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人才观——“培养有艺术气质的理工人才,培养有科学头脑的艺术人才”

http://www.tasie.org.cn/show_detail.asp?sort=27&id=144

《中国青年报》评论报道:艺术与科学如何握手[2001-06-04]

《中国青年报》2001年6月4日 陈娉婷

很多人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在工科实验室里,处处是成堆的设备、仪器。在普通人、搞艺术的人看来,它们杂乱无章、不可亲近,更无美感可言;但在这些科技人员眼里,它们有血有肉,是可以对话的“漂亮宝贝”。“美”,在科学家与艺术家眼里,往往就是如此地大相径庭。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艺术的美”与“科学的美”会继续是“井水河水不相犯”吗?科研、艺术创作又如何真正地互动与互补?“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会不会成了过于拘泥传统的角色区分?

6月1日至2日,一批科学家、艺术家会聚清华大学,共叙一个老话题: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科学,听起来是两个大概念。然而,倡导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机地结合,尤其是将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即“艺术”的素养和感觉融入科学研究,将科学精神导入艺术创作,这仍是许多学者致力一生的治学理想。

因此,正是这样一个看似宏观的话题,在此次研讨会上吸引了来自各国学者的论文多达200多篇,其中在会上宣读的就多达50多篇。在洋洋洒洒的论述中,学者们的一个共识是,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里,科学家、艺术家的传统意义正发生悄然而深刻的变异,艺术和科学的整合,正成为新世纪的趋势。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在其科研中发现,20世纪的基础科学研究,微观和宏观的冲突已然非常尖锐,靠一个不能解决另一个,必须把它们联系起来才能有所突破。李政道认为,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人们对“科学与艺术”间的认知。李政道、黄胄、吴冠中等一批科学界、艺术界的知名人士,由此自90年代初开始了“让艺术与科学联姻”的努力。

李政道这样比喻他眼里的“艺术与科学”:“这好比一枚硬币的两面,彼此决不可分割。”李政道认为,作为从事理工研究的人,如具备更高的艺术素养和感觉,会帮助其研究问题观察事物的视野变得更广阔。

而在著名画家吴冠中看来:“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是必然趋势,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艺术揭示情感的奥秘。”他提出,“用科学的解剖刀解剖艺术”,越讲科学,越能让艺术更艺术。吴老认为,如果更年轻的一代艺术工作者能及早补上这一课,他们的起点和进步,就会比老一辈高得多快得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文化专员木卡拉则认为,艺术承认并强调自然界中各种疑惑在人们客观生活中不可避免;而科学则是解惑。艺术与科学最终会殊途同归,就在创造新观念、孕育新思想的过程中,造就了艺术家和科学家。

在有深厚造诣的学者眼中,“艺术与科学”原本就是如此接近。无独有偶,也就是不久前,杨振宁博士在一次演讲中,同样让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物理学”与“美学”紧紧握了一回手,杨振宁告诉人们:“高不可攀”的物理与处处存在的“美”息息相关。自然创造美,而物理学就是去发掘这些美。

实际上,探索艺术与科学两者间的互动互补,借此拓展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思维空间,已成了近年来众多高校致力的目标。就清华而言,刚刚结束的这一讨论热烈的研讨会,仅仅是立志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清华试图“艺术与科学双赢”的众多努力中的一步。从5月31日起,该校分别在清华本校、中国美术馆等地陆续举办“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时尚·交融”大型时装展示会、学术研讨会、成立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等系列活动。而此前,这所人们传统印象中的理工名校,与中央工艺美院合并,办社会学系、传播系、建人文学院等等一系列举措,都似乎标志着其“培养有艺术气质的理工人才,培养有科学头脑的艺术人才”的全方位努力。

人们还注意到,不仅清华一校在努力,近年来,国内不少文科院校办信息学专业,新闻系、中文系开设高等数学、微积分、统计学课程;理工院校纷纷办中文专业、艺术专业,创建人文学院、传播学院、法学院。这一切,都让人们依稀看到,在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人文精神正在努力回归大学校园,让艺术与科学联姻,不再是一种口号,而正成为学术界、教育界实实在在的行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情感,活动,教育,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