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别人摔倒吗?那个时候你有做了什么,或者脑海里闪过什么念头吗?
01
心理学有个名词,已经被大家耳熟能详到泛化,叫“共情”,也叫同理心。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和成语叫“感同身受”大意相近,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自己已经很理解这个不同心理学流派共通的技巧。并带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但很多时候需要强迫自己换位思考和共情他人。
当时,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常以“道可顿悟,事需渐修”来自我开导和激励。
02
有一天,有一个朋友忽然对我说:“今天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有句话我特别认同。叫“我听过最大的笑话,叫做感同身受。有些事情是没办法感同身受的,就像我说大海很美,你却说淹死过很多人!我们没办法对别人的遭遇感同身”,除非有一天你遭遇了她的遭遇!”
虽并不接受,但深知她突然说出这样的话,一定是因为她经历了什么,才能有感而发。所以当时并不没有反驳,还微笑点头。“有些道理,必须有了切身经历才会真正理解并接受。”这是当时我想对她说的话。其实,和她认同的没有两样,只是,所指不同。
彼时,心里尚自暗叹,多年心理学的浸泡,自己似乎更接近“道”了一些。
03
我曾经在街上见过很多摔倒的人,各种姿势和品相。当事人摔的眼冒金星,呲牙咧嘴,路人隔岸观火,看的肉跳心惊,也许彼时心里的声音是“摔的可真不轻”,然后匆匆而过。而我,差不多就是如此路人甲的反应,基本不去打扰摔倒的那些人!只有看到带小孩的摔倒时,我才会迅速的上前扶起。但更多时候,摔倒的都是骑摩托车或者自行车的青壮年,所以我一般大都是用眼神默默表达关注。然后“同理”对方一定很为当众摔倒而尴尬难堪,自己竟比当事人还觉不好意思,随即“善解人意”的匆匆而过!
内心深处,对那些看到别人摔倒后驻足观看、指手画脚、戳戳点点甚至幸灾乐祸的人的言行很是不耻。反过来,对自己能“感同身受”他人的处境,在别人难堪和落魄时,能做到不打扰他人的“美德”而暗自赞许……
04
“有些道理,必须有了切身经历才会真正理解并接受。”这是我那天想对朋友说却并未说出口的话……
当“库里夸差”我应声倒地,身体不受控制的从电动单车飞出,滑行接触地面前的那一刻,我意识到,我要摔倒了。起初一片茫然,第一次以这种角度观世界,不知身在何方。接着头脸和身体开始有火辣酸痛的感觉。看不到自己的样子,扭曲的身体也可以感受到摔倒的姿势是多么的奇葩。而那天,我竟然破天荒的穿了无袖的裙子。
很想鲤鱼打挺翻身而起,无奈那只是虚无的想象。摸索着实塌塌僵硬冰凉布满石砾的地面,我故作轻松得慢慢爬起,装的很无所谓(天知道当时我有多痛苦和艰难),眼泪已经不争气的流出,还好天色已黑,路灯昏黄,我想并无人看到。
恍恍惚惚迷迷瞪瞪转身张望,天哪,一米距离护栏外机动车通道上,赫然停着一辆轿车。车灯大开,车窗摇下,一个面无表情的男人观猴般的看着我。瞬间,一股莫名的委屈难堪和愤怒堵然升起。是的,除了难堪除了委屈还有愤怒。那是一种身处“绝境和低谷”深感无人扶助的凉薄,那是一种因漠视凉薄而心生哀悲的悲愤,和被冷眼旁观而生恼羞的愤怒。
本以为无人知晓,原来几步之遥,有人在身边眼前,只做壁上观。我的呲牙咧嘴,扭筋断骨,皮裂肉绽,疼痛无助,有人只当做是陌生人蹩脚的表演。只冷漠的远远看着,未发一声,未伸一手。
那一刻,那个隔窗观望的陌生人,和曾经我看别人摔倒的反应如出一辙,只不过当时,我没有特意停下来那么明目张胆的围观。而是匆匆离开,把自己“善解人意”的冷漠,当成是一种不打扰他人的美德!他,也许也是如此想法吧!
瞧啊,文明的进步,似乎衍生出很多新的行为准则,然后我们冠以“高级理论或定律”的名义,让自己的言行越来越冷漠,情感越来越麻木。然而每个人都沉沦其中,却并不以为然!
05
摔变形的单车推到路边锁好,木木的移动着惊魂未定的身体。一切太突然,我还没有从那个飞身而出的情景中反应过来,摔倒前那一瞬间发生了什么?
沿辅道缓缓而归,几分钟后,心思和身体渐渐合一。浑身的疼痛让我变得敏感而脆弱,看到辅道上一个昏暗的树荫,我赶紧趋步上前,躲在黑暗的树荫下,让疼痛、委屈抑或是恐惧而起的眼泪恣意流淌。那一刻,好想儿子,想他能拉住我的手,软软又暖暖的心安。不,感受再往前推进,倒地的那一刻,好想有人拉我一把。准确的表述:10分钟以前,希望那个趴窗观看的陌生人,能上前扶我起来。最少,那张素未平生的面孔能对我表达一点眼神上的支持和关切。
一个人,只有自己跌倒时才能理解那一刻希望被人温暖被人接住的心情。“如果再有人在身边摔倒,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上前问候他扶起他。”心里一下子蹦出来一个声音。经历了跌倒才知道,摔倒后身体的疼痛和心理的无助远大于颜面上难堪。
那一刻,一个眼神,一声问候,一根手指,都能让你感到来自地球深处的温暖和支持……
06
原来,摔倒后是这样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原来,我一直自以为是的“善解人意”只是虚妄的猜想!原来,摔倒后第一反应不是难堪,即使有,也会迅速被生理的疼痛和心理的无助恐惧淹没。当别人摔倒,我狭隘的主观经验只肤浅的考虑个体面子的维护,漏掉了最重要的信息--疼痛恐惧和无助,这才是那一刻最接地气的感受!
每个人都在个人的自我世界里,用自己的主观经验和意识,臆测着他人的想法,用自己的处世准则解释着他人的言行。
其实,这部分涉及一个人到对他人的了解,对他人的感知能力和洞察力,有时候我们并未曾真正的去理解和觉察他人。那是因为我们的注意力习惯并不曾注意到那些更深更细微之处。每一个人都建构了自己的世界!更进一步的衍生是:你的语言、思维、感受和反应、注意力习惯特点等构建了你现在的一切。如果这些都存在着问题的话,则你所生活的世界就是越是个问题重重的世界!你的感受和表达是不真诚的,怎么可能会真诚得共情到他人!
换言之,一个人的注意力的习惯特点,决定了我们所看到感到行动着的世界。而我的注意力习惯总把“面子”放在了第一位,不曾真正的感受身体传递的信息,无论对人还是对己,都把“真实的感受”隐藏在“他人看我在世界的样子”之下,然后以此来“同理”他人也在意“在我看来他在世界的模样”。如此的同理共情,如同两个面具在表表相交,哪里会真诚的感同身受对方……
事实上,一切的面子、想法甚至人人追求的意义,在实实在在的疼痛和材米油盐的捉襟见肘面前,都虚无的像风……
是我一直都忘了,心理学概念的“共情”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___“真诚合一”,身体感受和思想表达的真诚,理想自我和真实自我的合一。那样真诚合一状态下的同理和共情,才能做到:不强迫委屈自己,不敷衍别扭他人。
有些道理你没明白,是你书读没有读到,事情没有经历到。因此必要时,是需要让你原汁原味的经历一次,摔倒一次!
如此,这一摔,破皮裂骨。能让我看到斑斑裂纹的自己,收获一摔之诚,也是有点价值的吧……
07
在这个城市里,把冷漠当成是不打扰他人的美德之人,比比皆是的吧!
而人生,一摔的事,何止于此!
经历摔倒的,又何止于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