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消费变革30年,没变的只有这一点




“买买买”对于现今的国人而言,早已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仿佛我们一直都是如此。面对应接不暇、眼花缭乱的商品,选择消费什么,不选择消费什么,渐渐成为我们定义生活的一种标准。

可以说,消费满足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又贯穿着人们的不同人生阶段。生老病死,皆在其中。

即便今年历经突发疫情、暴雨、洪水等灾难的洗礼,国内消费市场的恢复力也依旧不容小觑。9月15日,国家统计局如期公布国内宏观经济数据。

今年8月,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71亿元,同比增长0.5%,8月成为今年以来国内大消费数据首度“回正”的月份。

中国式消费变革30年,没变的只有这一点_第1张图片

国内消费大数据在8月迎来转折点。

这意味着,基于国内的供给和需求形成循环——内循环具有了更强大的生命力。/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中国式消费30年变革启示录:

消费力即发展力

经济内循环离我们并不遥远,此时此刻,我们就活在其中。

如果消费不足,将导致我们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市场需求萎缩——社会生产部门供给减少——劳动力需求减少——人们收入减少——消费进一步萎缩,最终影响到整个经济基本面。

没有人乐于见到这样的场面。所以,无论对于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人,经济内循环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内循环”今年以来一再被提及,各地政府不停给人们安利“消费券”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中国式消费变革30年,没变的只有这一点_第2张图片

各地举办消费节拉动经济内循环。/微博

如果我们把时间倒流回30年前,就会发现,故事的一开始,就已经揭示了结局。

1990年距改革开放元年1978年不过十来年时间,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这一年仿佛迎来了分界线。中国式消费就此起步,并在3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最开始,外循环先行一步。顾名思义,外循环就是参与国际产业链的供给和需求形成循环,进出口贸易、海外代购等等。

最初的10年间,人们热衷于采购来自欧美、日本的各种商品,国内掀起的一波波消费潮流也与海外有着一定趋同性。在这一阶段,很多国人开始对“消费”形成一个模糊的概念。

海外商家也很快意识到人口第一大国的巨大消费潜力,超级市场、大型购物中心、商业步行街等在中国建起来,海外商品源源不断流入中国,人们的对外消费需求得到愈来愈多的满足。


中国式消费变革30年,没变的只有这一点_第3张图片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买洋货成为品质的保证。/图虫创意

与此同时,国内商家也开启了自己的“乘风破浪”之旅。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国货开始脱颖而出,甚至走上国际舞台。

伴随着国货的崛起,人们对于海外商品不再“趋之若鹜”,而是变得相对客观理性。“谁更好,性价比更高,我就选择谁”的消费观变得更为常见。

如今,中国式消费已经迎来了新节点。人们从互联网上获取了前所未有的信息渠道,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商品都链接在同一个平台上,人们在这里选择、在这里分享、在这里比较,消费从未如此便捷和丰富,消费者也就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发声渠道。

但在这30年间,有一点从未改变:消费是构建经济内循环的起点。随着国人消费不断升级变化,内需潜力也被不断激发,与之对应的产业也不断革新升级。

所以,适当的消费,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中国式消费

离服务越来越近

离模仿越来越远

当内循环作为经济主力不断运转,中国式消费活跃的时代也就如期而至。那么,中国式消费的未来10年,将会怎么走?

首先,跟30年来我们历经的消费步步升级一样,中国式消费终将离服务越来越近,离模仿越来越远。

那么,显而易见的,中国式消费崛起带来的,必定是一批优质的中国品牌。谁能获取消费者的“芳心”,就将成为那位深入人心的赢家。

其实,对于这些“先行者”而言,消费场景的产生和变革早在意料之中。

成立于1990年,见证了中国零售发展变迁的苏宁大抵可以看作一个可参照的样本。


中国式消费变革30年,没变的只有这一点_第4张图片

1999年 苏宁南京新街口店开业,从空调专营拓展到综合电器经营。

这家民营巨头过去30年的企业成长史,既是国家消费提升与产业革新升级的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又涵盖了中国式消费下“服务”变迁的进化史。

在“销售为王”的90年代,苏宁早早成立了上百人的服务队,专业从事送货、安装、维修服务,开创了中国空调自营服务先河。

与此同时,国内消费服务意识正当觉醒,拉开“服务即服务”的第一个中国式服务发展阶段。

如同消费产品不断被迭代更新一样,传统服务的概念总是会很快被打破,尤其是随着消费者日益发展的新需求和企业的创新探索的努力。

很快,中国式服务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服务即产品”,产品为王。

以苏宁为代表的零售服务商开启了以商品服务为核心,针对消费者需求推出各种细化的零售配套服务,比如推出“贵就赔、延时赔、急速退”等服务产品,跟随着中国式消费的升级,来升级消费者的体验。

当服务变成“战略”

胆更大,心更细

如今,当需求侧服务被挖掘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若要让消费者服务体验感获得持续的再提升,就势必要突破边界,在供给侧花心思。

于是,依托于整个零售生态的赋能服务应运而生。

至此,可以说中国式消费服务进入了“服务即战略”的新阶段。

这个阶段可以看到,除了面对消费者的C端服务能力,苏宁在面向B端合作伙伴也推出更多针对性服务产品,包括上游服务于供应链合作伙伴,下游服务中小零售商,同时将好的服务能力延伸至赋能服务、场景服务、社会服务等更广义深刻的服务类型,并明确提出将企业自身定位由“零售商”升级为“零售服务商”。


中国式消费变革30年,没变的只有这一点_第5张图片

连接B端,才能更好地服务C端。/图虫创意

这些服务无论形式如何,实际上“殊途同归”,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终端消费者,满足他们新一轮的消费需求。

在这个商品信息渠道充足、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利较大的消费时代,“服务即战略”越来越成为企业们的致胜关键,也成为产业革新升级的全新势能。

因为,这将是一个消费者的时代,个人的消费需求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今天,你买了什么呢?”如同“今天,你吃了吗?”一样平常。

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愈来愈不可忽视,从影响一个品牌的发展,到一个行业、地方的经济增长,甚至于到一个国家的经济转型,“中国式消费”还将会不断变革下去。


当消费选择成为我们手中的权利,你会选择为什么样的消费服务买单呢?



作者 | 康莎

封面图来自于图虫创意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广告合作请联系微信号:xzk96818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式消费变革30年,没变的只有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