化走出去的交流互鉴,南京不仅用结构完整、布局生动的历史文脉来展示城市形象的厚重与个性,更让历史文化走进现实立人育人化人,涵养市民素质,锻造城市精神,塑造城市的国际形象。
南京,拆不拆?_第2张图片 8月14日无人机拍摄的南京解放门城墙。李博 摄    造景?育境!
   每座古都,都有老城区。当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时代,每个老城区,都是拆与保、危改与宜居的博弈中心。    不到10平方公里的“老城南”,是南京人文积淀最深厚的区域,也数次引发拆改舆情:2006年,牛市、颜料坊明清老宅被大规模拆除;2009年,南捕厅等历史文化街区及风貌区因危旧房改造被大规模推倒式拆迁;2013年,老门东历史街区改造居民几被搬光、高端商业入驻……    2019年8月,小西湖片区启动“逐院落”改造更新,很久没有新动作的老城南再获关注。文史学家薛冰这次依旧“盯得很紧”,令他欣慰的是,“过去,老城南只要动,就要闹。这次小半年了,一切风平浪静。”    曾经走过弯路,正在回归正轨,背后是从政府、社会到企业对历史文脉价值判定的转变。 薛冰细数他看到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经济建设绝对优先,对于文保人士提出的诉求,政府往往置之不理;2000年后十几年间,政府对文物保护日趋重视,但有时也会因短视牺牲保护;2016年至今,无论是政府还是开发商观念都变了,从过去发现文物急于铲平,到现在希望在自己的“地盘”上发现遗迹,哪怕能找到些典故也好……    从包袱到财富,杨新华对此亦有同感。颐和路民国公馆区拥有1920年至1930年的民国建筑群,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街区。2007年,市级文保单位张治中故居被开发商拆毁,时任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的杨新华站在推土机前报警,最终还是没能阻挡施工队进场。    循着他的指引,记者再访颐和路发现,颐和路的保护范围已经从挂牌文物建筑扩大至整个片区,第十二片区的颐和公馆项目荣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这里还是外地游客不可错过的“打卡地”。    南京市副市长邢正军表示,与大多数历史文化名城一样,南京赓续文脉要克服两个难题:“千城一面”的败笔,“如数家珍”的困境。 解决之道,一靠高水平规划引领,二靠法律保驾护航, 以制度确保政府到社会、个体对历史文脉保护的珍视化作理性共识、科学谋划、有效举措。    近年来,南京系统梳理了从六朝、明清到近现代的历史文脉,编制完成11片历史文化街区和22片代表南京不同时期最具特色的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同时,《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南京城墙保护条例》《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条例》等相继颁布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其中,仅南京城墙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就占地17.47平方公里,占南京43平方公里主城面积的41%。    历史文化是城市发展之源,城市化是城市发展之流,源远方能流长。 如今,行走在南京,人们常常会有一种新旧时空交错感。而每一个感性的瞬间背后,都是有形之手在化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协调历史与未来的关系。    600岁的明城墙,是南京这座文化古都的框架和骨骼。鲜为人知的是,最繁华的长江路地下还“藏”了一段1700年前六朝建康宫城。参观者站在透明玻璃地面上俯视城墙遗址,穿越感扑面而来。南京市博物总馆馆长曹志君介绍,这里曾是高档酒店建设用地,后辟出一半建设六朝博物馆。这也促成南京率先在全国出台地方性法规,变“建设前考古”为“出让划拨前考古”,以制度化解地下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    从六朝博物馆出发,江宁织造博物馆、总统府、民国的中央美术馆……1800米的长江路串联着上起六朝、下及当代的历史。南京几乎所有重要的文化符号,都高度凝聚、鲜活展现于此。    除了在国土空间规划上统筹考虑,南京还打破“就地平衡”的运作方式,探索建立了新城反哺老城机制。 通过将创新创业、绿色发展融入老城,为古都注入新活力。老街巷纵横交错,游人们徜徉怀古,不经意间却会钻进一条“硅巷”,与字节跳动(南京)研发中心、中航金城无人系统有限公司、“中科紫台”创新基地等未来产业相遇。    “把一个什么样的城市留给后人?南京的答案是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美丽的关键在于新老协调发展,既赓续传统,又守成出新。”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表示,南京从2018年开始围绕这一目标做规划、出政策,力求实现生态、生活、生产与文脉、文化、文明融合发展,做到有景观更有境界。    保有形续无形
   暑假期间,南京市博物馆结合热播电视剧《清平乐》策划了《云裳簪影——宋明服饰展》,泰州女孩楚妍一边对比剧照和出土文物,一边通过VR技术体验试穿宋代服饰,感受宋代美学。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内,“我是小小传承人”免费活动吸引了中小学生参与,孩子们通过触摸历史感悟历史。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南京全市近百家博物馆共举办展览315场,组织社教活动5180场次,约4058万人次参观。    让博物馆成为城市的“说书人”,光打开免费的大门还不够。 南京市文旅局副局长颜一平认为,关键是要从沉默的文物、文脉中提炼出真正具有当代价值、符合城市发展取向的元素,然后再努力把这样的元素变为故事,讲得更好、传得更远、叫得更响。    南京秦淮区委宣传部部长何素玉这几年抓了一项重点工作——“大故事(大IP)”挖掘工程,初衷源自她在工作上的困惑:秦淮历史积淀深厚,六朝御道、明朝御道两条城市轴线,一条秦淮河“文采风流,甲于海内”,更有不胜枚举的历史名人、典籍文献、诗词歌赋…… “我们不缺历史文化资源,缺的是有创意、科技感、艺术性、精准化地表达,好资源讲不出好故事。” 何素玉说。    为了让好资源讲出好故事,秦淮区组建了秦淮文化艺术研究院,通过引智,整理提炼出“1+4”故事线:即以秦淮河、明城墙“一城一河”为核,科举文化、报恩文化、非遗文化、郑和文化为支撑,弘扬蕴含其中的为国求贤、感恩报国、工匠品质、和平发展等精神。    秦淮区的探索只是缩影。作为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四个试点城市之一,南京牢牢抓住了一个更大的IP——传统节日,通过这一最大众、最生活化的载体,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润物无声、融入日常,帮人们找回文化记忆、唤醒文化自觉、厚植文化底蕴。    去年,南京农业大学民俗研究所所长季中扬教授加入“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一年多来,专家们围绕7大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理顺传统节日和现代生活的关系、全国节日和城市特点的关系、习俗传承和形式创新的关系等,建立“政府引导、学界主脑、民众主体”的工作机制,通过为活化传统节日提供政策支持、专业支撑,推动老民俗不断出新,融入现代生活。    老传统、新风尚,推陈出新。春节,明城墙十二道城门上挂起春联,带动撰、写、送、挂春联融入百姓生活;元宵节,明城墙、秦淮河张灯结彩,与“中国加油武汉加油”亮灯仪式呼应,在朋友圈刷屏……    “在重要时间节点为人们提供情感交流、身份认同、情感共鸣的契机,播撒文化自觉和自信的种子,教育功能不可忽视。”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孙百军说。    记者在南京的学校、社区、博物馆调研时发现,在校内,“我们的节日”中小学读本、“薪火相传——我爱中国年”主题班会等,已覆盖全市80多万中小学生;在校外,除了文博场馆发挥阵地作用,社区也在“见缝插针”。南京市民霍雪松告诉记者:“以前一到圣诞节、万圣节,社区、商场、培训机构都会摆圣诞树、挂南瓜灯,庆祝洋节。现在都改为庆祝传统节日,潜移默化中孩子对传统文化了解更深、兴趣更浓。”
南京,拆不拆?_第3张图片 8月14日无人机拍摄的南京城区。李博 摄    文化育人精神立人
   苍松翠柏成荫,碧水青山环绕,庄严古朴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掩映其中。走进纪念馆,巨大的金属字“信仰的力量”在主题墙上方赫然醒目,两侧伫立了12座白色的丰碑,上面镌刻了1519位已知姓名的革命烈士,其中,受过高等教育者占比62%。    不久前,东南大学的百余位在读大学生在雨花台烈士陵园的指导下,组成校友口述史采访团队,采访了健在的数十位参加过1949年护校和迎接解放的中央大学老校友。    原中央大学农化系女生王慕臧,讲述了她和同学们受到当时牺牲的校友程履绎、成贻宾的事迹鼓舞,冒着生命危险开展地下斗争的往事。这位90岁老人一边回忆她在南京解放后立即赶到总统府,给进驻的解放军战士教唱歌曲《我们的队伍来了》的场景,一边不由自主地唱了起来。    现场的东南大学学生会主席陈佳龙深有感触地说:“70年前,我们是同龄人。他们是全国最好大学的学生,新中国成立前夕不怕流血牺牲向党组织靠拢,选择站在历史前进的方向上。我反问自己,我们这代大学生的时代使命是什么?”    作为红色文化、高校资源十分丰富的城市,南京尤其重视活化红色遗产资源。近年来,大学生给烈士写信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为党员干部量身定做“做合格共产党员”专题展,“百姓名嘴”带着烈士故事走进社区……一系列红色文化主题展陈和活动,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如今,青年到包括雨花台在内的红色地标开展志愿服务,举行成年礼、入党礼等,蔚然成风。    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勇认为,有形的、无形的文化遗产不是为保护而保护,而是要让它融入当代生活,成为市民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地标,塑造城市精神,培育人文氛围。    记者在南京调研时发现,这种历史文化遗迹与当代城市精神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故事并不鲜见。    疫情期间,日本导演竹内亮拍摄的《南京抗疫现场》在国内外热播。此前的7年,他已在南京拍了200集《我住在这里的理由》。竹内亮告诉记者,他一直有个突出的感受:“南京人对外来人总是很包容、很热情,在我的镜头前也那么自然真实。”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生认为,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成为世界记忆遗产,2017年南京成为我国首座国际和平城市。一年又一年从铭记历史中反思和平可贵,激发了人们基因中博爱、包容的特质。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座城市骨子里的精气神,平时看着温润,但越到攻坚克难之时,越能迸发潜力、凸显韧劲。    南京的郑和中路正在崛起一个长江航运物流枢纽产业集群,600多年前,郑和船队正是从这里启航,开启了海上丝绸之路。一季度末,南京率先复苏,水路货运已超去年同期的八成,也是全国17个万亿城市中唯一逆势增长的城市。    统计显示,南京上半年GDP达到6612.35亿元,增长2.2%,增速位列江苏省首位,领跑东部城市。这也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南京GDP首次进入全国城市十强。    鼓楼区委书记刘军认为,推动复产复工诸多举措先走一步,既是对疫情形势有把握,也源于背后的勇气与魄力,“时至今日,郑和敢为天下先的航海精神作为城市基因仍在激励着我们,要做你追我赶,有旗必夺的拼命三郎。”    文明互鉴增自信
   疫情期间,6岁的南京女孩周昭妍(昵称Miumiu)抱着吉他自弹自唱的视频,经社交媒体传播火遍全球。6月下旬,云上“南京周”在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主展厅开幕,她又和米兰、伦敦、纽约等“南京周”海外伙伴城市的12组艺术家一起,以《小手拉大手》为主题,融合传统乐器、木偶剧、舞蹈、3D文本景观、机械臂、数字化设计等多元艺术门类,奉献一场文化+科技的跨艺术的云上合奏。    周昭妍和传递的南京形象收获了不少海内外网友的喜爱。点赞最多的一条留言说:“世界不应该是这样的吗?不同年龄、肤色、出身和背景的人互相爱、鼓励、激励和支持,互相微笑,并试着理解对方。”    疫情,没能挡住南京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2015年起,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带着推动“南京走出去”的使命,一年一城漂洋过海,结合每座国际城市的不同特色推陈出新,充分展现了这座城市的开放包容和多元文化。    2015年,南京云锦时装秀亮相米兰世博会,被称为“活化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代时尚设计的跨界碰撞,演绎了古今交融的服饰之美;2016年,大报恩寺塔与伦敦邱园古塔的“双塔会”,汤显祖昆曲艺术家与莎士比亚剧作导演合作的“汤莎会”,上演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彩相会;2017年,南京“山水城林VR秀”引得纽约市民排队体验;2019年,原创歌剧《鉴真东渡》《拉贝日记》相继在美国、欧洲等地演出,场场座无虚席,观众反响热烈……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南京本土设计师马聪也通过名城会等平台,把作品送到国外展示,陆续获得德国红点奖等一系列国际性奖项。他的每一件获奖作品都紧紧围绕中国文化主题,博采数种甚至数十种非遗精华。    “这些年最大收获,就是在引进来、走出去的交流中探索创新。”马聪说, 传统文化的魅力毋庸置疑,但走得更远必须要国际化。 为此,他致力于做好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非遗技艺的活态转化以及中国文化产业在国际空间的拓展转化。    热衷于做好“翻译家”的还有一批外国人。2010年开始,贺福与几十位在宁外国人创办了英文杂志《南京人》(《Nanjinger》),运营两个英文网站和公众号,面向在南京和海外的外国人讲述南京和南京人的故事。他说,中国文化非常复杂,当中国人试图解释中国文化时也面临文化隔阂,他的目标是帮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2019年10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南京成为“文学之都”,填补了中国空白。回首三年创建历程,南京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汪晓燕认为,南京把古代“天下文枢”美誉、当代江苏作家群体影响力、全民阅读氛围浓厚等城市的文化特质联系起来,以创建为抓手,取得了提升书香城市建设水平、实施文学创作繁荣工程、拓宽中外文化交流渠道等多重效应。    在南京作家叶兆言看来,文学之都的首要标志是一个城市对文学的热情。正如李白的那句“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说明早在唐朝,南京就有很多文学粉丝。    一批写书人、出版人、藏书人和读书人可以证明,今天的南京仍然延续着这种热情。    南京出版社社长卢海鸣说,市内有13家出版社,每家平均出版1000种出版物,估算每年有1.3亿册出版量,数量质量均在全国名列前茅。    文化走出去,在世界版图中不断更新坐标,并非最终目标,而是新的开始。    南京市市长韩立明表示,通过与国际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把“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转化成“世界通用文化语言”,与世界文明在交流中互鉴成长,才是南京推动文化“走出去”的意义所在。


老城改造的美丽样板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蒋芳 杨丁森

来到六朝古都南京,沿有着600年历史的中华门城墙向东走,就进入了秦淮区老城南门东地区。“最金陵是城南,最城南是门东”,曾经的城市辉煌和历史纵深感在这里俯仰即是。
   这一区域内的小西湖片区历史文化悠久,承载着老城南记忆,但也历经风霜,破旧衰败,亟待更新。    2015年,一轮以“小规模、渐进式”为特色的改造行动在此展开。原本老旧斑驳的街巷和房屋,颜值悄然提升,人居环境同步改善。 在共商、共享的微更新过程中,保留的不仅是原汁原味的老城南民居、老街巷肌理,还有与原住民共生的烟火气。
南京,拆不拆?_第4张图片 南京小西湖片区,一名居民走过改造一新的共享花园。(7月1日摄)杨磊 摄    留下搬不走的烟火气
   小西湖片区属于大油坊巷历史风貌区,是南京22个历史风貌区之一。该片区串接夫子庙与“老门东”历史街区,形成了门东地区中轴线。片区保留了传统建筑空间格局,街巷宽窄不定、蜿蜒曲折,无规则延伸自然形成的街巷肌理,串联了两侧风貌建筑,形成了毗邻关系复杂的江南民居式院落。    70岁的陈鸿荣幼年随父母落户,在堆草巷31号生活了一辈子。虽然居住条件简陋,但期待“住得好”之余,他更在意能不能“留得下”。当听说小西湖要改造,他已经不安了一段日子。    与小西湖片区一街之隔的“老门东”历史街区是南京的一处热门景点,白天游客摩肩接踵,夜间华灯绽放。10年前,这里由南京市秦淮区政府委托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简称“历保集团”)改造建设,保留下了各级文物、重要历史建筑、古树、古井,留下大部分街巷肌理,但先搬迁后改造的方式,造成了大量原住民未能回迁。    人气虽旺,缺了原住民、烟火气,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到了做小西湖片区规划时,南京主动调整过去“自上而下”的策略为“自下而上”的更新。南京市副市长邢正军表示,“自下而上”的更新是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共谋共商,让居民自主选择迁与留:迁出的释放了空间,为改善基础设施和植入新业态创造条件;留下的或自住或租赁,历保集团根据建筑完损程度进行适当修缮整治。一改过去“留下要保护的、拆掉没价值的、搬走原有居民”的操作方式。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韩冬青从业时间很久,却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反向操作”。“高校设计专家和志愿者团队合作,走进百姓家门一起看现场、谈方案、出谋划策,最终确定了自我更新、有机更新、持续更新实施路径。”    “自下而上”四个字弥足珍贵。 长期跟踪老城南改造更新,文史作家薛冰感触很深,10年前南京启动旧城改造,老城南一片“拆”声。 “其实,建设性破坏发生在街巷根子在人心,缺乏足够的文化自信。 我很高兴,小西湖决定留下原住民和烟火气,弥补了老门东的遗憾。”
探索传统院落保护更新路径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走进小西湖片区,老屋清水砖墙、条石台阶,一户人家的灶台就设在进门过道处,向外望,一位老大娘拎着马桶从门口走过……
这是生活不便的真实写照。如何既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又保护好历史遗存,延续城市文脉,是小西湖片区改造时着力解决的难题。 经过前期工作,小西湖片区原有的810户居民中,有半数左右没有选择迁走。韩冬青在充分调研走访之后,提出了“逐院落改造”方案。即将片区划分成15个管控单元和127个实施院落,“一院一策”徐徐推进,成熟一片再改造一片。    堆草巷31号院子里的邻居大多愿意搬迁,只剩下陈鸿荣和对门住户无法搬离,院落无法腾空开发利用。历保集团邀请专家到老陈家共商。    韩冬青团队根据院落空间位置和内部结构,设计了一个“共生院落”的方案 ——老屋院落一分为二,一半用作设计规划师的工作室,一半作为居民生活用房,创业者与原住民共处同一屋檐下,改造后老陈将拥有独立厨房和卫生间,如厕、洗澡不便等问题也随之解决。    老陈觉得挺满意,于是签约搬出去过渡,约定四个月后回归。    堆草巷33号的住户刘光纪选择了“共享院落”方案,近日已整修完毕。隔着镂空砖墙和篱笆,可以看到一处院子里花团锦簇,布置得清新雅致。推开院门进去逛逛,兴许主人还会出来跟你聊几句。过去,这是老刘家的后院菜地。    主动将私家院落共享,刘光纪想得很清楚,“开放后既不改变产权,也不会影响我们原有的生活,片区整体环境和品质提升了,我们住得更舒心。”    7月以来,南方累计降水量之大、梅雨期之长、覆盖范围之广,历史罕见,小西湖并未发生明显积水。居民们说,这多亏了前阵子刚铺好的“微型管廊”。    记者看到, 专门为古街小巷设计的这款管廊虽小,却五脏俱全,燃气、雨污分流、光纤电缆等管网均铺设其中。 棚户区改造项目一般不具备建设地下管廊的条件,而且一边要彻底改造基础设施,一边要尽可能不影响居民生活,把这两件事都做到位,花的是绣花功夫。    “小西湖改造最大的价值在于探索出更加明确和可操作的路径,找到了在改造和更新中延续城市之魂的平衡点。”韩冬青说。    美丽未来可期
   马道街29号被改造为一座临街咖啡屋,整体风格保持历史感又兼具时尚气息,还没开业就成了“网红景点”,吸引游人前来“打卡”。    将这栋两层小楼租赁给历保集团的是屋主李彩凤,家族四代人在这里生活成长,这位95岁的老人对老屋充满了感情。刚开始改造的时候,老人不放心,不去投奔子女,而是在附近租房,当起了“监工”。当看到房屋结构没有变,外墙青砖也得以保留,尤其是木质楼梯还加上了一层玻璃隔板,老人很满意。    老人的女儿董南南告诉记者,原来家里有一件150年的老家具,老人舍不得丢,未来修复后也将搬回老屋在咖啡厅中展示,这一细节让他们全家都很感动。    “有很多居民开始打听,怎么进行自我更新改造,我们有一批社区规划师为他们出谋划策。”韩冬青告诉记者, 当政府、居民和社会资本协同努力,留下的不只是院落形态、街巷肌理,更会留住原有生活方式、生活传统。    据了解,未来这里引入的商业业态,不仅注重保留老城南味道,也注重业态形式“以静为主”,布局充分考虑群众生活需求,以求和谐共处。考虑到小西湖知名度和影响力有所欠缺,历保集团采取线上引流的方式,将流量业态引入线下。目前与腾讯合作的欢乐茶馆、与网易合作的5G场景化体验项目均在洽谈中。    从2015年启动保护与复兴规划研究算,小西湖片区的有机更新已经有5年了,到今年底,小西湖片区改造将初见模样。那时走进蜿蜒的街巷,传统江南民居、社区博物馆、大师工作室、24小时书屋或许就在下一个转角,老城南的故事将在这里延续。


探索城市有机更新

|《瞭望》新闻周刊记 者凌军辉 蒋芳

旧城改造为何必须以“留”为先?寻根铸魂、民生需求和未来发展如何兼顾?生态、生产、生活、生意“四生合一”的更新路径是什么?……

围绕城市有机更新中的热点焦点,南京市副市长邢正军、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黄辉、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叶斌、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局长蒋冰进行了深入讨论。

南京,拆不拆?_第5张图片
从“拆改留”到“留改拆”

《瞭望》: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作为一座千年古都,南京如何延续历史文化根脉、塑造城市品格?   
邢正军: 城市风貌是城市气质和性格的外在表现,体现着城市的历史、文化以及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因此,有机更新文化是内核。近年来,南京将“寻根铸魂”作为城市发展的底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以“找、保、亮、用、串”为工作路径,努力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当代城市发展之间互动并进。
  
所谓找出来,是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保下来,即通过城市战略、法规制定、创新投入等多种手段,实现应保尽保;亮出来,是充分展示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南京各类城市名片;用起来,是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与城市特色塑造、当代城市发展及居民生活条件改善相结合,实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良性循环;最后是串起来,整合现有分布相对较零散的历史文化资源,放大历史文化的规模效应。近年来,小西湖、颐和路等片区渐进式有机更新,政府、专家、居民等各方共谋共建,保留了历史风貌、街巷肌理和烟火气息,实现人与城、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
  
《瞭望》: 南京城市更新模式从“拆改留”到“留改拆”,“留”的次序变化意味着什么?   
叶斌: 南京城市更新大致分两个阶段:2010年前,以“拆改留”式土地再开发为主,拆除为主、改留为辅,这一模式的好处是更新速度快,劣势是不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容易产生千城一面的同质化现象,同时居民的参与程度不高,治理模式相对粗放。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明确提倡城市更新模式转变为“留改拆”,“留”字放在首位,意味着城市更新模式转变。为城市留住文脉、留住风貌、留住记忆成为首要目标,路径上从连片化、政府主导,转变为常态化、小规模、政府引导、社会多元参与模式。实践证明,城市更新模式的转变有利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有利于城市特色塑造、有利于社会各界多元参与、有利于发挥经济社会综合效益。
南京,拆不拆?_第6张图片 8月14日无人机拍摄的南京大报恩寺。李博 摄   
创新创业激发老城生机

《瞭望》: 近年来,南京为何重视将创新创业融入老城改造?
黄辉: 现实赋予南京省会城市、中心城市、特大城市“三重身份”。南京把“创新名城、美丽古都”作为城市发展愿景,以老城改造为代表的美丽古都建设也必须始终践行创新理念。具体来说,老城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功能衰退导致生机活力不足,过去的药方是拆旧建新,通过物理层面的置换让老城变新城。但对南京这样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来说,文化底蕴破坏了,设施再新也内涵不足。南京通过设施嵌入、功能融入、文化代入等举措,不断提升街巷空间品质和文化魅力,融入新业态、带动新消费,力求实现生态、生活、生产、生意“四生合一”。比如,现在随处可见的“硅巷”,就是用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激发老城潜力,焕发古都活力。
  
叶斌: 为盘活存量资源,激发旧城区、旧厂矿等低效用地的潜在价值,南京通过拓宽开发主体范围、创新土地供应方式、加大配套激励措施力度等,支持老城区的存量土地、存量空间向创新创业的业态倾斜,吸引更多的科技创新资源进入老城,让老城不仅有历史、有现在,更有未来。
  
《瞭望》: 南京如何从顶层设计加强城市有机更新中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活化?   
黄辉: 南京推进城市有机更新重点关注三个层面。一是重视城市规划建设层面的有机性,正如霍华德“田园城市”、赖特“广亩城市”、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所倡导的,要把城市视作完整的生命系统,要符合新陈代谢的生命原理。二是重视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有机性,对于破旧区域进行重建,对于有保护价值、富集文化历史资源的区域进行更新,优化片区空间结构,让历史地段适应当今的城市环境。三是注重城市有机体的完整性,不仅重视物质层面的保护与更新,还要注重城市美学、城市文化的梳理、传承、发扬光大。
  
滨江风光带的建设正是这一理念的集中展现。一是还百姓自然生态空间。滨江风光带内生产岸线大量清退,形成了超20平方公里的滨水生态空间,串联成为城市绿廊。二是展现继承历史文脉。在滨江风光带建设过程中,整理并串联起郑和船厂、渡江胜利纪念馆、长江大桥、浦口码头等历史文化节点,打造航海文化、红色文化的集中展示地。三是改善城市肌理。通过拆除棚户区、搬迁工厂、改造污染土地,不仅提升片区形象品质,还给燕子矶老镇等历史街区带来新发展机遇。
  
“平战结合”提升古都韧性

《瞭望》: 面对日益严峻的风险挑战,南京如何创新路径提升城市韧性?   
蒋冰: 全生命周期理念是将城市作为一个生命体,其核心在于强调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整体性,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系统化闭环、一体化协同及全要素管控。近年来,南京坚持规划先行与建管并重相结合,推进CIM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引领智慧、韧性和绿色城市发展新形态。
  
今年以来,南京强化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防灾减灾和安全保供能力。大规模增绿复绿,加快重点流域片区雨污分流管网清疏修缮,最大限度减少降雨对城市运行的影响;基于智慧政务打造智慧工地、智慧交通、智慧停车等场景应用,实现智慧工地全覆盖,推进小微堵点改造、城市路网连通、重大枢纽建设,加快补齐交通安全短板;借助AI技术对城市运行健康进行实时分析,对突发事件快速预警、精准处置;加快应急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化提升城市对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置能力。

《瞭望》: 城市有机更新涉及多个部门,南京如何把“九龙治水”变成一条龙行动?   
邢正军: 2018年初,南京成立精细化建设管理推进办公室,下设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雨污分流改造、园林绿化、安居保障、城市管理等11个小组,建委、规划、城管、园林、环保等10多个单位分别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协同作战。目前,全市已经把585个项目全部纳入精细化建设管理行动计划,涵盖城市建设各方面。
  
针对城市治理的重点难点,精细化推进办每月召开工作调度会和现场推进会,统筹推进项目建设,政策精雕细琢、项目精挑细选、方案精打细算、管理精耕细作的“四精”理念已经融入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





按照下图,添加星标不再错过财经国家周刊

觉得内容不错
来个
“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在看
看完不吐不快,就给我们
留言
留言点赞多有
惊喜

你可能感兴趣的:(南京,拆不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