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决定考研成败的不仅是知识的掌握,还有这些因素
2019考研预报名刚刚结束,预计今年的考研人数将超过2018年,突破238万。近年来,考研人数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据统计2018年的考研人数达到238万,较2017年的201万增长了18.4%,而根据各高校陆续颁布的招生计划情况来看,推免人数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有人感叹考研变得越来越难。
距离2019考研还有3个月的时间,考研已经进入到冲刺的阶段。对于备考的学生来说,不仅面临着复习的压力,还有来自心理上的压力,有些学生出现焦虑、茫然、意志不坚定、自我怀疑等问题。考研不仅需要对知识的掌握,还要有坚定的信念,当感到茫然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要静下来想一下,当初考研的初衷,会让考研的动力更加坚定。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
增加工作的机会。
有些应届考生表示,考研是出于找工作的考虑。在本科毕业生日益增多的条件下,招聘的门槛也随之提高,通过考研的方式来得到学历的提升,从而有更多工作选择机会和更好的薪资待遇。有些学生在考研时,会选择较为冷门且比较好考,竞争压力相对较小的专业,比如佛学专业等,就是出于学历提高的需要。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除了会看相关的工作经验外,还会看专业与工作的匹配度,尤其是一些专业性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岗位。有些学生在大学选专业时,没有考虑到未来的职业规划,或者进一步接触专业后,发现自己对所学专业并不感兴趣,不想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而考研则是一个换专业的机会,通过跨专业考研从而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自身能力提高的需要。
近年来,在考研报考前十的专业中,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占到60%,并且报考专业硕士的比例上升,非应届生考研的人数增加。有些考生表示在工作以后,发现自己现有的能力不够用,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得到自身更好的发展。比如有些人已经工作了几年,觉得自身的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从而选择选择考研。
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根据调查显示,多数考生选择报考的院校,集中在名校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考研不仅是提高学历和能力的需要,人脉的积累,得到更多的优质资源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在研究生期间,会认识更多专业领域的人才,同时名校的教育资源可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在考研冲刺阶段,有哪些不能忽略的事情?
首先要做好心态的调整。
信念要坚定,不给自己留后路。根据往年考研失利的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考研的信念不够强烈。如果有坚定的考研“欲望”,就会在备考的过程中更加的投入,能抵得住外界的诱惑,不会轻易的选择放弃。尼采曾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考研也是如此,要清楚自己考研的目的,才会有更坚定的考研信念。因此,在自己要选择放弃的时候,想一下自己当初为什么选择考研。同时要不给自己留退路,有的考生在准备考研的同时又去找工作,已经给自己留好了退路,对于考研不够坚定。
保持适度的紧张感。在备考的过程中不能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同时也不能没有压力,要给自己适当的压力,保持适度的紧张感。如果在备考的过程中没有压力,就容易在复习的过程中养成懒散的习惯,而如果备考时压力过大,就会引起焦虑等心理现象。把压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就可以把压力转化为动力,起到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
其次要及时把握考研信息。
考研需要专注但并不等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考研需要对信息的及时掌握。对于公共课的备考而言,大部分的考生会关注考研大纲的变化等内容,但对于专业课信息的收集是容易忽略的一点。大部分考研专业课的试题是由报考院校的老师出题,及时关注报考院校的信息有助于把握考试的重点。关于信息的掌握,可以向报考院校的研究生了解他们近期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了解出题老师近期的研究课题、方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