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移动李琳,咪咕灯塔项目组
随着 3GPP 5G 非独立(NSA)和独立(SA)组网标准的正式冻结,相对 4G 网络,5G 在业务特性、核心网等多个方面将发生显著变化,三大业务场景(eMBB,mMTC和URLLC)对承载网提出新要求,中国移动为此创新提出了切片分组网(SPN,Slicing Packet Network),同时,咪咕汇 5G+8K 超高清直播也用到了承载网硬切片。本文将简述 SPN 在承载网切片传输的技术创新。
1. 5G 承载网络总体架构
“5G商用,承载先行”,5G 承载网络是为 5G 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提供网络连接的基础网络,不仅要为这些网络连接提供灵活调度、组网保护和管理控制等功能,还要提供带宽、时延、同步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性能保障,承载网整体转发组网架构见下图。
5G 承载网络转发面组网架构,引用自 IMT-2020(5G) 推进组承载工作组发布的《5G 承载需求分析》白皮书
5G 承载网络分为省干和城域两大部分:
城域接入层主要为前传、中传和回传提供网络连接;
城域的汇聚、核心层和省干层面不仅要为回传提供网络连接,还需对接核心网,为部分核心网元之间的接口提供网络连接。
切片是一种端到端的按需定制传输链路的技术,能保证业务对网络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同时保证业务之间的隔离性。端到端主要包括接入切片、承载网切片和核心网切片三大部分,SPN 是应用在中间承载网切片的技术体系。
2. SPN 承载网络
SPN 是上述 5G 承载网在前传、中传和回传上的主要技术方案,能够提供基于以太网技术的硬隔离和分组交换技术的软隔离。面向 5G 承载的 SPN 组网架构如下所示。
面向 5G 承载的 SPN 组网架构
SPN 承载业务数据,对接接入网和核心网,通过切片映射等方式拉通基站接入切片和核心网切片,从而提供端到端的切片服务。在介绍具体的创新技术方案之前,首先呈现 SPN 整体的技术栈如下图所示。
SPN 网络协议分层架构
SPN 网络协议架构主要包括:
切片分组层 SPL:使用 MPLS/SR-TP/SR-BE 路由技术,处理分组数据的路由,主要提供切片通道软隔离;
切片通道层 SCL:使用切片以太网技术(SE),处理切片中以太网通道的组网,实现传输时的通道硬隔离;
切片传送层 STL:切片的物理层编、解码,及 DWDM (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光传送处理,向上使用 FlexE 对接 SCL 层的 SE 技术;
此外,还有实现高精度时频同步,以及时钟同步的功能模块。接下来,将自下而上介绍每一层使用的技术及应用方式。
切片传送层 STL
STL 层负责提供网络接口,分为 OIF FlexE Group 链路接口、IEEE 802.3 以太网灰光接口(客户接入层)或 WDM 彩光接口(汇聚和核心层),其中,物理层光传输不算是新型关键技术,较为重要的是 FlexE 技术,即 Flex Ethernet 灵活以太网。
标准 Ethernet 与 FlexE 结构,引用自华为《灵活以太网技术白皮书 (2018版)》
简单而言,FlexE 把多个物理端口进行“捆绑合并”,形成一个虚拟的逻辑通道,并通过划分 Slot 分发的机制进行分时调度,以支持更高、灵活组合的业务速率,可视为标准以太网 + 时隙调度 Shim,解耦了 MAC 链路层和物理层介质。例如,客户业务速率是 400GE,但设备物理通道端口的速率是 25GE、100GE 或其它速率。那么,通过 FlexE 端口捆绑和时隙交叉技术,就能轻松实现业务带宽 25G->50G->100G->200G->400G->xT 的逐步演进。
切片通道层 SCL
SCL 层采用切片以太网(SE,Slicing Ethernet)技术,在下层 FlexE 技术基础上,为业务提供传输硬隔离通道。SE 将以太网切片从端口绑定级向网络转发技术扩展,在中间节点基于以太网码流进行交叉转发,例如使用 SE-XC 技术,省去了使用分组转发时拆包查路由的流程,大大降低了时延。
此外,基于 IEEE802.3 码块扩展,可以在 SCL 层转发侧或 FlexE 接入侧采用空闲(IDLE)帧替换,调整转发速率,实现切片以太网通道的 OAM 和保护能力。
切片分组层 SPL
SPL 层可实现对 IP、以太网、CBR 等业务的管道封装和寻址转发,提供 L2VPN、L3VPN、CBR 透传等多种业务类型承载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创新是为了满足 5G 承载 L3 (网络层)灵活转发的需求,SPN 在 SPL 层采用 SDN 管控架构和分段路由(SR)。
分段路由(SR)与 MPLS 类似都是一种 “2.5 层” 的协议,通过在二层链路报文和三层 IP 报文之间嵌入标签转发标识的方式,避免三层路由查表的时间开销,大大降低传输网络的时延。与 MPLS 相比,SR 省去了复杂的链路状态同步协议,支持 SDN 集中下发标签路径和拓展 IGP 协议进行标签分发两种模式,分别对应 SR-TP 和 SR-BE。
SR-TP(Segment Routing Transport Profile)是基于 SDN 集中管控的、面向连接的隧道技术,集中化的控制器可以依据不同的路由策略计算和控制 SR-TP 路由,适用于面向连接的业务承载;
SR-BE(Segment Routing Best Effort)通过拓展 IGP 协议自动扩散 SR 节点标签生成,面向无连接的业务转发场景,可在 IGP 域内生成全互联的隧道连接,但基于 IGP 生成的路由转发通路,不能准确保证链路 QoS,也就是所谓 Best Effort 的由来。
分段路由 SR 转发示意图,数据包按照转发标签栈进行逐跳转发
直观理解,SR 技术是在入域节点提前标记好转发路径,例如快递公司知道北京到上海的快递经过苏州中转是最快的,那么在北京发往上海的所有快递上打上“北京->苏州->上海”的标签,那么快递就会按照出发标记的路径进行转发。在 SPL 层使用 SR 进行转发,可通过集中化 SDN 的方式,为业务数据定制特殊的路由通路(软隔离),保证业务的 SLA 需求。
此外,在 SPL 层还用了 MPLS-TP 技术,简化了 MPLS 协议,支持面向连接的端到端 OAM,与 SR 并列作为 L3 转发的候选方案。
小结
综上,SPN 以分层的技术架构,提供从最底层灰光/彩光的物理传输,到 FlexE 转发通道硬隔离,再到 SCL 层构建以太码流交叉为基础的转发组网,最后 SPL 层以 SR 为代表的多种软隔离路由方案,最终为业务提供不同组合形式的切分方案。
4. SPN 优势及 5G 切片的问题现状
上文已经提到 SPN 网络要支持 CBR 业务、L2VPN 和 L3VPN 等业务,可根据应用场景需要灵活选择业务映射路径,如下图所示。
SPN 业务路径映射
①/② + ④ + ⑧ 路径是兼容目前 3G/4G PTN 的多业务承载方案, ①/②/③ + ⑤/⑥ + ⑦ + ⑧/⑨是 SPN 支持的新业务承载方案。实际业务可按需根据对承载网前/中/回传链路的 SLA 需求和具体的组网方式,灵活配置业务路径。
再看,SPN 优势
业务按需选择软硬隔离特性,是全球已商用的 5G 承载系统中唯一既支持硬切片又支持软切片的传输技术,如下图。其中,TDM 交换通过切片以太网(SE)通道,在以太网实现 66B 码块的交叉通道,实现切片硬隔离;分组交换通过 MPLS-TP 或者 SR 和 QoS 机制,保证切片通路软隔离。
SPN 切片即服务特性。通过与接入和核心网之间的切片映射,拉通基站切片、SPN 切片、5G 核心网切片的整合系统,提供端到端切片服务。
当前,5G 切片的现状及问题
5G 承载网络 SPN 已支持切片,针对不同业务要求,提供软、硬隔离的切片通道,但目前仍有管理编排问题尚待解决;
SLA 全局监控和保障机制仍需增强。切片 SLA 需要全局监控、闭环保障,包括接入切片、SPN 切片和核心网切片三个环节,目前还缺乏有效端到端监控和动态调整的机制;
网络切片商用普及尚不成熟,不只要承载网 SPN 支持切片,还需要按上文所述在非实验环境下拉通无线、传输和核心网三个环节,整体实现切片流程后才能进一步普及商用;
切片调度编排能力,各子域实现参差不齐,核心网切片编排配置和管理领域相对完善,但仍需少量人工干预;
目前,单切片端到端业务流程已验证完善,能够为单应用特殊定制业务通路,例如咪咕汇通过打通无线端资源预留、承载网硬切片、核心网 UPF 专享实现了端到端 5G 网络切片“专享通道”,但是在大网中多切片的并发场景有待进一步支持,同时 4/5G 互操作、漫游等方案仍在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