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中国体坛“轩然大波”的体能测试,到底是咋回事




运动都分项了,体能测试还要一刀切? 采写| 南都周刊记者 张峰 实习生 陈捷开 编辑 | 杨文瑾

2020年全国游泳冠军赛暨东京奥运达标赛正在山东青岛举行。预赛进行中就频传破纪录的好消息,但随后的新闻却让人们大跌眼镜——包括傅园慧、余贺新、王简嘉禾在内的一众游泳名将,在各自的项目内都拿到了预赛第一,却因体能测试成绩不佳无法进入决赛。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赛事对游泳运动员争夺东京奥运会入场券意义重大。
游泳项目并非孤例。击剑的比跳绳,下象棋的比实心球,世界冠军因体能测试出局的消息接二连三。随着各项锦标赛事的逐次开展,体育界的奇遇记还在继续。
掀起中国体坛“轩然大波”的体能测试,到底是咋回事_第1张图片
体能测试绊倒世界冠军
女子100米仰泳预赛中名列第一的“洪荒少女”傅园慧,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自己的体测成绩已经从最初的五个项目总分6分提高到了26分,但“在所有运动员中也就排到中下”。
掀起中国体坛“轩然大波”的体能测试,到底是咋回事_第2张图片 傅园慧在女子100米仰泳中取得预赛第一

余贺新在50米自由泳中打破由宁泽涛保持的全国记录并获得第一,但体测排名第九。王简嘉禾在女子800米自由泳预赛中,以甩开第二名9秒的成绩获得第一,并破亚洲纪录,但体测同样成绩不佳。
掀起中国体坛“轩然大波”的体能测试,到底是咋回事_第3张图片 王简嘉禾预赛打破亚洲纪录。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他们都因为本次冠军赛的新规则——预赛前十六名选手中取体测前八名进入决赛这一新规定,而提早折戟。
不只是游泳,最近的全国击剑冠军赛南京站中,十六进八的比赛不进行专项比赛,只进行体能测试并据此排名。因此,2019年世锦赛女子重剑团体冠军成员孙一文、林声并未入围八强。
掀起中国体坛“轩然大波”的体能测试,到底是咋回事_第4张图片
在全国体操锦标赛女子跳马决赛上,由于体能测试淘汰的运动员太多,一共只有五个人进入决赛。其中资格赛排名最后一名的选手,估计是知道自己怎么跳反正都是第五,因此选择了一个难度最低的前手翻完赛,最终获得全国第五,央视解说对此也很无奈。
掀起中国体坛“轩然大波”的体能测试,到底是咋回事_第5张图片
事出反常必有妖,毕竟“体测”从来不是个贬义词。你瞧即使中考、大学的体测让学生们叫苦不迭,但是很少有人想过取消体测,毕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人的身体状况,良药苦口,甚至还有很多人怀念当初为了体测坚持锻炼留下的身体财富。
可是,运动专项技能达到顶尖水平的运动员为何被体能问题绊住?体能测试成绩何以直接与比赛成绩,甚至奥运参赛资格挂钩?这一切都要从“恶补体能短板”说起。
事起“恶补体能短板”
早在年初的2月,国家体育总局就已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基础体能训练恶补体能短板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强调“基础体能薄弱、专项体能不强”这一问题,要求“强化体能训练,补齐短板”。 以“体能是东京奥运会入场券”作为选拔标准,基础体能不达标者不得参与奥运选拔。
掀起中国体坛“轩然大波”的体能测试,到底是咋回事_第6张图片 掀起中国体坛“轩然大波”的体能测试,到底是咋回事_第7张图片 国家队体能达标测试评分标准
今年的游泳冠军赛作为东京奥运的达标赛,即严格执行了这一通知的规定。9月22日至23日,在常规的游泳比赛之前,加入了体能竞赛。体能竞赛设置垂直纵跳、30米跑、引体向上、躯干核心、3000米跑等五个项目,均为此前《通知》后附的基础体能评分项目。
掀起中国体坛“轩然大波”的体能测试,到底是咋回事_第8张图片 此次全国游泳锦标赛的体能竞赛测试办法
进一步深究,今年2月发表的一份隶属于“国家体育总局决策咨询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提到,我国部分重点项目缺乏训练创新、存在体能短板:
掀起中国体坛“轩然大波”的体能测试,到底是咋回事_第9张图片
而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打造多样性体能训练方案”:
掀起中国体坛“轩然大波”的体能测试,到底是咋回事_第10张图片
另外,经验也表明,我国许多运动员在参加需要长期多轮比赛的国际大赛时,都容易出现疲劳、失准的问题,基础体能储备在其中起到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既然吃过体能亏,就必定需要想办法弥补。以上研究成果所提出的解决方法,也不失科学性和严谨性。
可是,怎么到实际比赛这里,就变成了所有运动员按照同一项目测量体能、决定竞赛成绩了呢?
诡异的3000米跑
3000米成了今年大部分项目的保留考核内容,7月份体育总局举办了3000米的大比武,600多名运动员在北京30度的高温下进行比赛 。在这次大比武中,游泳、体操等项目运动员也包含在内。
实际上,不同运动项目对运动员提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长跑运动员必然在爆发力上稍显逊色,而短跑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及心肺功能也是相对的短板;举重选手需要肌肉强健、力量大,乒乓球选手却需要尽可能小巧灵活、移动速度高。把同样的体能指标放在不同类型的运动员身上,本就是有违他们本身专项特长的。
掀起中国体坛“轩然大波”的体能测试,到底是咋回事_第11张图片 国乒队员陈梦参加体测
预赛获得第一后王简嘉禾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毕竟是水上项目,陆上项目不是很擅长。像跑步运动员不可能来水里游得特别好,同样的道理,游泳运动员也不可能陆上每个项目特别好。”
一位资深游泳教练在接受采访时称,脚踝对游泳运动员是非常重要的,游泳选手平时一直要压脚,就是要踝关节韧带拉松压软。这和田径运动员的硬劲是截然不同的,且肌肉类型也不同。以前游泳选手练跑步是不需要计算时间的,慢跑是练内力。
甚至同一项目中的不同分支,都是需要区别训练的。
曾任孙杨助理教练、现任教于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郑坤良就在研究中表示,游泳运动员的陆上体能训练需要遵循专项性和区别对待原则。不同距离、泳姿、等级、性别、训练阶段的运动员都需要视具体情况制定训练计划。例如蛙泳运动员的腿部力量直接决定其是否有强大的后劲,但对于蝶泳运动员来说,腿部力量并不是重点,肩关节周围肌肉和躯干的力量才是关键。
掀起中国体坛“轩然大波”的体能测试,到底是咋回事_第12张图片 郑坤良论述的区别对待原则
有时候,体能训练甚至会对运动员造成反效果。今年5月,苏炳添晒出三千米跑的成绩单受到质疑,苏炳添解释说:“短跑运动员以力量和爆发力训练为主,如果太过训练长跑,会把快肌变成慢肌,影响我们的爆发力,所以教练也不太建议我们把精力过多地放在这块。”
掀起中国体坛“轩然大波”的体能测试,到底是咋回事_第13张图片
苏炳添好歹是短跑运动员起家,和跑步还有点关系,但是我们发现,大部分的体育项目里,“3000米”成了体能测试一道过不去的坎儿。
游泳的跑,摔跤的也要跑。
即将在10月举办的2020年全国国际式摔跤锦标赛,下设自由式、女子、古典式摔跤比赛,从50公斤级到130公斤级都要测3000米、立定跳远、平板杠铃卧推。
没错,又是3000米,南都周刊记者翻阅了古典式摔跤的体能训练研究,其中以山西省男子古典式摔跤为样本,体能训练有25项测试内容,包含了有氧代谢、无氧功能的多方面训练测评,就是没有3000米,1500米已经是极限,连立定跳远都没有。
掀起中国体坛“轩然大波”的体能测试,到底是咋回事_第14张图片 《山西省男子古典式摔跤运动员体能素质特征的研究》
熟悉的配方,到了四分之一决赛,决定晋级的成了体测成绩。 掀起中国体坛“轩然大波”的体能测试,到底是咋回事_第15张图片 摔跤的跑,下象棋的也要跑,甭管你年龄多大。
全国象棋甲级联赛测试可以说真正做到了“一视同仁”,60~69岁老年组考核3000米快走、实心球和坐位体前屈,在前期的媒体采访中,记者传来了“前方的声音”。 掀起中国体坛“轩然大波”的体能测试,到底是咋回事_第16张图片 慢慢搞,循序渐进,没事,体能训练对运动员基础体能的提升必然有促进作用,但是如果一刀切、不科学地设置测试项目,不仅可能破坏运动员原有的身体机能与运动能力,而且还可能造成比赛结果的重大不公平。尤其是在大赛开始前,将体能测试直接与比赛成绩,甚至奥运参赛资格挂钩,这种体测恐怕会成为一出历史闹剧。
短期阵痛还是矫枉过正?
实际上,CBA和中超联赛早就有体测先例。CBA在2012年开始体测新政,所有报名运动员赛季初必须通过体测,否则不准参加新赛季比赛。
从全球范围的篮球联赛看,CBA这样对联盟球员进行统一体测的比较罕见,但是大背景是基于当时俱乐部训练水平较低,国内球员体能普遍较差的现状进行的。
其次体测项目和篮球运动员相关性密切,速度耐力测试、强度投篮测试都是必备课程,并且根据球员位置、身高进行了细分和优化;而像深蹲、卧推这样考验运动员力量的测试,也因为去年上海队球员张兆旭体测意外受伤,专家组进行考量后今年进行了取消,取而代之的是血压、体脂、血氧浓度等的“身体基础测试”。
而欧洲的足球俱乐部同样通过折返跑、体前屈、摸高、变速跑等项目测试球员的肌肉强度、平衡性、柔韧性的体能测试,这些数据是为了为球员制定更科学的训练计划,而非作为竞赛的淘汰标准。
更重要的是,联赛前的体测体现了功夫在平时,没开打,自然不会因为体测影响成绩,像这种大赛比了一半,靠体测进入下一环节,则体现了有关部门“积极”备战奥运会的“创造性思维”。
这次多位游泳名将的成绩引发关注,不仅因为它关于一场比赛的荣誉,更因为它关系到东京奥运的入场券。
查阅游泳协会今年1月发布的运动员选拔办法,此次冠军赛只是取得奥运入场券的一个更快途径,最终的人选会在队内测验赛确定。可以松一口气的是,如今名将们止步于体能,并不等于直接关上了通往东京奥运的大门。但仍需要注意的是,文件提到最终人选需要“体能达标”,也就是说体测的身影将会始终伴随运动员们左右,无法摆脱。
掀起中国体坛“轩然大波”的体能测试,到底是咋回事_第17张图片 奥运游泳运动员选拔的文件,图中时间为原定时间,现已因疫情推迟
根据体育总局的《通知》,体能训练仍将作为“基础训练的重要课目”,并将下沉到青少年和基层体育训练。今后不管是专业运动员还是基层体育队伍,都需要严把体能关。
使人仍然疑虑的是,“一刀切”甚至反效果的举措,会不会像游泳冠军赛一样将一部分技术上顶尖的运动员刷下去?体能训练是否能精细化、分级化?这能否对体育运动行业产生长远积极的影响?大众在期待,专业运动员更加等不起。

来源|南都周刊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掀起中国体坛“轩然大波”的体能测试,到底是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