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宣言
异常和错误处理在保证程序的鲁棒性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C++、Java、Python中的异常和错误处理都是比较类似的,可以用try-catch逻辑操作,但是Go中的异常处理却有别于以上三种语言。接下来就跟随作者一起看下在Go语言中,异常和错误是如何处理的吧。
PS:丰富的一线技术、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尽在“360云计算”,点关注哦!
1
异常处理
在异常处理方面,Go语言不像其他语言,使用try..catch.. finall..., 而使用defer, panic, recover,将异常和控制流程区分开。即通过panic抛出异常,然后在defer中,通过recover捕获这个异常,最后处理。
先来看一个案例吧,如下:
func main() {
//立即执行函数
defer func(){ // 声明defer,
fmt.Println("----调用 defer1 start----")
if err:=recover(); err!=nil{
fmt.Println(err) // 这里的err其实就是panic传入的内容
}
fmt.Println("----调用 defer1 end----")
}()
defer func(){ // 声明defer,
fmt.Println("----调用 defer2 start----")
if err:=recover(); err!=nil{
fmt.Println(err) // 这里的err其实就是panic传入的内容
}
fmt.Println("----调用 defe2r end----")
}()
panic("测试")
}
执行结果:
defer的思想类似于C++中的析构函数,就是在程序结束前执行的语句,defer后面可以是一个立即执行函数,也可以是一条语句。
defer可以多次,这样形成一个defer栈,后添加的会先被调用。
panic 是用来表示非常严重的不可恢复的错误的。在Go语言中这是一个内置函数,接收一个interface{}类型的值(也就是任何值了)作为参数。
panic的作用就像我们平常接触的异常,所以,调用panic会让程序不会继续往下执行(除非recover)。
recover捕获异常后的异常,不能再次被recover捕获。
2
错误处理
Go标准包提供的错误处理功能,error是个interface,如下:
type error interface {
Error() string
}
且go提供了errorString结构体,其则实现了error接口,如下:
// errorString is a trivial implementation of error.
type errorString struct {
s string
}
func (e *errorString) Error() string {
return e.s
}
在errors包中,还提供了New函数,来实例化errorString,如下:
// New returns an error that formats as the given text.
func New(text string) error {
return &errorString{text}
}
于是,在定义函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如下:
func add(args ... int) (int, error){
var sum int
if len(args) == 0 {
return 0, errors.New("参数为空")
}
for _ ,arg := range args {
sum += arg
}
return sum, nil
}
调用:
//立即执行函数
sum , err := add()
if err != nil {
fmt.Println(err.Error())
} else {
fmt.Println(sum)
}
输出:
当然,我们也可以自己去实现error接口,如下:
type myError struct {
curFile string
code int
description string
}
//实现Error方法,那么myError就实现了error接口
func (e *myError) Error() string {
return e.description
}
然后在函数中,使用我们自己定义的错误,如下:
func add(args ... int) (int, error) {
var sum int
if len(args) == 0 {
return 0, &myError{curFile: "test.go", code: -1, description: "参数不能为空哦!"}
}
for _, arg := range args {
sum += arg
}
return sum, nil
}
3
案例
案例1
下面程序的输出: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main() {
doTest()
}
func doTest() {
defer func() {
panic("报错2")
}()
defer func() {
panic("报错1")
}()
panic("报错3")
}
解析:defer可以多次,这样形成一个defer栈,后添加的会先被调用,所以输出“报错1”应该在“报错2”之前,且defer有点类似析构函数,所以输出“报错3”在“报错1”之前。
上面程序输出如下:
案例2
下面程序的输出: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main() {
doTest()
fmt.Println("main捕获到错误:", recover())
}
func doTest() {
defer func() {
fmt.Println("1捕获到错误:", recover())
}()
fmt.Println("2捕获到错误:", recover())
panic("报错3")
}
分析:recover 只有在 defer 调用的函数中才有效,否则当panic时,recover无法捕获到panic,变回输出nil。
上面程序输出如下:
360云计算
由360云平台团队打造的技术分享公众号,内容涉及数据库、大数据、微服务、容器、AIOps、IoT等众多技术领域,通过夯实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一线实战经验,为你带来最有料的技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