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要在“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
病毒性肝炎,主要指甲、乙、丙、丁、戊等五种肝炎。目前,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数量最大,全球约有2.57亿,其中相当一部分会进展为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CHB)。
庞大的基数令人担忧:人类能否干掉它?
想让乙肝退出江湖?须对病毒围追堵截!
事实上,消除乙肝,须做好“防”与“控”这两项基本措施。
所谓“防”,就是阻断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
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病医院副院长、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高志良(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病防控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介绍,通过乙肝疫苗接种等政策,我国乙肝的新发人数正在逐年下降,“特别是婴幼儿、5岁以下的儿童,乙肝的感染比例已经降到了1%以下。”
至于“治”,就是要大家主动检测,一旦检测出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尤其是病毒活跃时,务必进行积极的抗病毒治疗。”高志良教授提醒。
但遗憾的是,我国的2000多万慢乙肝患者中,只有300万人左右在接受治疗。这离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乙肝治疗率达到80%,还有很大差距。
珠峰计划,已助力数千名患者实现临床治愈
规范治疗,患者将有望实现临床治愈。
什么是临床治愈?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即“停止治疗后仍保持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伴或不伴抗-HBs(乙肝表面抗体)出现】,HBV DNA检测不到、肝脏生物化学指标正常。”
过去,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核苷(酸)药物(直接病毒抑制)和干扰素(免疫刺激治疗)往往分开使用,两者取其一。但近年来,国内医院开展的多项研究显示,使用核苷(酸)药物降低病毒载量后,联合或序贯长效干扰素治疗,有助于获得慢乙肝的免疫控制,从而实现临床治愈。
早在2018年4月,由中国肝炎基金会发起的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简称珠峰项目)就已正式启动,旨在使符合条件的部分患者通过换用或联合应用长效干扰素治疗达到临床治愈。
作为该项目的执行委员会主任,高志良教授给我们分享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在接受治疗的1万多名慢乙肝患者中,有30%以上的患者已实现临床治愈。”
治疗结束须随访,专家赠十六字护肝箴言
合理优化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方案,为慢乙肝的临床治愈提供了方向,有助于实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
不过,高志良教授强调,临床治愈不等于病毒完全清除,“当人体免疫功能显著下降时,这些病毒有可能会再次活跃复制。”所以,即使临床治愈的乙肝患者,仍需要做好定期监测、密切随访。
至于日常如何养护肝脏,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高志良教授献出自己的十六字箴言。
想亲听高志良教授关于乙肝防治的讲解吗?
咱们相约《+医对话》,9月16日晚八点上线
本期话题:《消灭乙肝不再是梦》
观看直播指引
点击标题文字,
进入直播间→开播提醒
精彩不错过,直播间等你
高志良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病医院副院长、感染性疾病科主任
中山大学传染病学教研室主任
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病防控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副会长
国家精品课程及国家双语示范课程负责人
《中国病毒病杂志》副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统编教材《Infectious Diseases》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本科统编教材《传染病学》第八版副主编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广东省干部保健专家
2018年被评为“科学中国人(2017)年度人物”
2018年获“国之名医·卓越建树”荣誉称号
2016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5年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
两次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代表研究成果发表在专业顶级杂志《Hepatology》、《J Hepatology》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