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来自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一份“红头文件”尘埃落定。
为响应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的号召,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组织开展了中国科普优秀期刊目录试点工作。经过层层审核筛选,最终评选出50种科普期刊进入中国优秀科普期刊目录(2020年),目前公示阶段已完成。
其中,四川省科协主管的杂志就有3种入选,分别是《科幻世界》《科幻世界画刊》(小牛顿)和《课堂内外》(小学版)。
“科普科幻”是四川在全国科协系统中所独有的特色和优势,四川因此成为中国科幻高地,而成都也被称为“中国科幻之都”。
四川省科协一直在努力推动本土科普科幻教育的发展,此次入选也再一次证明了省科协在中国科普领域取得的骄人成就。
【小Tips】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简称四川省科协)是四川省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中共四川省委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省委、省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我省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为科幻出版领域的“先行者”,《科幻世界》得这个奖可谓是实至名归,近年来,《科幻世界》获得的奖项包括(但不限于)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全国百强报刊等等等等。
这里小编只想说,那些从小家里就给订阅了《科幻世界》的孩子,真的是赢在了人生起跑线上啊。
看到《科幻世界》入选“科普类”优秀期刊目录,可能有些读者会问,科幻也算科普吗?
其实,《科幻世界》的前身正是一本科普杂志《科学文艺》,而“科幻小说”这个文学体裁最初也被称为“科学故事”。
*左图为当年的《科学文艺》,右图为现在的《科幻世界》
但是,科学的严谨求实和故事的生动有趣之间经常会产生冲突。幻想元素的加入更是让作者和期刊都左右为难。
到底是要追求科学的严谨,还是要接受“硬伤”的存在,去追求故事的可读性,让更多的读者能够接触到科学的魅力?
在一段时间里,对“科学性”的过度要求导致科幻小说变得呆板僵硬,阅读门槛过高,读者不愿读,作者不敢写。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作者大胆地提出了“从教科书里出走”的口号,在创作中以故事和人物为主,着重于故事的可读性、趣味性,进而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
但是很快地,这种“出走”带来了科幻小说的“去科普化”风潮,有一些作者认为,科幻小说不应该被科学知识束缚,应该大胆地去想象。
但想象力不是空中楼阁,它需要知识和体验作为坚实的基石。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也真正意识到,科普和科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
科幻有利于提升公众的想象力,激发大家对科学的兴趣,在潜移默化的阅读过程中实现科学的传播(就问你有没有在看小说的时候偷偷百度过什么叫量子力学、双缝实验)。
* 图为《科幻世界》的“科学”栏目
作为从科普杂志转型而来的科幻小说杂志,《科幻世界》一直以来都坚持着科普和科幻并重的路线,除了专门刊发科普文章的专栏“科学”外,还开设了专门用于少儿科普的副刊——《科幻世界画刊》(小牛顿)。
《科幻世界画刊》(小牛顿)可不简单。
它引进自我国台湾《小牛顿》杂志,《小牛顿》是一本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儿童科普期刊,20年来获得荣誉超过百项,三次获得中国台湾省出版大奖——金鼎奖。
《科幻世界画刊》(小牛顿)内容涵盖了人文、地理、历史、生物、天文等多个科学领域,是国家推荐给全国少年儿童的优秀刊物,并在2017年入选了全国中小学图书馆馆配期刊目录。
小编想把这本刊物强烈安利给所有12岁以下的亲子家庭。它从身边小物、动植物、世界奇景、科学家的故事、前沿科技等多方面进行了非常详尽的科普,让孩子从身边最常见的事物开始,一步一步窥探世界的奥秘。
其中不仅有“火灾隐患”等安全科普、还有“你不了解的吸管”这类生活小科普,还有动植物的自然科普,用最简单的语言讲最复杂的事。总之,是发散孩子好奇心必不可少的一本读物。
我们始终坚持以幻想为特色,以故事为核心,以知识为基石,向读者提供优秀的文学作品,展示科学的魅力。
——这是科幻世界在尝试了不同的道路之后最终作出的选择。而这种选择也最终得到了入选“中国优秀科普期刊目录”这样一份沉甸甸的肯定。
除出版科幻杂志和图书外,我们也在用不同的方式为中国科普科幻事业贡献着力量。如在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上开设的科幻教育类论坛、在全国中小学开展科普科幻进校园活动、举办各类科幻阅读公开课等等。
我们坚信,如果有一天科幻的黄金时代会到来,它一定会发生在中国,而这其中,一定有我们的一份力量。
科幻世界2021
全年征订开始啦
《科幻世界》
《科幻世界·译文版》
《科幻世界·少年版》
《科幻世界画刊》(小牛顿)
订全年享受8折
订两年享受7.5折
同时我们还将推出
「用想象力为未来加码」开学季活动
详情请关注科幻世界SFW公众号
具体折扣 下周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