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之美》中的题目要求只使用两个附加变量。王晓东编著的《算法设计与实验题解》中要求只用到O(1)的辅助空间。其它地方两本书的要求相同,都是O(n)的时间复杂度。两本书中的解法总结起来就是三种方法:(1)循环换位算法(2)三次反转算法(3)排列循环算法。这三种算法在王晓东的著作中都有实现代码。第一种算法是最原始的算法。第二种算法比较巧妙,即使用VU=reverse(reverse(U)reserve(V)),写成数学形式就是:
。
于是使用三次反转也可实现。第三种方法与数学有较大关系,以下着重解释第三种方法,借此复习一下数学。
对于第三种方法,王晓东老师在著作中介绍了一条循环置换分解定理:对于给定数组A[0..N-1]向后循环换位N-K位运算,可分解为恰好gcd(K,N-K)个循环置换,且0,...,gcd(K,N-K)-1中的每个数恰属于一个循环置换。其中gcd(x,y)表示x和y的最大公因数。
我们从头开始分析这个问题,对于数组A[0..n-1],要将其向后循环移动k位元素。因为每个元素右移n位后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上,所以右移k位等于右移k mod n位。考虑每个元素右移k位后的最终位置,比如对于A[0],右移k位后在k mod n位置上,原来在k mod n位置上的元素右移k位后到了2*k mod n的位置上,把如此因为A[0]的移动而受到连环影响必须移动的位置列出来,就是下面这样一个位置序列:0,k,2*k,...,(t-1)k。其中每一项都是在模n的意义下的位置。t*k mod n 的结果是0。t是使得t*k mod n的结果为0的最小正整数。
这个位置序列实质上是模n加法群中由元素k生成的一个循环子群。由群论中的结论(该结论的证明见最后)知,循环子群(k)的周期为n / gcd(k,n),元数为n / gcd(k,n),其陪集个数为gcd(k,n)。换句话说,A[0..n-1]循环右移k位的结果是循环子群(k)以及它的所有陪集循环右移一位。例如,将A[0..5] = {1,2,3,4,5,6}循环右移4位,这里n = 6, k = 4, gcd(k, n) = 2。A[0]的最终位置是4,A[4]的最终位置是2,A[2]的最终位置是0,这样,位置0,4,2便是由k=4生成的循环群,周期为6 / gcd(4,6) = 6 / 2 = 3,这样的循环子群共有gcd(4,6) = 2个。
第三种方法的完整代码如下:
// 数组的循环移位 #include
上述所用到的那个群论结论的证明:
结论:设G是一个循环群,其中一个生成元素为a,若r和n的最大公约数为d,则a^r的周期为n / d。
在模n加法群中,1是一个生成元素,任意元素k=1*k,所以任意元素k生成的循环子群(k)的周期为n / gcd(k,n)。因为gcd(k,n)=gcd(k,n-k),所以也可以写成n / gcd(k, 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