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美好的一天》:虽然是碗鸡汤,但喝起来挺舒服

《邻里美好的一天》:虽然是碗鸡汤,但喝起来挺舒服_第1张图片


电影本身就无法还原现实,它只能提供给观众一个重新认识生活的角度。就像罗杰斯,人们只看到他的笑容与温和,却不知道他也承受了许多世俗压力,并且需要用怒砸琴键的方式来舒缓负面情绪。“死亡是人之常情,因此可以提起,既然能提起,就不算大事。”比起纠结于影片的鸡汤成分,倒不如花时间学学罗杰斯的豁达。说到底,能让你喝得舒服的鸡汤也是碗好鸡汤,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要排斥呢?





文、排版丨Zed

编辑丨QQ




根据美国电视界传奇人物弗雷德·罗杰斯改编的传记片《邻里美好的一天》在内地上映第一天就遭遇挫折,截至目前,票房还不到100万。

和内地市场的反响平平相比,海外观众显然更待见它。烂番茄上,该片专业评审新鲜度高达95%(359人),参与投票的普通观众也给出92%(11258人)的好评率。连向来严苛的美国本土评分网站MTC都给出80的高分,这与内地豆瓣上6.7的评分想去甚远。BBC、《时代》等多家媒体将本片评为“年度十佳”,到了内地,却被观众形容为“完全没有共鸣”。

到底是怎样一部影片,导致中西方文化的观众面对同一部影片的观感如此割裂?其实说到底,还是跟中国观众不了解罗杰斯是谁有关——尽管他的扮演者是人见人爱的奥斯卡影帝汤姆·汉克斯。

人见人爱的罗杰斯先生

“这是邻里美好的一天,想当我的邻居吗?能当我的邻居吗?”伴随一阵悠扬的前奏和唱段,电影开场就为观众再现了罗杰斯当年主持儿童节目的风采。

说到弗雷德·罗杰斯,很多内地观众会因为他“儿童节目主持人”的称号感到陌生。然而这个名字在彼岸的美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上世纪60年代,他因创办儿童电视节目《罗杰斯先生的左领右舍》变得家喻户晓,成为陪伴几代美国人童年的著名儿童节目主持人。

这档节目初期的运营并不顺利,加上当年PBS(美国公共电视网)经营不善,电视台和节目曾一度面临被政府关停的危机。后来为了继续维持节目播出,罗杰斯在参议会上发表了著名的“6分钟讲话”,表达了他对儿童教育的见解。正是这段讲话,为他获得了2200万的政府资助。可以说,PBS的幸存一定程度上得感谢罗杰斯,没有他,就没有后来PBS那么多精彩的纪录片和节目。

《邻里美好的一天》:虽然是碗鸡汤,但喝起来挺舒服_第2张图片


拿到资金后的罗杰斯苦心经营来之不易的儿童栏目,和同类竞品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节目并不总是制造欢声笑语,而是会涉及一些比较沉重的主题,如死亡、战争、离婚、种族歧视等大人才能理解的话题。

节目中,罗杰斯会将小孩当做一个朋友,告诉他们“世界并非完美,要学会接受并正确处理人生中遇到的困难”。对他来说,比起办节目这件事,更重要的是要让小孩熟悉、热爱生活,并帮助他们建立信心。正如每期节目结束时罗杰斯常说的那般:“我希望你知道,是你让今天如此特别,做独一无二的你,世上再没有一个像你一般的人,而我就喜欢这样的你。”

如此博爱的品性,某种程度上和他的成长环境和职业背景有关。家庭方面,祖父的疼爱帮助罗杰斯树立了乐观的处事态度,使他能在遭遇挫折时能用最温和的方式解压,影片对此也多次提及(游泳、弹琴)。职业方面,信奉基督教的他在主持人之外其实还是一名牧师。凭借高尚乐观的人格特质,罗杰斯的节目此后一直备受美国家庭喜爱,高峰时,每周观看人数就多达800万,而他也因为对社会做出的贡献,被美国前总统布什授予自由勋章(美国文职最高荣誉,一年颁发一次)。

社会矛盾的缓冲器

有关罗杰斯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影片有一个细节非常耐人寻味。在受派采访罗杰斯的过程中,调查记者出身的洛伊德和罗杰斯一道进入纽约地铁,打算前往罗杰斯家中进行后续采访。途中,车厢里有人认出了罗杰斯,并带动车厢内的人们一起唱起了节目中的主题歌。

这场戏有意思的是它抓取的人物与那个时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刚才说过,罗杰斯的节目创办于上世纪60年代,那正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一段时期。具体到影片中这场戏,最快认出来罗杰斯身份的正是黑人小孩。与此同时,在黑人群体的对面,站着巡逻的白人警察。两个原本对立的群体,因为一首儿童栏目的主题歌得以缓解,由此可见罗杰斯当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另外车厢内出现的亚裔面孔也并非导演随便安插进去的角色,而是想传递罗杰斯的大爱消解了当时弥漫在社会上的种族仇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社会固有成见这样深层的命题。


《邻里美好的一天》:虽然是碗鸡汤,但喝起来挺舒服_第3张图片


除了缓解美国社会历来存在的种族矛盾,罗杰斯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稳固了美国传统的家庭价值观。从影片中洛伊德那条线可以看到,他和父亲的关系一直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根据洛伊德父亲的穿着来看,他极可能是当年嬉皮士运动的一份子,提倡“性自由”与“虚无主义”。带来的后果是,洛伊德的母亲被抛弃后因为无人照料,病危后只能惨死医院之中,而这也是父子俩结怨,并因此大打出手的根由。

如果不是因为接触了罗杰斯,洛伊德应该会继续恨自己的父亲,并和他保持疏离感。影片讨巧的部分在于,它让罗杰斯出面,以采访的名义帮助洛伊德修复了这段已经破碎不堪的关系。也正是在采访中,罗杰斯“凡性”的一面得以示人,观众看到了他聚光灯背后脆弱的一面:和洛伊德一样,罗杰斯与自己的两个儿子关系也不太好,但就像他在节目里一直引导小孩的那样,他认为愤怒和拳头并不能帮助解决问题,爱与和平才能增进人和人之间的理解。受此感化的洛伊德,最终意识到了节目中的罗杰斯和生活中并无二致,终于放下了芥蒂选择与父亲和解。

就这个意义上来说,罗杰斯简直就是当时那个乱局中的圣人。当美国大街上充斥着子弹和暴力,人们也在为迟迟无法归来的越战士兵而感到绝望和愤怒时,罗杰斯利用节目收纳了无数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并充当起一个家长的角色,帮助孩子们和大人,在一个价值观混乱的年代重塑了对生活的信心,这样的人,想让人讨厌都难。

形式“另类”的鸡汤片

一般的传记片都是围绕其记录的人物,挑重点展示他们人生事件的重要时刻。但《邻里美好的一天》本身选择的角度非常独特,虽然谈不上有多新颖,但它的确冲淡了影片的鸡汤底色。

影片故事说的是调查记者洛伊德一开始心不甘情不愿采访罗杰斯,后来慢慢和对方袒露心声并成为朋友的温情故事。剧本巧就巧在,它不完全围绕罗杰斯展开,采用的是借此说彼的方式来讲述罗杰斯,以采访作为贯穿故事前后的主线,将其作为视点转换的砝码——看到洛伊德因为和父亲大打出手留下的伤疤后,此前以被访者身份出现的罗杰斯忽然反客为主,开始关心起洛伊德的生活细节。

就如后来记者洛伊德的妻子后来看完丈夫对罗杰斯的报道后所评价的一样:采访表面上说的是罗杰斯,其实说的是敞开心扉后的洛伊德本人。

这种写法除了巧妙呼应结尾妻子的评价,其实也彰显了影片有关罗杰斯的创作意图:主创团队并不打算去对罗杰斯的生活细节进行刨根问底,也不想去挖所谓的黑料花边儿,而是透过罗杰斯和周边人物的交集,去反映罗杰斯的伟大和博爱。这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写作思路,一方面让不了解罗杰斯的观众能获得相对新鲜的观感,不用因为长时间关注这位单纯的牧师陷入疲累。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循序渐进的故事推进中,一步步感受到罗杰斯对洛伊德产生的积极影响。借一个人(记者)的亲身经历去表现另一个人(罗杰斯),应该说,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写作思路。

不过,再出挑的剧作构思也难掩这类人物传记片的窠臼。排除真人真事的buff加成,影片的问题也非常明显,比如,洛伊德在经过几次采访后,就因为对罗杰斯人格的膜拜,而选择了和父亲和解。不是说父子必须死磕到底,而是一个人多年的心结,和最亲近的人犹如死敌一般的关系,能够如此迅速和有效和解,影片的交代确实有过于牵强和生硬之感。其中有一段罗杰斯引导洛伊德进行冥想的戏,洛伊德忽然心墙倒塌、转眼泪崩的场面看得人匪夷所思。他的反应只能让人猜测,这是选择与父亲和解的前兆,尔后剧情也验证了这一猜测。但这种接近玄学的大彻大悟,实在让人难以相信洛伊德是一个十几年来始终对父亲恨之入骨的角色。


《邻里美好的一天》:虽然是碗鸡汤,但喝起来挺舒服_第4张图片


当然,电影本身就无法还原现实,它只能提供给观众一个重新认识生活的角度。就像罗杰斯,人们只看到他的笑容与温和,却不知道他也承受了许多世俗压力,并且需要用怒砸琴键的方式来舒缓负面情绪。“死亡是人之常情,因此可以提起,既然能提起,就不算大事。”比起纠结于影片的鸡汤成分,倒不如花时间学学罗杰斯的豁达。说到底,能让你喝得舒服的鸡汤也是碗好鸡汤。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要排斥呢?

(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THE END



公众号文章推荐新规下,为了不错过更多好文,请将「毒药」设为“星标”。

文末点击【在看】,一键三联(点赞、分享、留言)。

谢谢!




扫码关注更多好文



往期精彩

在查理·考夫曼的脑洞里,“时间逆转”太小儿科了

这把“稀泥”,姜文越“和”越糊涂

专访导演吕行:电视剧是一针麻醉剂,解决不了现实的问题

《无依之地》:创造历史的新金狮,也映照了这个苍凉的时代

从《信条》和《花木兰》的“邪恶”中拯救了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邻里美好的一天》:虽然是碗鸡汤,但喝起来挺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