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排队,一盒难求:医院自制“网红”月饼是如何炼成的?

万人排队,一盒难求:医院自制“网红”月饼是如何炼成的?_第1张图片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医院自制的云腿月饼日产7.6万盒仍排长队。(南方周末记者崔慧莹/图)


全文共3725,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 贵州省人民医院的云腿月饼,日产7.6 万盒仍排长队;“华西牌”月饼连医院职工都抢不到;上海瑞金医院的苏式鲜肉月饼、仁济医院的小龙虾月饼、龙华医院的养生月饼,热销程度不输传统老字号。


  • 贵州省人民医院表示,医院从没给月饼销量定过目标任务,也没指望靠月饼赚钱,保证食品安全和质量,让职工和病人吃得满意放心是最大心愿。


  • 大多医院的自制月饼仍未“破圈”,属于自产自销的“限定款”,仅面向医院职工或患者销售。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 南方周末记者 崔慧莹 责任编辑 | 马肃平


在医院,最难挂的是什么号?不是专家号,而是“月饼号”。每逢中秋,总有几款“医院里的月饼”悄然走红,从医药界、营养圈的“小网红”,跃居为一盒难求的“顶级流量”。


在贵州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贵州省医),10枚喷香鲜甜的云腿月饼售价约50-60元,日产7.6万盒仍排长队;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文创气质出众的“月满华西”月饼限量又限购,连医院职工都抢不到;在上海,瑞金医院的苏式鲜肉月饼、仁济医院的小龙虾月饼、龙华医院的养生月饼,热销程度不输传统老字号。


在医疗垂直媒体丁香园2020年9月发布的测评文章中,七位大众“评审员”试吃完来自6家医院的二十余种自制月饼后,给贵州省医月饼打出了最高分。网络上流传的说法是,这款网红月饼一年的营收额超2亿元。“这样的说法太夸张了,但我们的年产值确已突破五千万元,正往上亿元发展。”2020年9月24日,贵州省人民医院膳食科科长、贵阳观山湖盛意食品有限公司经理周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因为卖月饼突然成了网红,连贵州省医也颇感意外,甚至觉得有点尴尬,怕被公众质疑不务正业。


“但医院食堂的产品能受消费者认可,总不是件坏事。”周勇说。


1

火爆“月饼科”


为了买到新鲜的第一炉饼,在贵州省医买月饼的队伍,总比门诊挂号的队伍更长。排队近百米,车辆挤瘫路口的高架桥,都是常态。


最夸张的是,甚至有市民坐着小板凳,裹着小被子,从凌晨一两点钟就开始排队。“等到早上7点半糕点房开门,已经织好一件毛衣。”周勇笑称,来排队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子女常年在外地,很思念月饼的味道。


往年排队人多,医院担心踩踏等意外伤害,怕插队吵架,今年还要防控聚集疫情。让人群保持一米间隔太难了,维持秩序的安保人员只能反复提醒大家戴口罩。


即便今年有微信公众平台等3个线上销售渠道、12个线下代理销售点,供货量也大幅提高,但不少中老年市民仍热衷凌晨“夜排”。对本地人来说,从省医食堂排队买月饼才更有仪式感——与食堂糕点铺隔着一条马路、属于医院旗下的“盛意餐厅”门口也有销售点,但排队的人明显见少。


南方周末记者在烘焙间看到,新鲜出炉的月饼外层酥皮,在高温烘烤后微微泛着金黄。馅料是肥瘦相间的云腿肉丁,经过白糖和蜂蜜的调和,口感甜咸相宜,毫不油腻。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多位初尝者,给出了“口感年度最佳”“比传统苏式鲜肉月饼更清淡”的好评。


在贵州省医,云腿月饼一年四季都有销售,但在中秋节前一周的9月24日,上午10点,医院糕点房外就排起长队,手拎10盒月饼的消费者不在少数。顺丰、京东等快递公司就在提货点5米外设服务台,半天就堆起数千个快递箱。


为免排队之苦,在糕点房门口、医院门外,有很多职业黄牛,50元一盒的月饼被炒到55元、60元。据院方安保人员观察,医院周边至少有数百人以此为业。


“如果卖真货倒还好。”贵州省医膳食科副科长阮庭煌一边在现场驱逐“黄牛”,一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很多假货的包装盒与省医月饼一模一样。一个成本仅一元的塑料盒,仿冒省医月饼的凹凸纹理后,可以卖五六块钱。


假货贴着与正品相同的食品标签,印着正确的厂址,但成本还不及省医月饼的一半。“小作坊偷工减料,200元一公斤的云腿,可能偷换成70元一公斤的次料,不上税、成本低,扰乱市场秩序,也有食品安全隐患。”阮庭煌说。


对医院来说,打假成本高、难度大,市场监管部门也查封过几家涉案金额较大的厂家,但仍拦不住朋友圈的微商代购,产品鱼龙混杂。


2

医院卖月饼:不务正业?


受疫情影响,2020年云腿月饼的原料价格上涨了50%,但贵州省医决定,月饼不涨一分钱。“患者情绪已经很紧张了,物价就别再涨了。”阮庭煌说。


贵州省医的职工食堂从1990年代末即有馒头、酥饼等糕点出售,2000年左右的某年中秋节,食堂糕点房烤了一些火腿酥饼给员工尝鲜,大受欢迎。多次改良配方后,云腿月饼一跃成为医院内部的“王牌产品”。但即便如此,医院食堂的糕点房规模一直很小,2006年周勇刚到医院工作时,每年仅有一百多万元的销售额。


贵州省医位于贵州市中心,靠近居民区,周边居民都喜欢这里便宜又美味的食堂,作为“副产品”的云腿月饼经食客口耳相传,渐渐成了贵州人认可的好东西,在医院托关系排队买糕点逐渐成为一道奇特景观。2017年,因为“市民连夜排队买月饼”的报道,贵州省医月饼彻底走红。


那一年,省医月饼日产上万斤仍供不应求,不得不推出一人限购10斤的新规。当时有媒体计算,按日销售45万元计算,年销售额将突破两个亿。而实际上,省医月饼平日与中秋节前高峰期的销量差异巨大。“平日一天卖三千个,到了中秋前一个月,平均每天能卖50万个。”


周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复旦大学管理研究所推出的《2018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上,贵州省医的综合排名未能进入全国前五十,但如果有全国医院自制月饼排行榜,贵州省医或许能一马当先。因此,网络上也开始出现“省医的专业不是救人,而是做月饼”“月饼的名气比医院更大”等调侃。一位医院员工戏称,这是一家“以看病为主的公立大型综合性三甲月饼公司”。


周勇回忆,省医月饼的一夜爆红就像中了大奖一样,“看到当时的舆情,我们都有点被吓到了”。


但他觉得,医院食堂经营得好,与医疗水平拔尖相得益彰。周勇说,食堂经营是医院的“非主流”业务,医院从没给月饼销量定过目标任务,也没指望靠月饼赚钱,保证食品安全和质量,让职工和病人吃得满意放心,才是最大心愿。


万人排队,一盒难求:医院自制“网红”月饼是如何炼成的?_第2张图片

为了缓解排长队的难题,2018年,贵州省人民医院出资成立了一家食品公司,作为月饼的生产企业。(南方周末记者崔慧莹/图)


3

医院自制月饼,缘何一盒难求?


据公开资料,全国至少有50家医院推出过自制月饼。有网友戏称,中秋节就是医院食堂决战的紫禁之巅。


在华西医院,“月饼号”火爆到连华西自己人都抢不到。有了老字号糕点铺沈大成的加持,上海仁济医院的每个月饼都散发出老字号的光芒。在上海龙华医院的职工食堂里,每年中秋节前夕,后勤工作人员都会结合医院中医特色,制作黑豆、米仁、绿豆、山药等食材为馅料的养生月饼,颇受员工青睐。


在公众的观念中,相比市面上五花八门的月饼品种,医院产销的月饼更干净、更健康。比如“华西牌”月饼,由医院营养膳食中心出品,月饼配方经过专家研究,遵循了少盐、少油、少糖、低热的健康标准。


“火腿馅料是月饼最重要的灵魂。每年我们都要派5个老师傅,提前一个月去云南驻守,一条条地精选宣威火腿,比如只取土公猪的后腿肉,腌制不能太咸,要剔除肉筋等等。”周勇说,医院的月饼一年要用掉800吨“毛腿”。


中秋前后是公司职工们一年中最期待又忙碌的日子,二百余人分为早晚两班轮流生产。该食品生产车间的负责人李启雷说,为提高效率,公司订制了完成馅料糅合、面团挤压的加工机器,但填装馅料及挑拣装盒,仍靠手工完成。


除了好吃,医院自制月饼价格公道。“华西牌”月饼,散装、不限口味,统统6元一枚。精装盒装共6枚,每盒88元。浙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院牌”月饼,每盒8枚,卖58元。相比市面上动辄三四百元的网红月饼礼盒,这样的价格堪称业界良心。


4

破圈难


遗憾的是,大多医院的自制月饼仍属于自产自销的“限定款”——膳食相关科室作为医院的一个部门,核心工作仍然是为医院职工及患者提供品种丰富的膳食,因此月饼仅限于医院职工或患者购买。


只有贵州省医的月饼实现“破圈”,成为了现象级网红。为了缓解排长队的难题,2018年,贵州省医出资成立了一家食品公司,作为月饼的生产企业,由医院膳食科负责经营。贵州省医月饼正式定名为“盛意”月饼——“省医”月饼商标已被其他不相关公司抢先注册。


2019年8月,贵阳观山湖盛意食品有限公司建成。在这座斥资500万建成的全新厂房,一条30米长的隧道炉被首次启用,生产力从每天十多万个蹭跃升到每天50万个。2020年,工厂又增加一台炉具,产能提高到60万个/天。


“隧道炉就像台印钞机一样。”阮庭煌做了个比喻,在食品生产车间,一个个被装馅揉成椭圆形的月饼坯,被整齐码放在烤盘上,通过整条烤炉传送带仅需20分钟,就能完成烤制。中秋前一个月的销售高峰期,这条生产线的烤炉几乎24小时不熄火。


“以往在贵州,人们都会买云南产的云腿月饼,但在现在的贵州本土市场,省医月饼已经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周勇说,他不掌握具体市场份额数据,但现烤出炉的月饼,肯定比云南运来的更新鲜。他甚至将省医月饼和贵州茅台、老干妈辣酱并称为贵州的三样“好东西”。


2020年8月,在南京召开的一场有国内多家医院营养科医生参与的培训活动上,成功打造出“网红月饼”的贵州省医,备受业内人士关注。全国很多医院也曾专程前去交流学习经验,但贵州省医的模式较难复制,主要还在于自主经营程度、院方支持力度等问题。“有些医院买一棵白菜,都要6个人签字。”阮庭煌调侃说。


对任何一家大型综合医院来说,食堂后勤管理都是难题,从食材、口味、价格等各方面让患者和职工满意,已然不易,全国有同样省级平台资源,有雄厚资金实力的医院太多了,唯独省医月饼“红出圈”,周勇认为靠的是医院对后勤管理创新发展的支持与一定的运气。


“但要严格把控好产品质量,总是如履薄冰。”周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时常感到挑战比机遇更大,为“对抗”假冒伪劣产品,在采访前三天,省医月饼刚刚紧急更换了新款包装盒,提醒消费者通过防伪码,甄别李逵与李鬼。



万人排队,一盒难求:医院自制“网红”月饼是如何炼成的?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人排队,一盒难求:医院自制“网红”月饼是如何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