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的三个月,在吃的方面我们觉得很受苦,很不习惯,但是其它方面,还是有些收获的。
1. 我们的出行
我们所在的那座小城市,给人的感觉就是人很少,走路的人更少,我们因为离住地比较近,所以每天都是走路往返,每次路上都是行人寥寥,车辆也不多,从来没有见过堵车。
有些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车辆远远的看见行人过来,就在路口等,这让习惯了恭恭敬敬的让车辆先行的我们很不习惯,经常在路口跟车辆耗着,我们想让他们先走,而他们却让我们先走。就这一点,我对德国人的印象就很好了。
这个小镇不大,旁边就是一个像乡村一样的地方,天气好的周末,我们就喜欢去乡村溜达,到处都没有人,好像被我们四个人包场似的,天很蓝,草很绿,树林里隔很远才会有一栋房子,房子基本是木头的,门前也堆满了排列整齐的木块,但就是看不到人,我不记得有没有看到牛羊和田地,似乎也没有。
我们回国之前,受国内一位大款的托付,去市区帮他买omega手表,之前都没有去过市区,所以这是第一次乘有轨电车。
上车一看,又只有我们四个人,我们找不到买票的人或者设施,虽然是有一个机子看起来像是卖票的,可都是德文,我们也看不懂,于是就想着是不是下车以后有人会找我们验票,那时再补也不迟。可一直到下车,也没有任何人问我们,也没有任何其他人上车,我们四个就这么懵懵懂懂蹭了一趟专列到了市里。
买好手表以后,天色已渐黄昏,我们却再也不敢去坐那趟不要钱的有轨电车了,因为觉得不买票很是心虚,万一被人抓了,丢中国人的脸。打车在德国是很奢侈的事,我们断然是不敢的,于是四个人决定走回去。没有地图,没有导航,天色还越来越暗,一路凭借着印象,凭着万里长征的精神,走了好几个小时,总算还是回到了旅馆,这也算是我们的糗事之一了。
2. 他们的休闲
有时候,我们出差公司里的德国人周末会带我们去玩,那个城市摩托车产业比较发达,我们参观了在一座城堡里的摩托车博物馆,也去了一家野外的摩托车俱乐部,在离居住地很远的一个山上,我们看到空地上停满了各种宝马,雅马哈之类的当时都是价格不菲的摩托车,时不时会传来马达的轰鸣声。俱乐部里面的墙上,屋顶上,挂满了各种兽皮,看来他们不仅玩车,还打猎。
在城市里温文尔雅,谦让低调,几乎从不按喇叭的人们,到了山野里,撒起野来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那里的人们,英语普遍不太好,所以每当我们跟他们讲英文,他们总是显得有些羞涩的样子。大部分人对我们还是比较友善的,只是由于语言障碍,沟通交流并不是很深。
我们也和他们去当地的风景处游玩,看过山川河流,感觉自然景色和国内也差不多,只有去教堂参观的时候会觉得特别。
和国内不管到哪里都是人满为患不同,在德国,我们不管到哪里,都看不到很多人。即使在柏林,也没有看见特别拥挤的人流,只是会多看到一些中国面孔。
3.他们的生活
德国人当时的收入水平,和我们在中国的工资是差不多的,只是一个单位是人民币,一个是欧元。
我们去逛了他们的商场,发现以他们的收入来说,东西都很便宜,沙发几百欧,汽车几千欧,那个时候就比较羡慕羡慕他们的生活了。
而且,他们的上班时间是弹性的,不存在迟到的问题,早上晚了多少时间到,下午自觉晚多久走。还听他们在讨论,想要争取四天工作制,那时我们还上六天班,不由深感发达国家的人性化。
在室内,他们喜欢把暖气开得很足,大冬天的,外面白雪皑皑,屋里他们还穿着短袖。
我作为非北方人,我也是第一次在德国见识真正的雪茫茫的大地,在鹅毛大雪中踩着厚厚的积雪行走过,也知道了雪可以很久很久都不融化。
3. 打电话
到了德国,我们想要打电话和写信给父母,都变得十分困难,想想也就三个月,大家都忍了。
可偏偏有个同事,发明了一种可以让我免费和家里通话的方式,具体怎么做的我不清楚,总之是利用了公司的电话,应该是两部,一部打跨国电话给我,一部打给我家里,然后我就能和我父母间接通话了。那时在国企,这点电话费是不算什么的,虽然我并不想揩油,但同事一番好意,我也盛情难却,便享受了每周一次和家里通话的机会。
家里也很喜欢我打电话回去,毕竟,在乡下,一个越洋电话带来的信息足够老人们叨叨很久了。
至此,好像关于德国出差的碎片都记录得差不多了,以后想起来再补充,到老了还可以回忆。我至今最为怀念的是那里的安静和清新的空气,不知道时隔多年以后,是否还保持着当初的模样呢?
写完了,如果您居然看我的碎碎念到到这里,您就太有耐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