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诗:“瞧一眼柏木棺材/退身拴好门”ll苇婴:曾有一个院落(读诗版)

曾有一个院落

苇 婴


院子里生活过一户老中农
那年头为他订制的名份
起初,他不认
世上有中庸、中人、中堂
中农算那一路
后来他窃喜
凭这个身份
他迈过了很多坎儿

院子座落着三间起脊的瓦房
东西两排厢房
一年四季
毡帽下
一双不灵活的小眼晴
伸不直的腰板
算是留给村里人的最后记忆

老中农每日里不忘两码事
天刚亮
扫院子
扫得很仔细
日头落了
推开东厢房的门
瞧一眼柏木棺材
退身拴好门
隔三叉五望望正房房檐下的燕子窝

平素
一个人猫着腰在院子溜腿脚
不远处有人指点
仰脸老婆低头汉
红皮萝卜紫皮蒜
是腰板伸不直
还是好低头算帐
偶尔也抬头望天
要费上一把子力气
手打凉棚
原地站一阵子
看着远飞的雀
在思忖什么
细看那摇头间
真有点壮怀激烈的余绪
回望一辈子
也算活的轰轰烈烈
当初,扛活做工夫是领锄的
下泊打苇子织蓆是把好手
买上胶轮大车
甩着鞭子是好把式
更上心的
娶上药铺掌柜的闺女做媳妇
如今老了
守着这所宅子过余生
这还用说么
这是一镐一镐由地里刨出来的
别人土里刨食
咱是土里刨出一个家天下
有的时候老中农在漆黑的东厢房
提着马灯
拍着四寸厚的棺材
自言自语
皇帝老子活着无非两码事
守家业
起坟
咱也瞄着过
出门是良民
关起门来做皇帝


点评

阅读 这首诗,首先必须弄明白“中农”的含意。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农村实行的土改运动中,把在农村生产、生活的人划分为五类,比较富裕、有相当田产的,划为地主和富家,属于阶级敌人;比较穷困,没有自己的土地或土地很少的,划为贫农和下中农,是党在历次运动中的依靠阶级;处在最中间的就是中农。“后来他窃喜/凭这个身份/他迈过了很多坎儿”,正是写这个不尴不尬的“中农”身份,让他多次逃过了被批斗的厄运。 首诗通篇都是细节,诗人苇婴正是通过这些稍许年轻一些的人没有见过、甚至无法理解的细节,把一个土改时被划为“中农”的老农民写得活灵活现。诗人有着深厚的阅历和独特的视角,仔细阅读这些细节,我们会认识一个因侥幸逃过劫难、胆小怕事、精明能干,还有点儿自作聪明的农民形象。而这样一个“中农”的形成,有多少是自身性格使然?又有多少是历史打下的烙印?读者可自己辨析。 们了解历史,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读史书;二是从文学作品中撷取。在我有限的诗歌阅读中,还没有见到过像这样一个“中农”的形象。苇婴的这首诗给后人了解那段历史留下一个视点,应当说,是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的。( 沙风
苇婴 ,河北唐山人,本名王振忠。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投稿 :自荐或推荐优秀原创且首发的诗作品,请发送至[email protected], 本栏目主持人:李曙白。 您的点赞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日一诗:“瞧一眼柏木棺材/退身拴好门”ll苇婴:曾有一个院落(读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