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漫谈六——应识陈近南(下)

这一篇,是高潮!

什么?还有高潮!前两篇不是已经把能讲的都讲了吗,不会是狗尾续貂吧!

当然不会,不入流的事我怎么会做呢?

用一棵树来做类比,第一篇“识”是枝叶,第二篇“立身为人”是树干,这一篇聊树根。一棵树能长成什么样子,关键在这里。

陈近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江湖地位?是职位高、智谋高、武功高、为人忠义吗?

当然是!但这些都是表面的功夫,关键在于他的终极追求!通俗的说就是“志趣”。志即志向,趣即兴趣。一个人要成为人物,没有志趣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到的。他一生都致力于“驱除鞑虏”的大业,军师、天地会总舵主的高位都是因为做这份事业才有的;智谋、武功都是为完成这份事业而修炼,又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的;为人忠义,除了本性使然外,这也是做这种大事需要有的特质。所以,如果归因,陈近南令人敬仰、信服的特质都可以归因到他”驱除鞑虏,恢复汉人江山“这一终极追求上来。

《鹿鼎记》漫谈六——应识陈近南(下)_第1张图片

你的终极追求是什么?你要做一个什么人?

这是每一个人都面临的问题!

近几年,遇到过一些40岁左右的人。他们有房有车有存款,也有不错的职位,到不惑之年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自己究竟应该做什么事,做什么人。这时候,我就知道他们可能真的要做出一些成就了。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确定终极追求,首先就是做减法。你在心里问自己:你究竟想要什么?答案太多了!然后开始做减法,减到不能再减为止。千万不要小看这个简单的动作,这不仅是取舍,还包含了牺牲!没到这一层,你的所谓的终极追求大约是搞笑的,不可能坚守。

《鹿鼎记》漫谈六——应识陈近南(下)_第2张图片

当知道自己最终要走到哪里去了,人才能“定”下来。这时,与此无关的东西就不能使你动摇了,这无关的东西可能是名、利、权势,也可能是情,甚至是生命!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为了完成这一使命的。

定下来之后,内心里的各种杂音越来越少逐渐趋于“静”。平静,镇静,清净,温和但蕴含着力量!

心静之后,才能“安”于这种状态,“安”于面对走这条路可能要遇到的各种艰难,但是不动心,更不动行!到这时,方能做到,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对他人,就没有羡慕嫉妒恨了,只会是欣赏、祝福或者怜悯。

《鹿鼎记》漫谈六——应识陈近南(下)_第3张图片

有了“安”的基础,无杂心、无杂念,把整个生命都向这个目标聚焦。此时的考虑一定是周详、精当、深远的。

于是,再发挥你所有的能力,而后或能有所得。终极追求未必在一代人就能实现,得有“功不必在我”的气度,做一个铺路人。

这是人生的大课题,也是教育的大课题。所谓“人定胜天”,“定”字的含义就在这里!有了这个根基,枝繁叶茂是顺理成章的事。放在人事来看,自然有人追随你。这是做领导的核心命题,也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命题。不可不知,不可不慎!

天下事,在人,在志!其虚言哉!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已。为人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

你可能感兴趣的:(《鹿鼎记》漫谈六——应识陈近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