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原子弹、氢弹,从这里来


20世纪60年代,我国“两弹”的试验成功,极大振奋了全国人民。这背后是一代科技工作者的默默付出。近日,记者来到了“两弹”的研制基地——原子城,触摸那一代科技工作者把青春热血奉献祖国的脉搏。


自青海省会西宁西行百余公里,青海湖北岸有片草原,因盛开金露梅、银露梅两种花而得名“金银滩”。在日月山和达坂山环抱之下,湟水河缓缓流过,滋养着这片平均海拔3350米的高原花海,脍炙人口的情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就诞生于此。而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这里就有了另外的名字——原子城,它对外是青海矿区221工厂


走进原子城


走过艰苦而火热的年代,这座中国原子城已经退役33年了,现在还有了新名字——西海镇,成为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
盛夏午后,记者来到西海镇,阳光透过行道树冠间隙,斑斑驳驳洒在老建筑厚实的院墙上,随处可见的工业遗迹仿佛在诉说过去的神秘与辉煌,也见证着原子城的新生和希望。
1987年,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曾经的原子城,是一方精神的高地 ,从这里,人们能找到“两弹一星”的精神价值,并由此发掘和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中国的原子弹、氢弹,从这里来_第1张图片 原221厂十一厂区和十二厂区如今已成为原子城重要景点“上星站”。 本报记者 徐谭摄/光明图片
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是一座建立在221基地旧址上的高大建筑。走进纪念馆大门,仿佛步入时光隧道, 我国第一颗机载原子弹和氢弹模型、手摇计算机等上千件珍贵实物和珍贵史料陈列于此 ,令人目不暇接。在这里,参观者聆听奋斗者的故事,感悟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唯一留存下的照片


在一张放大扫描的黑白照片前,讲解员姚雯静停住了脚步,照片中是四位风华正茂的女青年的合影。 她说,2009年的一天,同事发现一位老人站在这张照片前,饱含热泪,情绪激动,上前询问,老人激动地说: “孩子,这就是我多年来寻找的记忆呀,你看照片中右起第二个就是我!
老人叫罗蕙英,1963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她,作为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被抽调参加国家保密工作,她和同事响应号召从上海来到青海基地报到,虽然海拔高,气候干燥寒冷,但刚从大城市来到这里,一切都还新鲜,准备在分配居住的帐篷前留个影寄给家人。
当得知这里是军事禁区,严禁私自拍照后,她便把照片小心翼翼藏了起来,这一藏就是三十多年,直到这片土地解封可以对外开放了,她才敢把这张照片拿出来,这也成为221基地唯一留存至今的私人照片。
前几年,当再次被请回原子城时,老人激动不已。她说,最骄傲的事就是参加了核武器研制工作。罗蕙英们只是原子城中上万名研制人员中的普通一员,正是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为共和国的核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12年,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成立了“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已先后赴全国20多个省(区、市)累计报告350余场,超过30万人参与聆听。姚雯静作为宣讲团成员,每年还会走访老科学家和老职工。
“我要把原子城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一代代人记住那些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 姚雯静说。


小火车站前的遐想


在这片草原的一角,有一个废弃的小火车站。一列小火车静静安卧在站台的铁轨上,仿佛经历过繁忙,现在终于歇下来了。
海北州宣传部的同志告诉我们, 别看车站不起眼,它可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启运的地方。 同时,小火车是原子城里生活区与工作区连接的交通工具,每天,科研人员都会从这里奔向各个工作地点。当年火车上的这些乘客,有顶尖科学家,有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大批技术辅助人员,是一支上万人的队伍。
当他们选择从事这项事业后,也就选择了隐姓埋名,附近的人们也只知道221厂是高度保密的地方,甚至科研人员的亲人朋友也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事情。站在这个站台上,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时光穿越之感,似乎不经意间,可能邂逅到哪位共和国的功臣。
走在原子城里,一件件文物把我们带回到那个火热的年代,那些办公楼、科研楼、科技楼,都见证过一代人的奋斗年华。
如今的金银滩不再是军事禁区,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化剑为犁的核武器研制基地,这里早已恢复了草原的美丽风貌 。更多的史料,我们只能从展览馆里获得。从陈列的文物中体会到,科研人员最初来到原子城,条件十分艰苦,这里是高寒地带,一年中有近半年时间处于寒冷状态,但为了抢抓时间,他们都是先工作后生活,放下背包就在帐篷里开始了科研工作。
那些年,正是我国物资极度匮乏的年月,粮食实行定量制,油和肉都很少。在展厅里,我们了解到那些著名科学家的工作、生活情况:王淦昌,当时已是世界知名的核物理学家,毅然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改名王京来到这里,一干就是十多年,直到1978年,人们才重新看到王淦昌这个名字。
中国的原子弹、氢弹,从这里来_第2张图片

1992年11月在中物院发展战略研究研讨会上(左起:王淦昌、彭桓武、朱光亚、于敏)。资料图片


展览馆有大量传统文物展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复原模拟场景与高科技展示场景相衬托的展示,从陈列的退役东风-2A导弹弹体、我国第一颗机载原子弹和氢弹模型及球面机床、手摇计算机、大型电子管、精密天平、高速转镜扫描相机等1000余件珍贵实物和200余份中国核工业发展史、211厂史等珍贵历史文献资料中,可以想象那时这里热火朝天、争分夺秒的紧张科研氛围。
面对当时国际势力对新中国的打压,面对我们一穷二白的面貌,科学家们以拳拳报国心,克服生活条件艰苦、科研设备落后的困难,以大无畏的勇气,坚定走自主创新之路。 这里不仅集中反映了我国“两弹”研制历程,更集中体现了“两弹一星”精神。
在这里,不仅有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陈能宽、邓稼先等大科学家,也有普通技术人员,他们都是从全国各地抽调的优秀人才,涉及各行各业。他们集结于金银滩,无数人的个人命运因此而改变,为了完成这项注定十分艰辛的任务,他们将人生中最美好年华默默奉献在了这项伟大崇高的事业当中。
进入新世纪,原子城这个撑起民族脊梁的地方迎来了新生,先后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由张爱萍将军亲笔题写的 “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 碑高高耸立,碑顶上,雕刻着四只展翅翱翔的和平鸽,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科学家敢于自主创新的精神,也彰显着中国科学家保卫和平的决心和功绩。
(光明日报记者金振蓉、徐谭)
更多内容 关注“ 光明日报 微信视频号 ↓↓↓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2020年09月15日 08版)

视频统筹:金振蓉

视频制作:徐谭

视频素材: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电视台

责任编辑:王子墨 本期编辑:吴亚琦 王远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的原子弹、氢弹,从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