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访谈(答李晓霞老师问)

微访谈(答李晓霞老师问)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你参加了几次教育行走?

两次

2通过什么途径知道教育行走?

在《教师博览》的“教博读书联合会”微信群里看到陈秀玉老师发布的活动链接,从中了解并获知的。

3参加教育行走的初衷是什么?

想看到与身边不一样的教师群体,想寻找与自己精神尺码相同的人。(在此之前参加过《教师博览》首届读书论坛,思想有所觉醒)

4你身边的教师群体是怎样的?你想寻找的人又是怎样的?

我感觉身边的人比较满意自己的现状,尤其是职称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即使对有些工作会有抱怨,但也只是牢骚几句,大家最后还是很乐观,很欢欣。但我就有很多的困惑,我属于精神要求高于物质要求的那种人。遇到使自己精神上不愉悦的事情就会问: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对吗?其他地方的教师怎么做的呢?我想要寻找精神上有追求的人,想知道他们如何丰富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与认知。而不只是关心工资增加了没有。

5活动之前是否了解活动发起人?

了解刀哥,很早就在《教师博览》读过他的文章,在《教师博览》首届读书论坛上,我们有过一面之缘。他还编辑过我的一篇稿子发表在《教师博览》上。不太了解张文质老师,但读过他的三本书。

6具体是哪两次教育行走?

2017年的教育行走与2018年的教育行走。

7两次行走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第一次是感觉被自己照亮了,有一束光拂过我的身上。经由专家学者们的言说打开了自己新的视界。第二次应该算是被唤醒吧,觉得自己仅仅做观众、听众是不应该的,应该做点什么。无论是为教育行走,还是为自己,或为学生。不能只是当场激动,回来没行动。决定要做自燃型的人。

8.在参加教育行走之前,你一般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帮助自己走出眼前的困惑?

主要是通过阅读。身边没有什么团队,也没有太多可以咨询的人。

9.参加活动之前,你想象中的教育行走是怎样的?参加完之后是否满足了你的期待?

从字面理解,起初真的以为是从哪走到哪,边走边看,甚至露营啥的都想象过了(此处傻笑三秒)。后来才发现是大家一起在坐在一个固定的会场交流、听演讲。应该说参加之后我的期待是实现了的,主要是思想上有收获。

10.能否分享一下参加两次活动中最受触动的一些人或事?

每次都有写行走心得,要不看看那两篇文章吧。这里只能简单回顾了,第一次参加更多感受到的是这群人整体的激情与热情,第二次的感受则是对某个具体的人的感触了,比如第二次行走中的刘宇娟老师,雪猫校长给我的印象很深刻。

11.在第四届教育行走之后,回到寻找之前的工作场域,自己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心态上的,和具体实践中的。

更多是心态,心态确定一切。我不再纠结于学生的分数,而是想着如何去改善他们的精神与内心。主要做的是鼓励和带领着学生一起读书,在书籍中丰富自己,从而自己也通过阅读变得更为慈悲与柔软。可以接受那些成绩非常糟糕的孩子,允许他们的落后。也不再计较学校的那些“应付式”的工作,遵从自己的意愿去做,如果觉得可行、正确就会全力以赴,反之就不去做,并不计较最终是否能得到领导的夸赞,或者年末评优之类。做自己的事,随他人怎么看。

12.你说到在第二次行走中刘宇娟和雪猫两位老师给你的印象很深刻,可以具体地谈一谈吗?尤其是刘宇娟老师,她多次提到要感谢你对她的支持,可以分享一下你们之前的故事吗?

跟宇娟相识是在一个共同的微信群里,有一次我发了一个自己的文章链接,她读过后觉得不错就加了我的微信。真的是因文相识。

再后来她在我的朋友圈看到我转发的第三届教育行走活动,便一起加入了。2017年7月在厦门参加教育行走活动时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那时我们都很羞涩,但我真的很佩服她。她当时还在哺乳期,本来在家休产假,在英才学校学生宿舍时,她还用吸奶器挤奶,女儿才几个月。

我就感觉,自己当年像她这个年龄的时候,根本还啥都不懂,如果当初我也这么上进、勤奋、善于抓住机会,也能接触到这么好的平台,或许我会更优秀一些。自己年轻时真的太孤陋寡闻了。记得2015年暑假参加《教师博览》读书论坛时,旁边一位老师问我“教育1+1网站”,我竟闻所未闻。好在学习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宇娟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给予我的是一份促进与刺激。也化解了我第一次参加活动时的孤单与胆怯。

到2018年第四届教育行走时,直到活动开始前几天我才知道她已经默默地为这次活动做了那么多。而我还是去年的老样子,羞怯而又腼腆,不敢露面。她也使我意识到,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应该贡献自己的力量,哪怕微不足道。聚沙成塔,活动全程公益,靠的正是大家的无私奉献,那些一直在付出的人不也是我们中的一员吗?

跟猫校也是在行走认识后相互加的微信,之前只在《教师博览》QQ群经常拜读到他的文章,他爱读书,爱写读后感,给过我很多启发。

厦门见面后才知道他是一所偏远地区小学的校长,不顾一路跋涉的艰辛来到现场。他的好学令我震撼,遗憾他上台发言时讲的是一口地方话,我没听懂。

光华再次相见时,宇娟告诉我猫校要去私校应聘了,我既惊讶他的决定也钦佩他的勇气。后来得知他没有应聘成功,就是因为普通话。

从宁波回家后,我把他的故事讲给我家里同为教师的哥哥嫂嫂听,他们都表示很受触动。我们都是温水里煮的青蛙,早已忘记了从教当初是为何而出发。随后,我就看到猫校自己建了一个普通话训练群,每天都在练习发音,从拼音到词语到诗词,还请了雪梅老师每日点评。

他的这种努力、勤恳、拼搏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就像张文质老师曾说过的,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生命里的四个人:身边有师傅、远方有导师、心中有偶像。(还有一个我忘了)。我觉得我所认识的这些人都满足了我的以上需求。所以,真的很感谢每一次的遇见,感谢每一次的行走。

13.他们给你的触动有没有影响到你的行动?在教育行走之后,你都做了些什么尝试来试图改变、提升自己?

因为他们,我至少觉得自己有了榜样,也也有了同伴,不再孤独。即使身边没有志同道合的人,想到有远方的这些值得我学习的老师、朋友,内心还是充满了力量。就像刀哥所说“找到了与自己精神尺码相同的人”。

也是通过行走,看到了以各种各样方式绽放在三尺讲台上的老师们,虽然眼前体制弊端多多,觉得自己还是可以尽力完善自己,以及自己的课堂、自己的教学,改变自己能改变的。我努力从推广学生阅读到引领家长阅读,利用学校下发的阅读书籍尝试着与学生共读共写。自从加入了“张文质写作班”,我的写作自主性比以前更强了,观察生活的意识也逐渐提高了,养成了及时记录、及时反思的习惯。因为阅读柔软了我的心灵,文字丰盈了我的情感,对待班级中的缓慢、落后生,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宽容,越来越坦然,越来越能理解他们,我也不再不火急火燎地去逼着他们学习,而是尽量想办法去驱动他们的内心。

14.能否分享一下你加入写作群以及承担管理员工作的一些感想?

加入写作群给我带来的最大感想就是写作更有动力了。因为对于我这种并没有太多写作功底,身边也没有人给予指导与点拨的孤独的写作爱好者来说,能遇到兴趣相投的团队已经觉得很幸福了。而群里的各位老师尤其是张文质老师、小尘老师,晓霞老师你从一开始就给了我极大的认可与鼓励。虽然在资历上,教学水平上可能大家各有千秋,但在教育写作上大家看到的都是彼此的好,总在给予着肯定与好评。尤其看到自己上有来自一些陌生人的“喜欢”甚至“赞赏”时,我觉得那才是货真价实的“好”。

作为专题管理员,很多时候我总想着能否尽力给予他人一些帮助与建议。因为我知道张老师是不可能有机会一一过目甚至点评每一篇稿件的。在投稿者看来,管理员至少应该有一定的评价、赏析与指点的能力吧,不然,大家每天写每天投,没有交流与反馈,没有提点与改进,怎么进步?量的累加真的会带来质的改变?但是,正如晓霞老师你所说,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应该是多去鼓励与发掘新人,“写作的勇气比写什么更重要。”加之我觉得自己也还不够指导他人的作品,所以也只能是充当拜读与欣赏者的角色了。

就在今天下午,我还和一位同事聊到写东西。我说我觉得写作也要有气场和氛围,很多时候,我就是一个人呆在学校的教师书房里静静地读“跟着张文质写作”专题里的文章,读着读着,自己的感受被触发了,写的念头也突然冒出来了,于是开始敲击键盘。好像就是在那种氛围里,你才能比较快地找到写作的灵感。

15.这个管理员是公益的,在这之前,你有做过公益或承担过类似的工作吗?

还真没有。但在学校的教师文学会,也是我负责收稿编稿的。行政上我并没有任何职务。只是一名老师,热爱文字工作而已。

16.如果有机会,还会参加教育行走吗?如果参加,你将以怎样的姿态参加?可能主动承担哪些工作?

我觉得自己应该不会站在台上去言说或者表演,因为我确实不擅长那些,相反,很多老师有倾诉的欲望,有值得分享的故事,我愿意倾听,感受,思考。

我会主动承担一些服务性的工作,比如晚上各个沙龙的话题讨论组织,现场维持,记录报道。或者行走活动的照片拍摄等。

17.第三次参加教育行走,你是怎样的一种心态?有什么不同的参与方式?和不同的感受?

第三次参加行走,我有了一种是要去见老朋友的幸福与冲动。虽然在第二次行走结束前一晚的问卷调查中,我有写到行走的福祉应该辐射到更多的教师,参加过两次的人员就不要再参与进来了,毕竟名额有限。但当真正看到公布的营员名单没有我时,内心还是涌起了一些失落。好在张老师的慈悲,因着“跟着张文质写作”专题管理员的身份,我最终还是获得了入营资格。

这一次,我选择了以承担者的角色现身。两年来。我看到了太多的教师志愿者为行走做出的贡献,从台前幕后到住宿接待,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井井有条的背后是他们默默的付出。

我自知能力有限,只是担任了节目策划之一与部分活动报道。但相比过去,我已经迈出了一大步,不再仅仅只是一名听众与围观者,而成了真正的体验者与见证者。

也是这一参与方式的改变,我与更多行走者的接触更深入也更亲密了。来自江西景德镇的蒋铭国老师去年就是整个行走活动报道的总负责人,这一次他又领着来自江苏、哈尔滨、辽宁的王雪霜、张晓军、张英俊、甘诚以及我一起组成了团队,大家决心抱团成长,共读共写,一起进步。

还有最初引着我加入行走的福建的陈秀玉老师,我们也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她从繁忙中脱身出来约我合影,让我既感受宠若惊又觉得格外欣喜。

以及与行走晚会策划组一些工作人员如罗圳、陈蕾、廖黎黎等的微信交流、互动以及现场的合作、交谈,我从她们身上看到了许多值得自己学习的精神与品质。

最值得感慨的是,这次行走,我终于鼓起勇气把自己放在了众目睽睽之中。在参加分论坛六活动的那个晚上,我第一次在那么多陌生的面孔前演讲,心怀忐忑,无比不安。但并没有遭到任何人嘲笑,反而,我得到了最热情的掌声与喝彩。小豆子老师的解惑、毛家英校长的点拨、苗旭峰老师的心灵相惜以及几位从不相识的老师第二天主动过来加我微信,与我聊天……这一切,都让我感受到,当一个人敞开心扉拥抱世界时,这个世界也一定会回馈于她以拥抱。这,正是每一位教育行走者的意识与担当——彼此鼓励、彼此赞赏。

18.如何理解教育行走对于教师成长的意义?

今天刚好在读王维审老师的《寻找不一样的教育》,书中提到:这几年,教育界越来越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了。这是好事,但是很多人错解了“专业发展”的意思,不是从提高教师生命素养上来关注教师成长,而是千方百计地培训教师的教育技能。

这段话,我表示深深地赞同。的确,一个教师的成长首先在于其内心的觉醒,而不是教学上技与术的提升。

自从得知教育行走并加入其中,我感觉自己的生命被重新打开了一扇窗,透过它,我看到了不同于自己身边的教育风景。专家的讲座、一线教师的演说以及更多和我一样默默参与其中的老师,都让我获益良多。

如果说专家们带给我的是教育教学理念上的更新,老师们带给我的则是日常行为的示范。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做忠实于自己内心的教育,做不断成长的老师。这是我越来越坚定的信仰。

不仅如此,每一个教育行走者都是阅读与写作的爱好者甚至痴迷者,因为认识他们,我觉得遇到了知音,找到了同伴。从此,不再觉得自己孤单。

你可能感兴趣的:(微访谈(答李晓霞老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