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读者》上看过一个案例,一位中年男子因为幼年时常被父亲打骂,而母亲总是冷眼旁观,成年后有意远离父母,在外地工作、结婚,逢年过节也不愿回家。如果这是家暴导致的结果,那么下面这件事有点令人费解。
这是昨天在微博上看到的:
现年34岁的王猛(化名)从小成绩优异,某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就读北大的生物专业,本科后又成为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研究生,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然而,这一切光环的背后却是王猛和父母的决裂:12年不回家过春节,6年前拉黑了与父母的所有联系方式。
他把自己与家庭决裂的根源归结于父母从小对自己的“过度关爱”。近日,他写下万字长文发给朋友,告诉这些年轻父母“哪些事情不能做”。
34岁的留美研究生,用15000字的长信诉说“父母的爱其实是伤害”,“他们的付出只是为了控制”。
在王猛看来,从小到大的着装,生活的环境,活动的范围,交往的朋友,无一不在父母的掌控范围内。连在北京上大学,父母拜托大姨照顾他,也被他看作一种控制。
在王猛眼里,父母所有的关爱和保护,不过是保证控制对象的基本安全以便控制,至于成长环境和心里健康并不在考虑之列。自己成长过程中数次“求助”都没有得到家人的尊重和支持。他觉得自己是情感的孤儿。
不会剥鸡蛋被亲戚取笑,毕业旅行母亲向别人讲授育儿经,导游开玩笑,上高中想调位父亲不支持。出国后,父母找“老朋友”照顾他,他认为此人人品有问题要绝交,父亲觉得他“太狭隘无理”不以为然。这些都是不被尊重与支持的证据。
动手能力差,工作不顺,处理不好和身边人的关系,全部归因为父母的养育方式不对。
2012年前后,王猛拉黑了与父母的所有联系方式,与“家”彻底告别。至今父母不知道他身在何处。
作为父母,我看了也是一声叹息,血浓于水,何至于此?
不是事中人,不知道事件的细节,就王猛所说,个人认为他抗挫能力太差。
网上评论很多,有人说,就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值得这样怨恨父母,是不是小题大作?我猜想这是有成年孩子的父母的想法。
更多的人支持了这个说法:百分之九十的人没资格评论他,没体会过,不知道会给自身带来什么样的痛苦。我猜想这应该代表了一些年轻人的想法。
另外一个事实是上网的年轻人比中老年人多得多,所以网上有更多的人支持了年轻人的想法也不难理解。
可是这些年轻网友想过吗?所有父母都曾经是孩子,你们所经历的痛苦,他们何尝没有经历过?正因为经历过,他们才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养育孩子。
如果说养育方式不妥,那可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父母也是第一次当父母,没什么经验,只能请孩子们见谅了。
一方面说父母关心过度,一方面又说父母没有尊重支持自己。和父母如此决裂,显然王猛也没有尊重他们。其实,他可以“报复”父母一下,过度关心一下他们,不但自己嘘寒问暖,也让亲朋好友去照顾他们,看还有情感孤独吗?
亲戚嘲笑他小时候不会剥鸡蛋时,他都是大学生了,而且是北大的学生,完全可以怼回去:“笑我不会剥鸡蛋,可我成绩好啊!没准哪天发明个电动剥蛋机呢!”
如果没有和父母决裂这回事,在常人眼里王猛父母的教育无疑是成功的。别说考上北大,就是小孩在班里考了前几名,家长就高兴地发朋友圈了;从六十分考到八十分的学生,父母就要买东西奖励了。
可是看亲情如此疏离,王猛父母的教育又是失败的。父母觉得是荣耀,王猛觉得是炫耀,父母觉得是关心,王猛觉得是控制,究竟谁是谁非?
养孩子养出个冤家。
关于掌控王猛这件事,父母这样说:
你年幼时父母作为监护人是白当的吗?把所有事情都推给父母,作为成年人的担当在哪里?
若干年前,听过一首配乐诗朗诵《四月的纪念》,有两句诗记忆犹新:
(男):我知道,美丽的笼子囚禁了你,也养育了你绵绵的孤寂和优美的沉静 (女):是的,囚禁了我,也养育了我
那时的我觉得这个关于家的描述是准确而生动的,有温情也有冰冷。温情在于孩子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冰冷在于孩子感觉是家庭的牢笼束缚了自己。
父母关爱孩子是人伦之常,过度关爱则是束手束脚的绳索。可其中的尺度真是难以把握。
每个父母都为子女织过一张网,可以放得很大,也可以收得很小,可能有你不舒适的时候,毕竟安全很重要。当你成年,自己能冲破这张网,说明你已经有能力搭建自己的安全网。
父母抚养子女长大成人,子女感念父母养育之恩,以赤子之心回报父母,这就是天伦之乐。
愿望是美好的,过程是曲折的,我还是希望王猛放下成见,接纳父母。父母是爱他的,随时欢迎他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