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布道者,疫情后我们还需要坚守什么?

前言       

 

        自上世纪中后叶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个工业、制造业领域,甚至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中,自动化以及效率提升等方面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因此各个领域也纷纷加大了对信息技术的投资,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可以说,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工作方式得以从传统的“蓝领式”的工作方式逐步转变为“白领式”的工作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中的信息系统越来越复杂,而且业务与信息系统的关系也日趋紧密,从而使得组织或企业中信息系统的优劣直接影响了其竞争力的强弱。随着这股以自动化和高效化为目标的潮流的演进,各个组织和企业对于信息系统的发展不约而同地走上了“技术驱动”的道路,不过IT技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起了业务和职责范围的扩大,这使得企业或组织中信息系统的结构也渐为复杂,之前靠纸笔或少量信息系统的方式已疲于应付,诸如信息孤岛之类的顽疾所带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而由于无法掌握全面的信息而产生的错误决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在自动化和高效化的帮助下被进一步放大,IT技术沦为双刃剑,而这正是由于企业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态度依然保持着自动化和高效率化的惯性思维,而并没有注意到境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在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仅仅关注于眼前问题的解决,而忽视了他们自身的环境以及其已经具备的信息化资源,从而缺乏全局性的眼光来指导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甚至在一些业务部门与信息技术部门脱节相对严重的组织内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核心业务的不平衡发展日渐严重:一方面企业的业务部门还在用较为落后的办公软件进行日常业务的维护和发展,另一方面企业的信息技术部门却仅仅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不顾业务环境的真实境况而进行着信息系统的更新换代,而企业的决策者们却苦于没有足够的全局化的视角和手段在这两者之间进行决策和协调。

      上面提出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企业长期以来一直秉承“技术驱动”路线,而没有意识到环境已经发生变化,并且当前企业和组织中的信息系统的数量和复杂度与以前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同时企业和组织的业务与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信息技术在将人们的工作方式变为“白领式”之后,其发展方式不应该是按照“技术驱动”的惯性前进,而应该使人们的工作更加“智能”。这里所说的“智能”,并不仅仅包括前述的“自动化”和“高效化”,其主旨是使人们工作于一个信息完备且条理清晰的工作环境之中,从而人们可以在给信息系统发布指令之前确保其决策是符合现实环境并经过深思熟虑的,且对指令发布后的结果以及影响均也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评估,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所要完成的工作、所处的工作环境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重用企业中的各种信息资源并得出切实可行的决策。

       疫情之后原本需要3-5年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会在未来一年之内完成,对于数字化转型失败或来不及转型的企业将会失去互联网时代所沉淀的技术资产和业务资产带来的优势,最终难免会在数字经济时代被淘汰出局,这也是继实体产业供给侧改革后对于互联网生态的一次洗牌和优化。数字化转型实质上就是主动升维的过程,这次疫情对无数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次降维打击。本文将为您讲述数字化演进中的几点思考。


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


       对于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就是企业服务化、平台化、中台化、数字化的演进过程,在演进中沉淀企业业务资产和技术资产,打通企业内部业务与数据资源的互通,构建业务数据化和数据业务化的完整闭环,推进企业内部业务系统和业务支撑系统全面融合互通,建立研发管理体系和研发效能为基线的全面协同能力建设的过程。

         


数字化演进的产物


          对阿里来说,数字化变革和演进的初级产物即一系列的业务支撑系统及底层的基础设施,即阿里云、业务中台、研发中台、技术中台和一系列的垂直业务单元的领域服务能力,这些类似于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设施。对于中级产物即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最新状态可以查阅阿里云CTO张建峰—行癫最新的访谈)在之前的文章中对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已有详尽的描述。
          对于一般企业这个这个必定是望尘莫及的神一般的操作,但是我们还是有机会,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万变不离其宗。本质来讲就是业务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拓展商业边界),研发效能协同体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字化转型,业务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