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读书笔记便于我回忆和记住书的内容,并不在于准确。可能和原书有差异。可参考文末思维导图。
《如何高效学习》是斯科特·杨 总结自己学习经验和方法的一本手册。他用一年的时间自学完成了 MIT 公开课上正常情况下需要四年才能修完的计算机科学的 33 门课程,并且最终通过了所有考试。
关于这本书,围绕着一个主题——整体学习法。讲述了了三个方面的东。被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
1. 知识的结构——整体学习法如何处理知识的结构
2. 如何根据知识的结构记忆——整体学习法的流程
3.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学习方法以外的部分
这部分讲了两点:知识的结构和整体学习法的流程
关于知识的结构,它用了三个术语:结构,模型和高速公路
结构——是一系列学习的信息。但这些信息有些是强结构,有些是弱结构。强结构的信息容易记忆和消化,弱结构的信息则不然。我们要学习如何通过其它手段强化信息的结构以方便记忆。这就引出了模型。
模型——是简化的结构,用来帮我们压缩信息,方便记忆。
高速公路——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
关于知识的流程,这里只是简单的解释了一下。重要的是在流程里运用整体学习法的技巧。这个流程是
1. 获取。
2. 理解,理解有继续分为表层理解以及拓展(横向拓展和纵向拓展)
3. 应用。
此外,在获取,理解,和应用中都会有纠错和测试。一方面更加完整的学习知识,另一方面强化记忆,避免学习假象。
其中用到一些方法和技巧,这本书把它们放到了第二部分。
这部分是结合整体学习法策略的实战。依据第一部分整体学习法的流程,逐步展开。
在获取的部分,重要是能够迅速的获取知识。有三个目标:简化信息,提升容量,加快速度。
快速阅读法:包括三种:指读,练习阅读(我称之为快速回顾阅读)和积极阅读。
指读就是用手指着读。
练习阅读主要是设定一个时长,阅读完之后合上书迅速回忆记下要点。然后打开书确认。这样可以快速回顾并记忆。
积极阅读就是带着问题阅读,主要是三个问题:
1. 一段的主要观点。
2. 如何记忆这些观点。
3. 如何拓展。
笔记流:类似于线性思维导图。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知识里的难点的关键点。这两类信息是需要单独处理的,下面介绍的就是处理这两类信息的方法。
联想:立刻就能想到相似的内容,建立记忆联系。
比喻:如果联想的效果不好,那么就通过比喻构造一个更好的联想,分为三个步骤:确定信息,回忆相似的东西,重复前两步。不断训练自己的比喻能力,并注意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不断优化。。
内在化:通过全方位的信息素材例如情感,图像、气味等记忆。如果看过电影《万能鉴定师Q》就能力理解了。
图表:一图胜千言。流程图、概念图和图像。最好和比喻等结合起来内在化。
信息的处理:
1.联想:构造知识间的顺序,给清单中设置符号,创建自己的联想。
2.挂钩:通过一条信息联想其他信息。
3.压缩:比如通过缩写记忆全程,比如:FBI
4.笔记压缩:找一张大一点的纸,把所有的笔记重新回忆整理到一起
信息类型不同,信息的结构不同,处理的方式也不一样。信息包含以下几种信息以及对应的处理方法:
1. 随机信息:采用联想法和挂钩法,
2. 观点信息:掌握观点的主要信息和过程
3. 过程信息:记住次序和分支,采用联想法和比喻法
4. 具体信息:大部分信息,比较好记。比如一个人的姓名,生日,身高等……
5. 抽象信息:联想和比喻
实践——对模型进行纠错。无论如何,都要把学的内容应用到实践,才知道是不是学会了。
以项目为基础进行学习,综合锻炼。切分任务,设定时间和完成目标,进行总结。
费曼技巧——用教的方式学:
1. 选择概念。
2. 试着以一个老师的身份去教。(多感官刺激,多角度学习)
3. 如果有问题,则回到第一步。
4. 简单化和应用比喻。更加生动形象,方便记忆。
《精力管理》:足够的能量(大脑需要它)和可循环日程。
“不学习”:阅读笔记,回忆。(可以用费曼学习法讲一下)
养成好习惯:
1. 不拖延:任务分解。(可以用番茄工作法)
2. 批处理:避免打断。(可以用番茄工作法)
3. 有组织: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带笔记本,坚持使用清单。增加额外工作记忆量。
4. 建立学习习惯:采用以上的方法每日阅读,每日练习,每日设定目标。
5. 克服挫折:不要用蛮力。写下来,请教互联网,书或专家。
以下是整理过的本书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