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9分,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抗疫剧

开播7天后,《在一起》在豆瓣上的评分停留在8.9分。


这个成绩,让它成为了国庆档期评价最高的国产新剧。


豆瓣8.9分,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抗疫剧_第1张图片

毫无疑问,《在一起》是今年最重磅的国剧之一。无论是阵容还是题材,都备受瞩目。


先来看眼主演名单——


张嘉益、周一围、谭卓、张天爱、雷佳音、倪妮、张静初、朱亚文、徐璐、张萌、杨洋、陈数、陆毅、黄景瑜、刘敏涛、邓伦、李沁、海清、冯绍峰、孙俪……


简直就是请来了半个娱乐圈。



它的主题聚焦2020年最重要的社会话题——抗疫。


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题材。


毕竟,它是属于时代中每个人的共同记忆,命题异常宏大,情感尺度也很难拿捏。拍不好,就会流于空洞、廉价、套路的煽情之作。


好在,《在一起》没有辜负这套豪华的卡司班底,以及这个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主题,最终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豆瓣8.9分,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抗疫剧_第2张图片


同样是集体创作,同样是单元故事的呈现形式,《在一起》和国庆院线正热映的《我和我的家乡》其实拥有不少相似之处,巧的是,《家乡》目前也以7.4的分数在口碑和评价上领跑同档期的其他电影。


豆瓣8.9分,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抗疫剧_第3张图片


《家乡》由7位导演,分别拍摄了五个独立的故事,而《在一起》也邀请到12名位导演,用20集的体量,讲述10个抗疫片段,从不同的维度深入年初那场雨病毒打响的疫情攻坚战。


抛却形式上的相似性,《在一起》和《家乡》还存在更深层次的连结——都是带有主旋律意味的作品。


而它们的出现,又共同印证了同一件事,那就是国产主旋律越来越好看了。


豆瓣8.9分,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抗疫剧_第4张图片


可能很多影迷和我一样,在早几年对“主旋律”这个词是有些抵触的。因为这类题材的作品,往往属于命题作文,故事按图索骥,表演也缺乏灵魂与生气。


但去年国庆档一部《我和我的祖国》,让我开始改变了对主旋律作品的既定印象。


而今年的《祖国》的姊妹篇《我和我的家乡》以及《在一起》,则加深了这种改观。



实际上,题材并非原罪,主旋律作品也可以很好看。


说白了,主旋律作品的目的,是要传递某种特定的精神。而只有在观众真正地与角色和故事产生共鸣与共情,作品传达的价值观才能为人信服、被人接纳。


《家乡》和《在一起》都实现了这一前提。


为达到这一目标,它们的创作路径也是相似的:由渺小通向伟大,从个体身上勾勒出大事件或者大概念的轮廓。


简单来说,它们都关心「人」:


《家乡》展示了人与家乡无法割断的连结,《在一起》则关于抗疫非常时期人的经历与选择。


豆瓣8.9分,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抗疫剧_第5张图片


《在一起》播至14集,已经讲述了七个与抗疫有关的独立故事。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曹盾执导,朱亚文、徐璐、余皑磊主演的《守护者》单元。


这一集的故事聚焦援鄂医疗队的医护人员,讲述他们在疫情最危急时期,从全国各地驰援武汉的经历。


除却抗疫的主题,这集本身就是一部非常好看的作品。


它克制、真实,更重要的是,它试图以平视的眼光去记录每个冒着生命危险抵御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尽可能地挖掘出他们的崇高与脆弱。


豆瓣8.9分,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抗疫剧_第6张图片


故事的主角,是朱亚文饰演的援鄂医学教授黎建辉。这一人物的原型,是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钟鸣。


豆瓣8.9分,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抗疫剧_第7张图片

《救助者》主角原型钟鸣教授在小年夜踏上驰援武汉的列车


作为第一位驰援武汉的专家,他在前线整整奋战了75天。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专家级别的医生,在踏入战场的那一刻,仍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豆瓣8.9分,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抗疫剧_第8张图片


他被分配到的病区,是由原先的儿科门诊改造的,病房里挤满了病床,走廊的狭窄空间也被用来安置病人。


医疗设备、床位、人手严重不足,每一分钟都会有病患转为危重,医生和护士们穿梭在拥簇的病房里争分夺秒地抢救,一刻不能得闲。


豆瓣8.9分,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抗疫剧_第9张图片


但更为致命的,不是病情危急或物资人力的紧缺,而是人们对这个疾病的未知——没有人知道病毒的底细,更提不上准确地治疗。医生们只能不断试,尽全力维持患者的生命。


摸着石头过河,也意味着生死可能就在千钧一发之间。前一天病人还躺在床上和医生们谈笑风生,第二天病床就空了。


豆瓣8.9分,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抗疫剧_第10张图片


新冠到底有多恐怖?


剧集靠两个长镜头就交代清楚了。


第一处是黎主任首次踏入新冠病人所在的病区,镜头跟随医生的脚步,全方位展示了战疫一线混沌、紧张、危险的氛围。



病人呼吸困难、咳嗽不止,护士擦拭地上的鲜血,这一幕场景已经让黎主任措手不及,可接着他在走廊却遭遇到更触目惊心的一幕:


楼道被用来放置临时床位,而患者床位旁边,是来不及抬走的遗体。



进入ICU,病人的情况更加棘手,几乎每个病床上的患者都在同一时刻发病,医生根本顾不过来,刚为这位做完心肺复苏,又要为旁边那位紧急止血。


镜头以黎主任的背影结束,面对疫情风暴中心最残酷惨烈的场景,他的背影显得无比单薄无助。



第二个镜头是医生护士对尹昉饰演的病患实施抢救的过程。


病人的血氧含量毫无征兆地降至危险级别,甚至连他自己都还没来得及意识到哪里不舒服,就陷入了昏迷。



医生全力抢救,却仍然没能挽回他的生命。


从意识清醒到停止呼吸,只有短短两三分钟的时间。一个镜头,就展现出病毒恐怖的摧毁力。生与死,仅仅是分秒中的间隔。



每日都在生离死别的氛围中,身为专家、在同事面前冷静沉稳的黎建辉,也曾一度崩溃。


他将头浸在水中,体验肺中氧气耗尽的感觉——绝大多数新冠病人都是因此而去世的。


或许也是因为这种痛苦的窒息感,让他意识到自己还活着,自己肩负的治愈患者、战胜病毒的使命。



他不否认自己的局限。


当同事因为没能成功抢救回一名患者,而感到沮丧时,他只是在一旁淡淡说了句,“坚强点吧,我们不是神”。


豆瓣8.9分,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抗疫剧_第11张图片


而他最大的脆弱,是恐惧。


任何人面对未知的危险都会害怕,更何况是每天都在与死亡缠斗的医生与护士。


豆瓣8.9分,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抗疫剧_第12张图片


初来前线的麻醉医生魏力和护士周周在做防护准备时,后者问道:


魏医生愣了一下,轻声说了句“嗯”,紧接着补了句“应该没事儿”,像是给自己、给同事的安慰和打气。


正是因为存在恐惧,他们面对危险时的挺身而出,才更显得无私与崇高。


豆瓣8.9分,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抗疫剧_第13张图片

豆瓣8.9分,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抗疫剧_第14张图片


如果剧集力图刻画出丰满、立体、真实的人,那么它的着力点,就落在一个个具体、精妙的细节上。


援鄂医护人员的真实遭遇,许多都体现在细琐的情节之中:


第一次到病房的黎主任,在摘下手套那一刻,汗水顺着手指流淌下来;


豆瓣8.9分,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抗疫剧_第15张图片


他在武汉酒店住宿的第一晚,为了室内通风敞开着窗户,还不能开中央空调,一月的天气寒冷彻骨,只能把棉被对折,穿着棉袄入睡,甚至一向不喝酒的他,也必须靠喝白酒取暖。


豆瓣8.9分,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抗疫剧_第16张图片


剧中,徐璐饰演的护士周周提到,经过那么多天相处,在她看来那些患者不是她需要照顾的病人,而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而医护与病患之间的感人情谊,也体现在一处处细节里。


豆瓣8.9分,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抗疫剧_第17张图片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一位病患抱怨手上一直输液起了冻疮,周周答应会给她带来冻疮膏。


可是药膏拿到手时,病患却先一步去世了。


豆瓣8.9分,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抗疫剧_第18张图片


周周坚持将冻疮膏抹在遗体红肿的手上,这或许是她能给这位逝去的病人最后的帮助了。


这个微小的举动,既包含着医护人员的无力与内疚,同时也折射出他们对每一个个体、每一份生命的尊重与珍惜。


豆瓣8.9分,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抗疫剧_第19张图片


另一段让人泪目的情节,是余皑磊饰演的麻醉医生魏力和尹昉饰演的病人打赌,两人的妻子都快生了,他们决定比比谁家孩子重,输掉的人要请对方吃饭。


这个赌局同样没有兑现。


豆瓣8.9分,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抗疫剧_第20张图片


病人病情急转直下,还没来得及见孩子一面就停止了呼吸。


魏医生给病人的微信发去一条信息,告知亡者当初那个赌局的结果。没想到的是,他收到了一条回复,里面充满了对他的感谢与鼓励。


豆瓣8.9分,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抗疫剧_第21张图片

豆瓣8.9分,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抗疫剧_第22张图片


这一幕或许就是剧名“在一起”的最好诠释:


危难当前,每一个平凡个体的相互取暖、理解、依靠与奉献,才凝聚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强大力量,足以摧毁病毒的威胁与发难。


豆瓣8.9分,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抗疫剧_第23张图片


所有伟大都诞生在渺小之间,《在一起》同《我和我的家乡》与《我和我的祖国》对此拥有相同的共识。


而这份共识,也为主旋律故事的创作,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将宏大命题拆解,深入到细致的时代肌理中,用诚实真挚的情感来打动观众。


豆瓣8.9分,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抗疫剧_第24张图片


《在一起》对个体的关注,不仅仅停留在医患故事上,它还将镜头对准了外卖骑手、防控中心流调员、护工以及社工等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的普通人,讲述他们在疫情之间的付出与作为,试图从各个维度出发,描绘出一幅完整的时代画卷。


豆瓣8.9分,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抗疫剧_第25张图片


作为一部时代报告剧,《在一起》意义与价值,或许就是揭开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记录时代中每一处微小却至关重要的细节——


它不歌颂谁,也不神化谁,而是让人们能够记住,那些随着疫情好转可能会被我们遗忘的那些人,那些事。


而他们,值得被人们,被整个时代铭记。


你可能感兴趣的:(豆瓣8.9分,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抗疫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