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五渣”的美国大学申请术
在来回信件中,不断把双方的语言翻译成自己的话传播出去的过程中,他不知不觉地在这个细分领域有了深远的洞见。
2. 李小龙的快速崛起之道
2. 1 万维钢:只有在竞争不充分的领域,才有流派
2.2 不是自己找答案,而是联机学习,“用答案换答案”。相比过去“学习-思考”的单机学习,这是一种镶嵌在社会网络之中的学习方式:
a. 先打磨第一个知识模块;
b. 抛出去,换回别人的知识模块;
c. 重复前两步,积累足够多的知识模块;
d. 整合出自己的体系,实现知识跃迁。
2.3 过去自己学自己悟,才是真本事;信息爆炸时代,“调用”和“整合”他人的答案,显然更加重要。过去一定要自己完全悟通了,大彻大悟才出来教别人。100分教5分的人,老师站着讲,学生“跪”着听;信息时代,往往是一个15分的人教5分的人,大家商量着来,偶尔学生还能教老师几招。
3. 认知德扑:用答案换答案
认知德扑允许你用好牌换别人的好牌。因为一份知识分享后就等于两份,前提是你分享的内容足够好。这样一来,至少三种策略能胜出:
策略一:自摸 (最慢)
策略二:和桌子上其他有好牌的人互换 (能赢)
策略三:同时参与几桌牌,都抓到手里,分享换牌,再打出去 (能出天牌)
这是三种学习思路:
a. 自学:自己找答案
b. 联机学习:和同行交流,用答案换答案
c. 跨界联机学习:跨行学习交流,用答案换答案
你是哪一种思路?可以看看自己遇到问题时的第一反应:
a. 遇到问题,苦思:“这可怎么办”想一晚上不得;
b. 遇到问题,找书:“哪里有答案”开始通过网络,书来找资料;
c. 遇到问题,找人:“谁最有可能知道这个答案?在这之前我要准备些什么?”然后准备沟通,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三类人类知识大爆炸,都有显而易见的共同点:多元,互联,跨界,最终形成知识跃迁,创造出大师辈出的年代
今天最新的知识源头并不在某个教授的脑子里或一本教科书的某一页,它们在大脑和大脑的碰撞中,在问题和知识的交汇之处,在一线高手的实战之中。
当一群相当的大脑互联,会变成一个“知识量,理解能力升级”的集体
任何一个领域一旦有能大幅提高效率的新技术,这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就会变化。在一个认知和技能都能外包的群体里,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技能?突破点只剩下两个:提问能力和整合能力
认知德扑点的局里:你最重要的能力不是抓牌而是迅速达组合牌的能力。机器也许搜索速度更快,但是机器没法提出足够有创意的问题。
多元:跃迁群思考网络
高频:高频次沟通会增加跃迁的速度
提问:好问题是发动机
结构:结构共识,比如场景-分析-概念-案例;数据-技术-金句
汇聚:群里没什么高下,我们就是因为不同的背景才被召集在一起,所以表达自己认为最好的观点就行。
一个知识跃迁群的点子质量,也符合冥律分布
思想盛宴:
群体跃迁只会在去中心化的系统里出现
越清晰的话题,越容易提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