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扶贫在西藏:一场耐心的边区金融试验

金融扶贫在西藏:一场耐心的边区金融试验_第1张图片 三年前,卓玛(图中右二)从农行贷款300万元。农行和她约定,需履行带领大家脱贫的职责。(南方周末记者 李在磊/图)
全文共 5209 字,阅读大约需要 10 分钟
  • 农行在西藏创新金融工具,挖掘“致富带头人”产业扶贫。并且,难得的是,推进农户信息建档、建设县域信用体系,精准扶贫过程中,训练出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必备的现代商业、金融意识。


  • “除了日常营业,我们定期还要下乡。”嘎玛土邓多吉说,每周都会驾车几个小时去往不同的地方,入户拜访。按照行里的统一要求,基层营业所需要“三天坐班、两天走村入户”,执行“3+2”制度。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 南方周末记者 李在磊 责任编辑 | 何海宁
“‘加加面’的秘诀,全在这面里头。”果拉卓玛撸起袖子,俯身侧肩膀,胳膊撑住灶台,对身旁的姊妹们喃喃说。
面条嚼起来劲道且不失醇厚,得五成青稞,配三份内地面粉、两份高原小麦面搓揉。老板卓玛是个细心人,不仅手把手教雇员做面,客人如何招呼、账簿怎么记,乃至摆放桌椅、清洗茶盏,事无巨细讲解、倾囊相授。
这是一座藏式小院。红顶白墙,碧空如洗,2020年8月11日,清澈光线透过高大绿植,照射着如茵草地,三两藏族姑娘在穿梭忙碌。3年前,西藏芒康县纳西乡的卓玛从农行贷款300万元,翻盖出当地最气派的农家乐大院。
“一个月三千,包吃住。”卓玛行事干练、性格爽朗,嘻嘻哈哈的,笑容整日挂在脸上。“干几年学会了,可以自己去当老板。”
做生意、带徒弟是卓玛个人志趣,也是和“财神爷”的约定:农行助力其扩大经营规模,前提是需履行带领大家脱贫的职责。卓玛不负众望,吸纳10户建档贫困户就业,经过言传身教,已有两位姐妹自立门户,创办加加面馆。
近年来,农行西藏分行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2016至2020年6月末,全行累计发放扶贫贴息贷款174.49亿元,贷款余额144.63亿元。而且,到2020年6月末涉农不良贷款余额1.28亿元,不良率仅为0.29%。
农行西藏分行三农对公业务部副总经理张长伟说,农行在西藏创新金融工具,挖掘“致富带头人”产业扶贫。并且,难得的是,推进农户信息建档、建设县域信用体系,精准扶贫过程中,训练出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必备的现代商业、金融意识。
1

致富带头人


用芒康县农行信贷客户经理益西次仁的话来讲,农家乐老板果拉卓玛脑瓜灵活、吃苦耐劳,而且敢想敢干的特质特别突出,是一把做生意的好手。芒康县纳西乡位于茶马古道上,滇藏线也在此掠过。盘山公路高悬河谷之上,曲折蜿蜒进白色云彩里。卓玛说,她父母在镇上的公路边开了一家小加加面馆,苦心经营多年,很小的时候,她就在店里打下手,没少吃苦。
加加面是滇藏地区一种悠久的传统美食,每次只盛一小口,由服务员不断添加,通过热情繁琐的仪式,以示对客人的欢迎。卓玛在家传配方的基础上,反复调试、改良,开创独特的口味,在当地远近闻名,“我们家面有名得很”。
2014年,卓玛从父母那里接手店铺,从农行芒康县支行贷款20万元,把原先的小门面,发展成带有休闲功能的小型农家乐。她2020年33岁,个头不高、瘦削,但是精力充沛、生气勃勃。
整个芒康县高山阻隔、人烟稀少。“这里原本就穷。”益西次仁介绍,大部分老乡的生计,还是靠放牧、种地,不好年景里,维持基本生活都有困难。后来,旅游业发展起来,脑子活泛的人做点小买卖,成为数不多的出路之一,“赚钱门路太少了”。
益西次仁说,农行在西藏扎根很深,很懂得因地制宜开展业务。2016年,精准扶贫全面铺开,推进产业扶贫,自然就把目光对准当地有本事的“致富带头人”,卓玛很能干,生意蒸蒸日上,而且,也有把事业更上一层楼的想法。关键在于,卓玛是当地土著,小时候也穷过,明白贫穷的滋味,也理解贫困户思维的局限。
卓玛的思路很清晰,她想加修一座住宿楼,把原先的餐饮楼也扩大一倍,院子里种上瓜果花木,可以集合餐饮、住宿、民族文化娱乐于一体,多留客人消费几日。如此一来,人手就不够用,需要雇用一些正式员工。还好,农家乐里的活儿技术含量不算特别高,但是需要细心、耐心,薪水方面好说,但是要下功夫去做。
“自己赚钱自己花。”达珍是卓玛信任的老员工,店里的大小事务,独当一面绰绰有余。她平时就住在店里,协助老板准备饭菜、招呼客人,基本工资一个月3000元,旺季还有额外奖金,这一举改变了达珍的生活,她非常珍惜这个工作机会,“不算累,不用去外地”。
达珍来卓玛的农家乐之前,赋闲在家,世代半耕半牧,兄弟姐妹多,经济方面就没有宽裕的时候。卓玛回忆,这个女生刚来的时候非常腼腆,不爱说话,在店里锻炼一番后,现在性格也开朗不少。
农家乐排班灵活,比如,每年夏季秋季,分别有两个月的时间,是挖采冬虫夏草、松茸的季节,这对当地老百姓是笔不错的收入,卓玛自己就辛苦点,给员工放假。到了旺季,也会招一些临时帮工的老乡,一天150—200元不等。
长期员工以女性居多,此前,两个原本寡言木讷的家庭妇女,在卓玛这训练三四年,攒下几万块钱,回到镇上开了两家小面馆,“现在,能说会道得很”。小面馆开起来之后,遇到经营方面的问题,还会打电话过来,请教前老板。卓玛说,看到有姐妹在自己影响下也当了老板,很有成就感,而且,大家不存在竞争关系,能一起把旅游市场做好、做大,是件好事。
益西次仁剖析,很多老乡世居高原深处、与世隔绝,商品经济的概念比较薄弱。与外界接触频繁后,脱贫致富的愿望比较强烈,但是缺乏门路,有致富带头人带领,是很好的开始。2016年,农行贷款给卓玛300万元,利率给了优惠,同时提供建档贫困户的名单,这与卓玛自身用工需求一拍即合。如今,卓玛的农家乐一年至少有六七十万的收入,还贷压力不大。
农行西藏分行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至2020年6月末,全行累计发放扶贫贴息贷款174.49亿元,贷款余额144.63亿元;累计发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188.65亿元,贷款余额170.16亿元。张长伟说,贷款主要满足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稳产保供企业、家庭农场、涉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农牧民等经营主体复工复产、春耕备耕、扩大经营等融资需求。
截至2020年6月末,全行74个扶贫重点县贷款余额1070.93亿元,44个深度贫困县贷款余额380.25亿元,贷款增速分别为8.37%和10%,实现深度贫困县贷款增速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平均水平,上半年向63家扶贫企业总共发放产业扶贫贷款5.15亿元。
2

“信用身份证”


金融扶贫在西藏:一场耐心的边区金融试验_第2张图片 建档贫困户在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的一家副食品加工厂内上班。(南方周末记者 李在磊/图)
除了扶持致富带头人之外,农行还直接贷款给贫困户。“这方面的工作会难很多。”张长伟解释,边远地区的贫困户,商品经济意识薄弱、金融知识匮乏,工作很难展开,“要想授人以渔,这个硬骨头一定要啃下来”。
他介绍,在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开展以前,农行就在西藏苦心经营,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独特方法。例如,开展县、乡(镇)、村三级信用体系建设,创新推出钻石、金、银、铜“四卡”,作为不同额度的信用贷款产品。从而建立农牧民终身享用的“信用身份证”。
在这一政策环境下,昌都市郊通夏村的美郎群措,于2019年贷款30万元,购置一台卡车,做起运输生意。“贷过很多次了。”美郎群措说,多年前,就从农行那里贷款做小买卖,最初只是一两万,因为自己还款及时,授信额度一直提升,才能一下子贷30万元,实现多年来开汽车当老板的梦想。
而且,美郎群措家的贷款无需抵押。“都不用抵押。”通夏村党支部书记加永尼玛说,他们村是昌都市第一个“钻石卡”村,如果一个村民出现违约,不还银行贷款,那么整个村子的信用等级就会下降,所以迫于邻里压力,村民不会“欠债不还”。如果确确实实遇到困难,村委会会出面垫付,解决燃眉之急,保住信用等级。
久而久之,每家每户非常注重信用累积,“四卡”等级成为彰显地位的“硬通货”,“娶老婆不光看房子、汽车,还看是什么卡。”加永尼玛从柜子里掏出一摞村民贷款表格,几万、几十万不等,每一笔都详细存档。他大致算了笔账,农行给140多户村民总共授信了2000万元,目前产生的总收益每年有六百多万元。
此前,美郎群措家曾连续吃了15年的低保。如今,他在外边开车跑业务,妻子在家中开了一间小卖部。辛劳多年,终于盖起气派的三层楼房。
张长伟介绍,全行2020年新评定信用乡镇7个、信用村35个,目前信用县已达到46个,信用乡( )580个,信用村5025个,覆盖率分别达到62.16%、85.68%、95.52%。已累计评定“钻石卡村”61个,“金卡村”224个,在信用基础好的乡( )逐步推行“钻石卡镇”。
2020上半年,农行西藏分行加大清收处置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应核尽核,全行涉农类资产质量持续优化。6月末,涉农不良贷款绝对额和不良率实现“双降”,资产质量持续优良。
达娃普赤是农行西藏分行大客户部单元副经理,她作为驻村工作队成员,驻扎在昌都市贡觉县多坝村,走村串户一年多,与村民们在一起,耳濡目染,她渐渐领略到农行“四卡”政策的精髓所在。她说,西藏很多山区高原的老百姓,虽然现代商业、金融概念淡薄,但是,他们性格朴素,民族文化观念中也有诚实基因,这与现代商业文明中的诚信概念不谋而合。而且,藏区人口流动率很低,基本不存在“卷款跑路”的风险。
“这个政策在别的地方不见得能推广,但是在西藏特别有效。”达娃普赤补充说,农行西藏分行基于“钻、金、银、铜”四卡农户信贷产品用信数据,创新升级信贷产品,向线上化、自动化、便捷化转型。
3

深入毛细血管


金融扶贫在西藏:一场耐心的边区金融试验_第3张图片 一家农副产品企业创始人昂旺邓吉说,生产线经过再次扩建,日产量将从现在的30吨提高到100吨。(南方周末记者 李在磊/图)
无论对致富带头人的挖掘,还是“四卡信用身份证”培育,金融工作展开的前提,是对当地群众的熟悉与了解。但是,西藏地广人稀、交通不便,深入群众、深入到社会经济的毛细血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昌都市八宿县平均海拔4300米以上,农行在这里的夏雅营业所,是农行在昌都海拔最高的网点,主管嘎玛土邓多吉介绍,这个营业网点服务面积却达到1300平方公里,涉及农牧民1601户1029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76户3321人,而且还承担着社保卡发卡激活的工作。
“除了日常营业,我们定期还要下乡。”嘎玛土邓多吉说,西藏的村落很分散,不少村子只有几户人家,他们平时忙于生产,很少有时间出远门,就需要营业员上门服务。嘎玛土邓多吉他们每周都会驾车几个小时去往不同的地方,入户拜访。按照行里的统一要求,基层营业所需要“三天坐班、两天走村入户”,执行“3+2”制度。
嘎玛土邓多吉说,针对空白金融网点和偏远农牧区,通过“背包下乡”“3+2”流动服务模式把服务送上门,2020年初以来,累计开展流动服务两百余次。与此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全力做好社保卡发卡激活工作。截至7月末,累计发卡8074张、累计激活6457张,激活率达到79.97%。
同时,投放8台流动金融服务车、100台智能便携终端用于流动服务,保障金融服务覆盖乡镇农牧民的日常需求。
“来回几个小时,谁会专门跑一趟出去办业务。”郭庆乡觉尼村老乡罗布对下乡服务赞不绝口。他说,以前给孩子转学费、取钱,跑一趟乡里就需要往返车费80元,甚至更多。自从建立了助农服务点,可以直接在村里的农行助农服务点就转钱、取钱。
芒康县纳西民族乡人大主席边巴次仁负责乡里的扶贫工作。在他印象里,扶贫工作的难点、重点在于,一是一定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另外,日常琐碎的工作非常繁杂,需要十足的耐心。2016年,发放小额扶贫贷款的时候,他对接了贫困户与金融机构,发现很多老百姓文化程度较低,需要一个一个核实、证明,工作量极大。
“需要很多证明材料,老百姓搞不清楚,农行就协调各乡、各村相关部门在营业大厅集中办公,避免了来回空跑。”边巴次仁说,农行在西藏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也是政府精准扶贫的重要伙伴。
农行西藏分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农行西藏分行三农金融服务点达到5443个,乡镇覆盖率达100%、行政村覆盖率达95.17%。三农金融服务点交易笔数69万笔,交易金额7.37亿元。
张长伟说,西藏幅员辽阔,自然条件艰苦,推广金融服务的难度大、成本高。农业银行在西藏深耕多年,资源大量倾斜、人员充分保障、渠道深度下沉、服务广泛覆盖,构建起“五位一体”,即“物理网点+自助设备+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三农金融服务点+流动金融服务”的特色金融服务模式,积累了深厚的客户基础。
数字化应用,更加方便了金融服务深入毛细血管。农行“掌上银行村”建设加快向农牧区延伸覆盖,新增掌上银行村473个,总量已达到5252个,全区行政村覆盖率达99.82%。掌上银行藏文专区业务功能逐步完善,智能掌银成为农牧民的金融消费新时尚。线上扶贫商城集宣传展示、销售、支付于一体,全区74个县( )已全部入驻农行扶贫商城,入驻商户93个。
其他人都在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融扶贫在西藏:一场耐心的边区金融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