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教师的特质——《致青年教师》阅读札记

寻找教师的特质——《致青年教师》阅读札记_第1张图片

文/雒宏军

一个人做了教师,生命中总是需要一些特殊的东西,我们姑且称为特质吧。王栋生老师的《致青年教师》便是这样一本书,去读,去寻找,就会发现那些属于教师生命的特质。

他说,在学生面前没有必要掩饰自己的感情。现实情况却是,教育当中往往缺乏情感。何止情感?道德、人性、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这些教育的本来之意,在教育的过程中被我们随意丢弃,已经没有剩下多少了。因为我们的眼中只有一样有用的东西,那就是成绩。

上课之前,我们会像刺猬一样紧缩,把自己最柔软的地方包裹起来,给学生看到的只有像针一样根根矗立的“刺”,以为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课堂、控制学生,才能显示出作为教师的威严。孰不知,正是在这样的包裹与封闭之中,教育渐渐失去了温度,失去了温情,失去了人性,教师也失去了自己的幸福,自己的人生,把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变成了无休止的苦役。教师的心态又影响到学生,如此循环往复,教育的生态就更加恶化。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出于众,众必非之”,这是千年古训,今天来看依然可以找到很多注解。领导没有胸怀,班子就会平庸;教师没有胸襟,学校就会多出很多是非。胸襟是一种修养,宽容更是美德。人的心灵需要哲学的引导,宗教的慰藉,才能在浮躁中渐渐地安静下来,安顿在合适的所在,才能以超然的心态看待自己以外的世界。遗憾的是,哲学与宗教正是我们缺少的传统。

因为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性格”很可能成为学生的“人格”。道德观念就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你从别人身上看到的,其实就是你自己的形象。“吾日三省吾身”,其实就是从别人对自己的映像中发现不足,从而不断地修正自己。家庭,学校是学生生命初期所处的重要场所,父母与教师是学生生命初期的重要他人,你做了什么,就会投射到学生的心中,学生也就渐渐成了你的样子,正如惠特曼的诗歌所云:“有个天天向前走的孩子,他只要观看某一个东西,他就变成了那个东西”。这期间,任何说教都是苍白的,最有力的便是“身教”。

上课是一种艺术,听课评课更是一种艺术。“任何一节课都是有价值的”,抱着这样的心态来听课,便有了欣赏、借鉴的意味,如果非要弄出个三六九等,非要评出个子丑寅卯来,会让上课者紧张,听课者也听得不够自在。很赞同陈大伟老师的意见,观课,要设身处地,议课,要一起寻找更好的方法。最忌讳的是,评课者洋洋洒洒,上课者却从心理上抵制,这样以来,对自己、对别人又有多大价值?

他说,力戒浮躁。我觉得,教育界浮躁风最盛行的有两块:一是教育科研,二是文化建设。很多研究课题,连研究者自己恐怕都不清楚,匆忙立项,摸着石头过河,最后还要总结出像模像样的“模式”和“成果”,这让很多老师对教育科研坏了胃口。这些年,流行文化,任何东西,只要用“文化”包装一下,立马身价倍增,其实,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写几个标语,弄几个雕塑,整几块石头,制几个橱窗,便曰文化建设。文化是深层的东西,现在都成了面子工程,隐形的东西,偏偏要通过显性的形式去表达,这等文化,说到底还是没文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寻找教师的特质——《致青年教师》阅读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