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时就死去了

一个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近年来“美国最具有影响力的十大毕业典礼演讲”,而演讲者却因严重的抑郁症而自杀。这种戏剧化的人生转变也让这次演讲变得更具冲击性,也更令人唏嘘。

这位演讲者就是美国当代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那次演讲的内容因广为流传而被引进出版,书名为《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时就死去了_第1张图片
《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

在没有翻开书本之前,我对“最简单又困难的事”有着自己的定义。我想到娱乐圈里流行的一句话:“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虽然只是个小角色,但是也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因为你要给这个小角色赋予自己的定位和理解。现在越来越多的配角的表演比主角出彩,就是因为他们认真对待自己的角色,用自己的理解和演绎让角色变得丰满起来,自然而然就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因此,有时候最简单的事情反而比较难完成,我是说,比较难出彩地完成。很多影帝都是跑龙套出身,但不意味着跑龙套的最后都能成为影帝。

原谅我用自己的“思维定势”模糊了书名的概念,华莱士的演讲要远远有深度得多。

1

华莱士首先给我们讲了一个有关鱼和水的小故事。

两条小鱼在水里游泳,突然碰到一条从对面游来的老鱼向他们问好:

“早啊,小伙子们。水里怎样?”

小鱼继续往前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终于忍不住了,他望向另一条,问道:

“水是个什么玩意儿?”

水是鱼儿赖以生存的环境,可是他们却很少对环境做出思考,就像我们人类,明明每天都在过日子,却很少去思考我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我们虽然每天都在柴米油盐酱醋茶地过日子,看似千篇一律,但似乎又有细微的差别。最明显、最普遍、最重要的关系,往往是最难发现、最少谈论的。就像日常生活本身,既绝望又禅意。说它简单,是因为繁琐无聊;说它困难,是因为难以日复一日地保持自觉与警醒。

我们总说时间飞逝,总说要重新开始,总说要学习新知识,但我们却很少付诸行动。明明发现这段感情在消耗自己的能量,却因为不舍,没有说分手,最后将就着耗尽最后一丝感情;明明发现不喜欢这份工作,却没有勇气辞职,最后只能在公司里混日子;明明想学习新知识来充实自己,却懒得坚持,最后什么也没学会。直至日常生活磨掉了我们最后一丝热情,我们就会归于平庸。而这些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我们再理智一点,再勇敢一点,再果断一点,再坚韧一点。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时就死去了,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如果现在的你没有所爱所想之事,并没能为所爱所想之事付出努力和毅力,那么将来的你也不会有任何令人惊喜的改变。你会像芸芸众生一样,碌碌无为地老去、死去。

2

华莱士还说了一个关于信仰的小故事。

在阿拉斯加一个偏远郊外的酒吧里,坐着两个人,其中一个是信徒,一个是无神论者,他们正在借着酒劲讨论上帝是否存在的话题。

无神论者:我不相信上帝,因为我曾经向上帝祈祷过,在我被暴风雪困住的时候。

信徒:可你不是好好地坐在这儿吗?说明上帝还是听过你的祈祷。

无神论者:当然不,我之所以能活下来,是因为有两个爱斯基摩人碰巧路过,引导我回到了营地。

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我却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个故事。一个落水的人想等着上帝来救他,拒绝了两艘搭救的船,最后淹死了。死后,他见到上帝就问,为什么不去救他。上帝说,明明派了两艘船去救,是他自己拒绝了。

这两个故事都有异曲同工之妙。上帝是否真的存在,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选择相信什么,而不是让我们的执念去引导我们思考。而最终我们的信仰会决定我们的生活态度,甚至改变我们的命运。

我所说的执念是每个人自身的“思维定势”,它来源于个人早先经历所形成的认知、经验和习惯,并在无形中影响我们的分析和判断。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打破自身的“思维定势”,时不时跳出来进行逆向思考,摒弃之前固有的思维模式。说一个最简单的辨别方法,如果你觉得哪种思考方式可以给你带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你就果断选择它,反之弃之。在这个过程中,你首先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然后再去决定自己的生活中什么有意义,什么没有。

你以为华莱士说这两个故事是为了说教吗?不,他只是想告诉我们:

“这就是水。”

“这些爱斯基摩人也许远远不可貌相。”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时就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