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自杀率第一,我们是如何谋杀下一代的?

前几天被一条新闻刷屏

一个孩子在学校和同学闹矛盾

回家的路上被母亲批评

孩子拉开车门

从芦浦大桥跳下

警察赶到现场的时候

确认孩子已经死亡

图片来源:新闻视频截取

想必这个母亲在那一刻的心情已经崩溃

她或许会一辈子活在自责的阴影里

 然而太阳底下无新鲜事

 这起惨案不是第一个

也不可能是最后一个 

《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指出:

中国儿童自杀率世界第一

我们来看两组数据:

第一组数据:

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孩子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儿童自杀第一大国。

第二组数据:

上海地区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也占到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计划自杀,并有1.71%的中小学生自杀未遂。

中国儿童自杀率第一,我们是如何谋杀下一代的?_第1张图片

是不是看数字触目惊心,在很多人心中,中国是传统文化大国,讲究父慈子孝,其乐融融。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我们有机会去逛逛论坛、贴吧,相信你会得到完全不一样的结论:

中国儿童自杀率第一,我们是如何谋杀下一代的?_第2张图片
中国儿童自杀率第一,我们是如何谋杀下一代的?_第3张图片
中国儿童自杀率第一,我们是如何谋杀下一代的?_第4张图片
中国儿童自杀率第一,我们是如何谋杀下一代的?_第5张图片

向右滑动<<

很多人看到这些都会感叹,这些孩子是怎么了,父母把他们拉扯大,管他们吃管他们住,到头来却落得孩子的抱怨和谩骂。

甚至动不动就自杀!

然而压死骆驼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是之前的每一根!

父母从来也没想过自己无意间的一句话,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中国儿童自杀率第一,我们是如何谋杀下一代的?_第6张图片
中国儿童自杀率第一,我们是如何谋杀下一代的?_第7张图片

这些话语

会像钉子一样

深深的扎进孩子的心里

每一次想起都会滴血!

一项调查显示:

75.6%的孩子

都不同程度的被家长羞辱过!

中国有句古语: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总觉得父母对孩子严苛一点是为他好,却很多时候忘了:

他们只是孩子,

他们的人生才刚刚起步,

他们需要的是爱和保护,而不是苛责和训斥!

你在不停的抱怨、嫌弃孩子的时候,却不知道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你就是全部。

有一个实验,

让父母和孩子分别给对方打分。

基本上所有妈妈给子打怵的分数都是不及格,孩子有着各种各样的毛病:不听话、挑食、老生病、不爱写作业……

可是在孩子眼里,

妈妈都是满分,他们能想象到最完美的形象就是妈妈。

父母对孩子太严苛了,

严苛到很多时候我们分不清是爱还是攀比,

也忘记了孩子需要父母的爱,

才能走好人生刚开始的每一步。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生最高层次的需求是归属、是被爱,而我们绝大多数的父母,都只是满足了孩子吃喝拉撒睡的基本需求,觉得那就是给孩子的爱和关怀。

长此以往的结果就是,孩子感觉不到关注和爱,从小就想着自己是不是做的不够好,父母才不喜欢自己,久而久之变成,无论我怎么努力父母都不喜欢我。“不被爱”、“爱缺失”成为结束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其实,这一切本可以避免。

家长

必读

作为父母要知道的3点:

1)让孩子做他自己

“我是为你好”,这句话是不是太熟悉了,父母总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为孩子安排人生,却从来没想过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尤其是2岁到12岁处在对父母的崇拜期,他们会对父母说的话“深信不疑”或者只能接受父母的安排。

可是父母的引导从来没有跟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改变,千万不要用“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方式绑架孩子,最后只会让孩子不堪重负。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才能让孩子成为独立的自己。

2)正确疏导情绪,从家长做起

责骂从来都是疏离的开始,而不是爱的表达。

当孩子犯错时,不要第一时间指责,而是先倾听;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不要第一时间呵斥,而是和孩子一起想办法,鼓励和帮助孩子跨越困难。

“没关系,下次继续努力”永远比”你怎么那么笨“更有用,父母的包容和爱,才是孩子承认错误并勇敢改正的底气。

3)多一点夸奖和赞美

中国讲究含蓄和中庸,我们更多的时候歌颂的是沉默的父亲和默契的亲情。很多人活了几十年可能都没从父亲嘴里听过一句夸奖。

然而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鼓励夸奖,适度的夸奖会让孩子感受到爱和需要,从小建立自信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儿童自杀率第一,我们是如何谋杀下一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