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男人咬不动煎饼,还有资格被称为大汉吗?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Vista看天下”


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山东人最爱吃煎饼卷大葱”这句话是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否则根本无法解释,身为青岛小伙的黄晓明,怎么居然在吃煎饼这件事情上显得那么生疏。
面对着手中那个至少5厘米厚、横平竖直的长方体,他在咬下去的一瞬间,小心翼翼中又透着几丝文雅;

只有那生无可恋的表情和微翘的小拇指,才能隐约显示出他内心的慌乱。

是的,一个山东人咬不动煎饼。
这让人开始反省对身边山东朋友的刻板印象,也对这种神秘而又陌生的食物感到愈发困惑。
事实上,只有鲁中和鲁东南地区才会将煎饼当作日常的主食。
别说是外地人,即使是像黄晓明这样同在山东省的胶东地区原住民,往往也对传统大煎饼的力量一无所知。

山东煎饼是什么?每个人都听说过它,但面对它时却又认不出它。
当煎饼们被方方正正叠成一摞,没有经验的人几乎根本无法把它和食物联系在一起。

有些南方人以为敢于生吃章丘大葱,就已经能够站在鄙视链的顶端;
然而一句“感谢店家送的抹布”,就暴露了他对于出其不意的北方饮食文化有多么的无知。

类似的误会无处不在。

有山东网友在坐火车时带了煎饼做干粮,结果刚开始啃就有邻座小朋友兴奋地大喊:“妈妈,你看这个叔叔在吃纸!”
当然,这块是真的牛皮纸。
而某95后南方女生在陪爷爷奶奶看《红日》的时候,偶遇战士们魔性卷煎饼片段,还一度以为那是什么地形图——
直到眼睁睁看着班长把“地图”塞进嘴里,才艰难地接受了“这是种食物”的事实。

粗糙的表面、暗沉的颜色、干燥的手感……独一无二的外表激发了人类的无穷灵感。
即使是再无趣的人,面对一张山东煎饼都会瞬间成为联想大师。
“山东人为什么特意把煎饼设计成草稿纸的样子,是有什么神奇功效吗?”
“比如,要是我把该背的复习资料抄在上面吃掉,答案能不能自动蹦到我脑子里去?”
我的梦想,就是拥有一块记忆大煎饼。
山东煎饼给人带来的情感冲击,往往源于无知。
尽管人人都知道山东的“煎饼卷大葱”,但拥有辛辣味道和巨大个头的大葱,以其绝对的优势抢走了90%的风头;
相比之下,煎饼似乎只能算是个配角。
在香葱与大葱的对比下,谁还能注意到左面那块煎饼呢?
在很多旅客的心里,对山东大煎饼唯一的印象,就是火车站里那些用精美的包装纸装着的当地特产;
最多也不过是像北京烤鸭、西安肉夹馍一类的地方特色小吃。

甚至会不知天高地厚地向山东朋友提出,能不能“从老家带点正宗的山东煎饼给我尝尝”。

然而真正把煎饼文化融入骨血的当地人,只会在表面上敷衍你。
心里却始终牢记着那个代代相传的秘密:
“不要妄图带煎饼给你的外地朋友吃,他们根本咬不动,浪费了好东西。”

你大概也有所耳闻,山东煎饼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坚韧。
而且不是普通的坚韧,而是那种宛如牛皮革的坚韧
曾经有个很有创意的比喻,说山东煎饼论地位就相当于国产大列巴。
我不同意,跟大列巴的外强中干比起来,山东煎饼才是真正低调的硬核。
正如一张纸最多对折13次,煎饼随着厚度和层数的增加,它的硬和韧会呈指数爆炸式增长;
如果说单层的煎饼是看起来吃起来都像一张纸,那么仅仅对折两次,就变成了一块连张继科都撕不开的布料。

就仿佛是牙齿与食物之间的一场拔河。大列巴的坚硬外皮固然有把牙崩出缺口的风险,但吃煎饼损失的可能是整口牙——

如果发力过猛,可能还会附赠一个轻微脑震荡。

所以说,不要被它那看似柔软的外表所欺骗。
一口咬下去,你就会发现最高的武学境界真的是以柔克刚。
但是对于爱吃煎饼的山东人来说,“把牙扽掉”从来都不是一个需要担心的问题。

正如有位博主在镜头前表演吃山东煎饼,累到“太阳穴一跳一跳的疼”,还有人在评论区里挑刺:

“这一看就不是我们泰安的煎饼,我们泰安煎饼成型之后不可能再摊开的。”
真正的高手,从来不会惧怕煎饼的强韧。
他们只会使用四两拨千斤的出色技巧,将牙齿受到的强大冲击转移到了身体的其他部位——
比如脸。

你看,真正会吃煎饼的人,抱怨的都不是费牙,而是“费脸”。

口水润湿、臼齿研磨、下颚发力……再加上一些轻微的撕扯。

整个口腔的密切配合,才能毫发无伤地吃掉一张完整的山东煎饼。
在这个派系里,爆发力惊人的咬合能力是受到尊敬的。

饱满的咬肌被视为灵魂。每一张后天修得的国字脸,都代表着与大煎饼常年战斗得来的勋章。
没有说脸盘子大不好的意思。
咬合力不够的人则会被打为“娘炮”——
没有性别偏见的意思。无论男女,在山东煎饼的语境中,“颚力不够”就是娘炮的唯一内涵。(误)

正如一位原教旨主义煎饼爱好者所说:

“没有鳄鱼一般的咬合力,就不配吃这传统大煎饼。”
”可以低调地躲开,不要高调地抱怨,一个人不吃煎饼只有一个原因,就是颚力不够,只能回家去吃草莓小蛋糕。”
鳄鱼和草莓小蛋糕双双风评受害。

不过,在更有经验的高手看来,痴迷于折腾咬肌,就已经在煎饼武学中落入了下乘。
毕竟,高深武学从来不只要局部发力,更要懂得融会贯通。
根据一位隐藏的武学宗师的说法,吃煎饼最重要的是“力从地起”——

将脚掌完全贴合地面,小腿瞬间爆发,脚掌蹬地;
力量从大腿、腰腹核心,传导到肩背,再到手臂和颈部肌肉,才能成就这一个咬合动作。

所以为什么说山东煎饼最好蹲着吃?
站着力矩太长,坐着重心不稳。
“亚洲蹲”才能让绝顶高手发挥出最深厚的内力,干净利落的一口,他收获的将是围观群众的赞叹和掌声;
只有手边那碗小米粥,才会向懂行的人暗示他曾经历过怎样的血雨腥风。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修练内力的天赋。
更多的普通选手还是选择了一个投机取巧的方法:卷菜。
很多人会对“煎饼卷大葱”的说法感到愤怒。
反对的不是煎饼而是大葱——“我们明明什么都卷”。
没错,山东煎饼的本质其实是个盘子,只要是能吃的东西,都可以往里加。
无论是家常菜:

还是减脂餐:

你多半找不到另一个比煎饼还适合卷菜的主食了——一张直径为半米的煎饼,一名中年女性不仅吃的下,还不够吃。
但“卷”只是外在形式,根本问题还是因为“用菜汤泡一泡,更好嚼”

对于下颚力量的需求固然大大降低,然而即使同为奇技淫巧的范畴,“卷菜派”内部也是存在鄙视链的。
一个被公认的标准是,绝对不能把煎饼卷的满满当当。

在山东人看来,那种把煎饼卷成卫生纸筒一般粗的人,就好比过年走亲戚是只知道挑肉吃的熊孩子——“你是来吃煎饼还是来吃菜的?没出息!”

而正确的操作则是:含蓄地卷成两三只手指粗。既不至于面对撕扯煎饼的尴尬,也不至于暴露自己过弱的咬肌力量。

而更见功力的,则是咬的方式。

既要有两栖动物使出”死亡翻滚“的气势,但又不能过于浮夸;即要使大力但看上去又要毫不费力。
这就不够优雅。

而且一定要直接咬到底,咬穿最后一层煎饼和中间包裹的所有蔬菜,最好切口要仿佛被铡刀铡过——

如果一口带出来一颗葱,再强的气势也没用。

那些拥有施瓦辛格般下颚的真汉子只会笑着对你说一句“小孩子牙口不好”。
而你在他们心中已经不值一提。
见识过无数山东煎饼吃法大赏之后,有些人会产生疑问——
同样都是煎饼,为什么偏偏山东煎饼这么难咬?
听起来令人不解,但如果你曾经见过正宗传统大煎饼的制作过程,可能就会有所领悟;
跟天津煎饼果子用的面糊比起来,山东煎饼的原材料可以说是一个极限脱水的版本。
大多数面糊浓稠到需要用木片把它一点一点刮到鏊子上;

如果说那种老式的手工“推煎饼”,用的压根就是一个大面团。

毕竟山东煎饼在诞生之初就是一种下地干活时候带的“快餐”,只有较少的水分,才能保证它的耐储即食。
不过如今,“方便顶饱”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大多数人了。
绝大多数对山东煎饼怀有好奇的外地人,在咬下第一口后,就毅然决然地重回了改良版煎饼果子的怀抱。
也只有对那粗糙的触感有着最深切热爱的山东人,才会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项体力消耗巨大的运动。
不是所有山东人都吃煎饼,但总有山东人正在吃煎饼。
他们的理由既任性又理性:“牙这东西不练也退化,适当定期嚼点硬东西有好处。”
想想也合理,毕竟每一个至今仍在吃煎饼的山东汉子,早在孩提时期就已经经历了带着煎饼味的启蒙。
山东小孩特供零食。
在一张张卷着白糖的煎饼教育下,他们早就已经学会了“生活就是咬不断但还有点甜”的人生哲理;
或许某个夜深人静的晚上,他们拿起那张卷得规规矩矩的煎饼,心中还会掀起波澜:
“咦,我怎么会流泪?”
“是葱,我给你卷了最辣的葱。”


·END ·

微信更改推送规则,点击【在看】【星标】 在每一篇推送里,与新周刊及时相遇
推荐 阅 读 点 击图片即 可 阅 读 全 文
外国人养生起来,你爸妈都认输

无处安放的Kindle:泡面以上,阅读以下
别的剧院要钱,这种剧院要命

无法让人上瘾,COSTA的咖啡都白卖了


迷之自信的男性教程,建议大家引以为戒


重庆从来没有魔幻,只有现实

你可能感兴趣的:(山东男人咬不动煎饼,还有资格被称为大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