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做一个性能要求较高的项目,有个服务器需要处理每秒2万个udp包,每个包内有40个元素(当然这是高峰期)。服务器需要一个链表,算法中有个逻辑要把每个元素添加到链表末尾(只是这个元素对象的指针,不存在对象复制的问题),再从链表中把这些元素取出(另一个时间点)。就是一个单线程在做这件事。
既然逻辑这么简单,我自然选用了C++的标准STL容器List(Linux GNU,sgi的实现),想来如此简单的事情,不过是一次末尾插入,一次头部取出而已,就用STL的List容器吧。没有想到这是痛苦的开始。我预想中每秒处理80万元素应该是很轻松写意的,没想到每秒一千个包时服务器就顶不住了,处理算法的线程占用CPU达到百分之百,大量的包得不到及时处理而超时。由于算法较为复杂,定位这问题耗了不少时间,终于感觉到LIST容器似乎有严重性能问题。
于是干脆自己写了个简单的链表,替代了STL的容器后性能有了极大的提升。为此我特意写了个简单的程序,大致模仿我算法中的场景,程序流程如下:
每3秒中向链表中插入N个元素(指针),再把这N个元素从链表中取出释放。之后查看耗时t,如果t小于3秒,就sleep(3-t)秒,并打印出睡眠的时间。
在我的测试机上,出现了差异很大的测试结果,大约每3秒测试2万个元素时,使用STL LIST的压力程序导致CPU已经达到70%了,而使用自己写的简单链表几乎没有感觉。直到每3秒测试2000万个元素时,才导致CPU占用80%。结果有一千倍的差距!这里没有对象的复制,我插入链表的都只是指针而已!
(下面附测试程序,这里只是对比两种list的性能,机器的参数并不重要。请大家注意71行代码)
#include
我很好奇究竟size()方法干了些什么?看看它的实现!(STL的代码我下的是sgi 3.3版本)
size_type size() const {
size_type __result = 0;
distance(begin(), end(), __result);
return __result;
}
原来这个size()方法并不像自己写的链表那样,用一个变量来存储着链表的长度,而是去调用了distance方法来获取长度。那么这个distance方法又做了些什么呢?
template
inline void distance(_InputIterator __first,
_InputIterator __last, _Distance& __n)
{
__STL_REQUIRES(_InputIterator, _InputIterator);
__distance(__first, __last, __n, iterator_category(__first));
}
template
inline typename iterator_traits<_InputIterator>::difference_type
__distance(_InputIterator __first, _InputIterator __last, input_iterator_tag)
{
typename iterator_traits<_InputIterator>::difference_type __n = 0;
while (__first != __last) {
++__first; ++__n;
}
return __n;
}
原来是遍历!为什么获得链表长度必须要遍历全部的链表元素才能获得,而不是用一个变量来表示呢?sgi设计list的思路何以如此与众不同呢(话说微软的STL实现就没有这个SIZE方法的效率问题)?
看看作者自己的解释:http://home.roadrunner.com/~hinnant/On_list_size.html
开篇点题,原来作者是为了
splice(iterator position, list& x, iterator first, iterator last);
方法所取的折衷,为了它的实现而把size方法设计成了O(N)。
splice方法就是为了把链表A中的一些元素直接串联到链表B中,如果size()设计为O(1)复杂度,那么做splice时就需要遍历first和last间的长度(然后把链表A保存的链表长度减去first和last(待移动的元素)之间的长度)!于是作者考虑到size方法设计为O(N),就无需在splice方法执行时做遍历了!
看看splice的实现:
void splice(iterator __position, list&, iterator __first, iterator __last) {
if (__first != __last)
this->transfer(__position, __first, __last);
}
void transfer(iterator __position, iterator __first, iterator __last) {
if (__position != __last) {
// Remove [first, last) from its old position.
__last._M_node->_M_prev->_M_next = __position._M_node;
__first._M_node->_M_prev->_M_next = __last._M_node;
__position._M_node->_M_prev->_M_next = __first._M_node;
// Splice [first, last) into its new position.
_List_node_base* __tmp = __position._M_node->_M_prev;
__position._M_node->_M_prev = __last._M_node->_M_prev;
__last._M_node->_M_prev = __first._M_node->_M_prev;
__first._M_node->_M_prev = __tmp;
}
}
怎么评价这种设计呢?作者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毕竟绝大多数程序员都会潜意识认为 size方法的复杂度是常量级的,同时size方法也是最常用的!这个确实是作者在给我们挖坑哈!
这个例子真是告诉我们,必须谨慎使用第三方软件,特别是对它有较高的要求时,务必对将要使用它的所有方法都有足够的了解,不是满足于它能做什么,还必须要知道它怎么做到的,否则,还是老老实实用自己熟悉的工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