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实验目标概述 1
2 实验环境配置 1
3 实验过程 1
3.1 待开发的三个应用场景 1
3.2 基于语法的图数据输入 1
3.3 面向复用的设计:CircularOrbit
3.4 面向复用的设计:Track 2
3.5 面向复用的设计:L 2
3.6 面向复用的设计:PhysicalObject 2
3.7 可复用API设计 2
3.8 图的可视化:第三方API的复用 2
3.9 设计模式应用 2
3.10 应用设计与开发 2
3.10.1 TrackGame 2
3.10.2 StellarSystem 2
3.10.3 AtomStructure 2
3.10.4 PersonalAppEcosystem 2
3.10.5 SocialNetworkCircle 2
3.11 应对应用面临的新变化 2
3.11.1 TrackGame 3
3.11.2 StellarSystem 3
3.11.3 AtomStructure 3
3.11.4 PersonalAppEcosystem 3
3.11.5 SocialNetworkCircle 3
3.12 Git仓库结构 3
4 实验进度记录 3
5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解决途径 3
6 实验过程中收获的经验、教训、感想 4
6.1 实验过程中收获的经验和教训 4
6.2 针对以下方面的感受 4
1实验目标概述
根据实验手册简要撰写。
本次实验覆盖课程第 3、5、6 章的内容,目标是编写具有可复用性和可维护
性的软件,主要使用以下软件构造技术:
⚫ 子类型、泛型、多态、重写、重载
⚫ 继承、代理、组合
⚫ 常见的 OO 设计模式
⚫ 语法驱动的编程、正则表达式
⚫ 基于状态的编程
⚫ API 设计、API 复用
本次实验给定了五个具体应用(径赛方案编排、太阳系行星模拟、原子结构
可视化、个人移动 App 生态系统、个人社交系统),学生不是直接针对五个应用
分别编程实现,而是通过 ADT 和泛型等抽象技术,开发一套可复用的 ADT 及其
实现,充分考虑这些应用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使 ADT 有更大程度的复用(可
复用性)和更容易面向各种变化(可维护性)。
2实验环境配置
简要陈述你配置本次实验所需环境的过程,必要时可以给出屏幕截图。
特别是要记录配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如何解决的。
实验环境设置请参见 Lab-0 实验指南。本次无需额外配置
3实验过程
请仔细对照实验手册,针对每一项任务,在下面各节中记录你的实验过程、阐述你的设计思路和问题求解思路,可辅之以示意图或关键源代码加以说明(但千万不要把你的源代码全部粘贴过来!)。
3.1待开发的三个应用场景
首先请列出你要完成的具体应用场景(至少3个,1和2中选一,3必选,4和5中选一,鼓励完成更多的应用场景)。
2,行星运动模拟
3,原子结构模型
5,社交网络好友分布
分析你所选定的多个应用场景的异同,理解需求:它们在哪些方面有共性、哪些方面有差异。
共性:需要轨道系统中基本存在的对象,包括轨道、中心物体、轨道物体。其中物体都不考虑绝对位置。轨道都为圆形。
都需要完成的功能有:添加/删除轨道,在某一轨道上添加/删除物体,获得轨道系统的熵值,获得逻辑距离,比较两个同类型轨道系统的差异,检查轨道系统是否合法,可视化。
差异:StellarSystem每层只有一个物体,AtomStructure轨道物体都是值相同的对象,需要实现物体跃迁。SocialNetworkCircle中需要实现物体关系及对应操作,需要计算信息扩散度。
3.2基于语法的图数据输入
以下分别是三个应用的在输入处理中设计的正则表达式:
StellarSystem:
String a=“Stellar ::= <([a-zA-Z0-9]+),(.),(.)>”;
String b=“Planet ::= <([a-zA-Z0-9]+),([a-zA-Z0-9]+),([a-zA-Z0-9]+),(.),(.),(.),(.),(.*)>”;
AtomStructure:
String a=“ElementName\s*::=\s*([A-Z][a-z]?)”;
String b=“NumberOfElectron\s*::=\s*((???:\d+\/\d+)|;)+)”;
SocialNetworkCircle:
String a = “CentralUser\s*::=\s* <([A-Za-z0-9]+),\s*(\d+),\s*([MF])>”;
String b = “Friend\s*::=\s*<([A-Za-z0-9]+),\s*(\d+),\s*([MF])>”;
String c = “SocialTie\s*::=\s*<([A-Za-z0-9]+),\s*([A-Za-z0-9]+),\s*(0(?:\.\d{1,3})?|1(?:\.0{1,3})?)>”;
对于在文件中读入的每一行,尝试用不同的pattern进行匹配并进行对应的处理(包括split),如果不能匹配则抛出运行时异常MyExp(自定义异常)。
其中SocialTie的正则表达式中用到了?:代表该括号是一个非捕获组,对于有多个括号的捕获情况,捕获顺序是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嵌套)。
3.3面向复用的设计:CircularOrbit
类的域:
private L cenL; //中心体
private Set a=new HashSet(); //中心体有关物体集合
private Map
方法以及实现:public Set addTrack(Track aTrack); //增加一条轨道
public Set removeTrack(Track aTrack); //去除一条轨道
public L addCentralPoint(L aCentralObject); //增加中心点物体
public Set TrackaddPhysicalObject(Track aTrack,E aPhysicalObject); //向特定轨道上增加一个物体(不考虑物理位置)
public Set addCentralPointandTrack(E aPhysicalObject); //增加中心点物体和一个轨道物体之间的关系
public Map> addTrackandTrack(E aPhysicalObject,E bPhysicalObject); //增加两个轨道物体之间的关系
public double getObjectDistributionEntropy(); //获取轨道系统的熵值
public int getLogicalDistance(E e1,E e2) ;//使用BFS算法计算e1和e2之间的逻辑距离。
public Difference getDifference(ConcreteCircularOrbit that); //获得自身轨道系统与同类型轨道系统that之间的系统差异
public Boolean checkOrbitAvailable();//检查系统是否合法,直接返回true交给具体应用系统进行重写。
public Iterator iterator(); //返回iterator迭代器
public void transit (E object, Track t); //将 object 从当前所在轨道迁移到轨道 t
public List sortrack(); //轨道排序
public List> sortE(); //物体集合按轨道排序
3.4面向复用的设计:Track
Immutable类。只有一个radius域。
方法:
getter,覆盖equals方法,Track使用Radius判断两个Track是否相等。
3.5面向复用的设计:L
Immutable对象类。
只有一个name域。
方法:getter,equals
3.6面向复用的设计:PhysicalObject
Immutable类
只有一个name域
方法:getter
3.7可复用API设计
计算轨道系统熵值。在ConcreteCircularOrbit中已经具体实现。
获取最短逻辑距离。在ConcreteCircularOrbit中已经具体实现。
获取物理距离:只有第二个应用需要实现,在stellarsystem中实现.
计算两个多轨道系统之间的差异:
在ConcreteCircularOrbit中我们将两个对应的轨道物体集合添加到Difference对象中。下面声明Difference的类设计。
每一对比较的轨道,各自形成集合且只保留各自轨道上独有的轨道物体(去除交集),通过一个集合和自身构造trackDifference对象,一个轨道系统的Difference由多个trackDifference构成。在trackDifference中提供toString方法将差异转化为字串,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两个集合都为空则说明两轨道上物体完全相同,这时候不输出“物体差异”。
3.8图的可视化:第三方API的复用
3.9设计模式应用
请分小节介绍每种设计模式在你的ADT和应用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高级类
Track,PhysicalObject等对象使用静态工厂方法实现,在类中设计getInstance方法获得对象。
对于ConcreteCircularOrbit的构造使用builder设计模式,设计抽象类ConcreteCircularOrbitBuilder,包括buildTrack,buildeObjects,buildRelation,通过传入的参数添加轨道系统组成。
每个具体应用类的Builder继承自ConcreteCircularOrbitBuilder,覆盖createConcreteCircularOrbit方法分别创建对应的轨道系统对象。
3)Iterator设计模式。设计MyIterator类,构造方法中传入轨道系统的PhysicalObjectMap(保护),首先按照轨道排序,之后按照轨道物体位置排序(因为不考虑轨道物体绝对位置,所以不予实现),在其中添加一个迭代下标,hashNext判断下标是否越界,next移动下标后返回值。
4)façade设计模式,实现API类。
StellarSystem
实现strategy设计模式。
设计接口类,分别实现具体策略类,简单编排SimpleStrategy,随即编排RandomStrategy,按bestscore排序编排SortedScoreStrategy。具体类中实现assign函数。
AtomStructure
实现Memento设计模式管理电子跃迁的状态。
设计ElectronTransitMemento类,保存电子轨道跃迁信息,分别保存跃迁电子electron,源轨道fromTrack,目标轨道toTrack。
设计ElectronTransitCareTaker类,负责保存所有的动作列表,回退历史信息(返回删除点之后的所有操作列表)。回退动作先从CareTaker类中获得删除点之后的所有历史信息,然后传入轨道系统中反方向执行操作。
SocialNetworkCircle
不需要实现设计模式
3.10应用设计与开发
利用上述设计和实现的ADT,实现手册里要求的各项功能。
以下各小节,只需保留和完成你所选定的应用即可。
3.10.StellarSystem
功能:给定初始时刻(读入文件时)各行星的位置,
计算输出 t 时刻各行星的位置;功能 2:计算恒星与某颗行星之间、两
颗行星之间的物理距离;
判断合法性:按要求实现
3.10.1AtomStructure
功能:模拟电子跃迁。调用ConcreteCircularOrbit中实现的transit函数即可。
判断合法性:无。
3.10.2SocialNetworkCircle
功能1:从社交关系日志中恢复结构,首先将所有的输入信息读入,这时候我们得到了中心节点,与中心节点相邻的节点,节点之间的关联信息,在这个图上进行BFS,BFS的起始节点集合是所有与中心点相邻的节点,于是我们就可以获得哪些节点与中心节点不相邻(删去),各自的节点应该处于哪一条轨道上。之后调用Builder构造轨道系统即可。
功能2:计算第一条轨道上的亲密度因素:这里我们定义第一层轨道上的物体为V,其他物体为U,记v->u路径上紧密度的乘积为val(v,u),则v的扩散度为其所有能到达的物体u’的val(v,u’)之和。使用BFS,这里BFS一次的源点为一个第一层轨道上的物体,对每个第一层轨道上的物体都进行一次BFS。
功能3:增加/删除一条社交关系。增加删除关系可以直接调用ConcreteCircularOrbit中实现了的函数,不过考虑到关系改变会引起图的结构的改变(有的节点需要删除,有的节点需要改变所处的轨道),需要调用adjustFriendLocation来调整整个physicalObjectMap,这里采用的(暴力)方法是重复功能1中的BFS过程,重新计算所处轨道,然后删除不能连通的节点。
功能4:计算逻辑距离。调用ConcreteCircularOrbit中的getLogicalDistance即可。
3.11应对应用面临的新变化
以下各小节,只需保留和完成你所选定的应用即可。
3.11.1StellarSystem
画图时改变一下计算策略即可
3.11.2AtomStructure
原子核表达为多个质子和多个中子的组合:设计中子质子类,更改AtomCore,添加中子质子列表。修改AtomCore,覆盖drawGraphics方法,改一下AtomCore的显示字符串为多少个中子质子的组合。
3.11.3SocialNetworkCircle
为关系增加方向性:在原来的实现中,无向边使用两条有向边表示,这里只需要改一下,添加/删除关系的时候只需要操作一条边即可。
忽略边:在读入边的时候,如果存在轨道物体向中心点的边则不操作,然后将其他所有的边加入,这里当然也包括了外层轨道到内层轨道的边,但是这里我们保留它,因为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虽然一条边是从外层轨道到内层轨道的,但是在添加/删除关系之后这条边也可能变成内到外的边。
如何忽略?这里我们求出所有点到中心点的距离,根据距离即可判断内外(也可以求出所在的轨道-更简),每次更改关系结构之后需要重新求一遍距离,所以将求距离操作设计在adjustFriendsLocation中。
忽略影响:修改visualizeContentPanel,不显示外到内的边。修改求扩散度的操作,忽略所有外到内的边。但是如果两点之间是外到内的边,两者依然是相连的关系,这点在面板上的删除边功能上有所体现。
3.12Git仓库结构
请在完成全部实验要求之后,利用Git log指令或Git图形化客户端或GitHub上项目仓库的Insight页面,给出你的仓库到目前为止的Object Graph,尤其是区分清楚312change分支和master分支所指向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