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
用c()来创建一个向量
例:创建向量x1与x2
> x1 = c(1,3,5,7,9)
> x1
[1] 1 3 5 7 9
> x2 = c(0,2,4,6,8)
> x2
[1] 0 2 4 6 8
>
(2)、length()
用length()来求一个向量的长度
例:
> length(x1)
[1] 5
> length(x2)
[1] 5
>
(3)、mode()
用mode()来显示数据类型
例:
> mode(x1)
[1] "numeric"
> mode(x2)
[1] "numeric"
>
基本数据结构类型有:
numeric 数值型
complex 复数型
character 字符型
logical 逻辑型
(4)、rbind()
用rbing()可以把x1和x2以行的形式组合成矩阵
例:
> rbind(x1,x2)
[,1] [,2] [,3] [,4] [,5]
x1 1 3 5 7 9
x2 0 2 4 6 8
>
(5)、cbind()
用cbing()可以把x1与x2以列的形式组合成矩阵
例:
cbind(x1,x2)
x1 x2
[1,] 1 0
[2,] 3 2
[3,] 5 4
[4,] 7 6
[5,] 9 8
函数为:mean(),sum(),prod(),min(),max(),var(),sd()
例:1:100是指1到100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在R语言中,区分大小写
mean(x)求平均值
例:
> x = c(1:10)
> x
[1] 1 2 3 4 5 6 7 8 9 10
> mean(x)
[1] 5.5
>
sum(x)求和
例:
> sum(x)
[1] 55
>
prod(x)求连乘
例:
> prod(x)
[1] 3628800
>
min(x)求最小值
例:
> min(x)
[1] 1
>
max(x)求最大值
例:
> max(x)
[1] 10
>
var(x)求方差
例:
> var(x)
[1] 9.166667
>
sd(x)求标准差
例:
> sd(x)
[1] 3.02765
>
例:
help()
(1)显示1到10公差为1的数列
> 1:10
(2)数列都减1后显示
> 1:10-1
(3)数列先乘以2再加上1后显示
2:10*2+1
(4)先赋值后显示
> x3 = 2:10*2+1
> x3
(5)显示下标为3的数
> 3[3]
(6)下标为3的不显示
> x3[-3]
(7)显示下标为1到3的数
> x3[1:3]
(8)下标为1到3的数不显示
>x3[-(1:3)]
(9)显示下标为1,3,5的数
> x3[c(1,3,5)]
(10)把元素值小于10的数显示出来
> x3[x3<10]
(11)把元素值大于10小于15的数显示出来
> x3[x3>10 & x3<15]
(12)把x3[2]的数显示出来
> x3[x3[2]]
(1)显示1到20且公差为1的数
> seq(1,20)
(2)显示1到20且公差为2的数
> seq(1,20,by=2)
(3)显示3到10的3个数,相当于对线段3到10进行3-1等分
> seq(3,10,length=3)
产生字母序列
例:
> letters[1:30]
> which.max(a)
显示最大数的最后一个的下标
> which.min(a)
显示最小数的最后一个的下标
> a=c(2,3,5,4,9,7,5,3,1,2,5,4,2,3)
> a[ which.max(a)]
> a[ which.min(a)]
显示数列中最小的数
> a[which.max(a)]
显示数列中最大的数
> which(a==2)
显示数据为2的下标
> a[which(a==2)]
> which(a>5)
显示数据大于5的下标
> a[which(a>5)]
rev()
函数可以向量颠倒
sort()
函数可以使数据从小到大排列
函数matrix()
nrow表示行,ncol表示列,且排列是按列的顺序时行排,且byrow默认为false,为true时表示为按行进行排列
(1)、函数t()
函数t()的作用相当于行列置换
(2)、矩阵加减
矩阵加减要求行列相同
(3)、矩阵相乘
> a%*%b
(这个没有计算是否正确,简单的二阶相乘,谁想测可以测一下,求证)
(4)、函数diag()
求出方阵对角线的元素
diag(diag(x))
表示对角线矩阵
diag(3)
表示生成为3阶的单位矩阵
(5)、函数rnorm()
rnorm()
函数表示以正太分布的形式产生随机数
(6)、solve()
solve()
函数表示求逆矩阵
而且solve()
函数可以解方程组
(觉得高数还可以,可以进行测试看看是否正确,求证)
函数eigen()
可以求出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