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平台使用gtest进行白盒测试

看了coderzh大神写的gtest(http://www.cnblogs.com/coderzh/archive/2009/04/06/1426755.html)使用的帖子,觉得gtest这个工具比较好用。就想引入的现在的测试工作中,但是我从事的是嵌入式的的软件测试,使用的是嵌入式的linux系统,芯片是海思等芯片。无法直接使用gtest这个工具,用Google百度搜素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使用的案例。

但是这么好的工具,不能用实在是可惜,我偏不信这个邪。经过了多次尝试,下面的方法可行。

 

 详细的过程如下: 

总体思路是:

1、  使用嵌入式平台的交叉编译工具编译gtest,编译出libgtest.a或者libgtest.so

2、  编写测试代码

3、  使用libgtest库与测试代码一起交叉编译出目标平台的可执行程序

4、  在目标平台执行测试

一、编译Gtest

配置编译脚本

下载gtest代码,使用tar命令解压,进入gtest-1.6.0文件夹下,ls查看文件,里面有Makefile文件,但是我们不能使用它进行编译,必须使用对应平台的编译器。

使用configure配置文件来配置我们要使用的编译器(这里以我使用的海思编译器为例):

配置命令如下:

./configure--host=arm-hisiv100nptl-linux  CC=/opt/hisi-linux-nptl/arm-hisiv100-linux/target/bin/arm-hisiv100nptl-linux-gcc CXX=/opt/hisi-linux-nptl/arm-hisiv100-linux/target/bin/arm-hisiv100nptl-linux-g++

 

解释下这个命令的的各个参数的意义:

l  --host是指编译目标的平台名称,这里是:arm-hisiv1000nptl-linux,

l  CC是指C语言的GCC交叉编译器的路径,这里=号后是编译器的绝对路径

l  CXX是是C++语言的G++交叉编译器的路径,这里=号后是编译器的绝对路径

 

红色的字体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修改,不同平台用不用的名称,编译器安装路径不同,也要修改路径。

 

配置命令执行时如果没有错误,就说明配置完成,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编译GTEST

因google已经提供了Makefile文件,我们的编译工作就比较简单了。在配置好编译器路径后,直接使用make命令来编译。

不过建议在编译前先执行 make clean命令,先清理以前编译生成的文件。

执行make命令,等待编译完成,没有提示错误,编译完成。

到lib/.libs/目录下查看编译结果:

 嵌入式平台使用gtest进行白盒测试

里面生成了我们需要的libgtest.a文件。

后续在进行测试时,不需要每次都编译gtest工程,生成libgtest.a文件,只需要编译一次即可。

 

备注说明:

编译生成的产物有libgtest.a和libgtest.so文件,具体使用哪个看个人喜好。本文以静态库libgtest.a为例。

 

二、编写测试代码

下面进入到测试代码编写阶段。

大家熟悉了gtest的使用方法,coderzh已经描述的很清楚了,这里不在详细描述了,我们直接看下面的例子,讲述如何来编写测试用例。

我们以下面的这个函数为例:

intBrdEthQueryInfo(TEthInfo *ptInfo)

 

我们以第一个函数BrdEthQueryInfo为例,来编写一个测试用例:

 嵌入式平台使用gtest进行白盒测试

 

Main函数编写如下:

 嵌入式平台使用gtest进行白盒测试

这里引入了两个头文件,作用是用来使用drvlib.a和libgtest.a两个库中的函数,用例的编写形式就是:

TEST(TestSuiteName,TestCaseName)

{

       EXPECT_EQ();

}

第一个参数:TestSuiteName,即测试套名称,对于一个被测函数,我们认为是一个测试套,即TestSuite,里面可以包含多个测试用例,即Testcase。

例如被测函数int BrdEthQueryInfo(TEthInfo *ptInfo),它有两种返回值,0和-1,则我们设计两个测试用例:

TEST(Test_BrdEthQueryInfo,test_Eth_nomarl)

TEST(Test_BrdEthQueryInfo,test_Eth_fail)

在这两个测试用例中,Test_BrdEthQueryInfo的名称是不变的,而第二个参数的是变的,分别为test_Eth_nomarl和test_Eth_fail,即测试一个函数的两个返回值情况。

 

把编写的测试代码保持为文件:sample.c。准备下一步的编译。

三、编译测试文件

在执行编译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个事情,就是把libgtest.a和gtest的头文件复制到drvlib的测试代码目录下。同时,也需要把libdrv.a和头文件复制到对应的目录下。(不复制当前目录下也可以,需要在编译脚本中指定它们的路径)

 

复制完成后,就要执行最后一步编译了。编译命令如下:

/opt/hisi-linux-nptl/arm-hisiv100-linux/target/bin/arm-hisiv100nptl-linux-g++ \     编译器路径

-o ethtest2 sample.c \     -o是编译参数,生成目标文件,sample.c是源代码文件

libgtest.a  \      libdrv.a路径,是指定libdrv.a的路径。

libdrv.a \

-I. \   链接到libgtest.a库,-I. 是指定gtest头文件的位置,因gtest的头文件在当前目录下,就使用-I.(记住有个点)

-I../../api  \  -I../api是指定的drvlib的头文件路径,

-lpthread   -lpthread是编译时使用多线程库。

 

执行命令,无错误,生成目标文件:ethtest2。

四、执行测试

把生成的目标程序复制到Hisi平台的设备上,可以使用ftp的方法。首先修改文件的权限,chmod a+x filename

./filename 来执行文件。查看执行结果:

 嵌入式平台使用gtest进行白盒测试

 

执行结果显示,执行了一个testcase,包含了两个tests。测试结果都是PASSED。

五、测试原理说明

Gtest测试原理为:把被测试函数代码与gtest库联合编译,然后在测试平台上执行,判断函数的执行结果是否与预期结果相符,如果相符则PASS,否则FAIL。

Gtest白盒测试架构,不涉及源代码的修改,不影响原有代码结构,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适应性。

编译生成文件为可执行文件,非常方便。

 

gtest使用详细的信息可以参考:

http://www.cnblogs.com/coderzh/archive/2009/03/31/1426758.html

里面有详细的使用介绍。

你可能感兴趣的:(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