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 中世纪

苏菲的世界 中世纪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距离上次收到来信已经过了一个星期了。这个周五,苏菲在厨房煮汤,突然起风,刮来了一张让苏菲代转席徳的生日贺卡,时间也是6月15日。突然,响起了电话铃声。这次,艾伯特打算面授课程。他匆匆给苏菲打电话让她在半夜去圣玛丽教堂上课。苏菲与乔安串通,撒谎称去乔安家过夜,半夜独自前往教堂见艾伯特。

教堂荒凉,管风琴声将夜衬托地更加寂静。艾伯特用拉丁文开始了本次课程。

中世纪,是指从西罗马灭亡到东罗马灭亡之间的时间。公元380年,君士坦丁大帝使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大大促进了基督教的发展。教会势力壮大,关闭了柏拉图的学院。

中世纪之所以被称为黑暗时代,教会压迫文化科学发展是其重要原因。但是在黑暗的环境之下各项体制仍在萌芽,艺术文学作品也卓然有成。

罗马分裂前事一个高等文化的城市,但是在步入中世纪,文化开始渐渐倒退,人们回归以物换物的交易模式。人们在罗马的废墟上取用建材来建造房屋。

后来文化分裂为三支,分别是罗马天主教文化,东罗马帝国文化,阿拉伯文化。中世纪末期,三种文化交汇融合,文艺复兴逐渐开始,而古代希腊的哲学仍然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延续。

中世纪有两大哲学家,圣奥古斯丁和圣托马斯。圣奥古斯丁将柏拉图基督教化,圣托马斯将亚里士多德基督教化。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便是都试图运用理性或哲学思想来解释宗教信仰。

圣奥古斯丁原信奉摩尼教,由于不赞同善恶分明的观点转而信基督教。他一心思考恶的问题。但受斯多葛学派影响,他开始觉得善恶之间无明显界限。在他成为基督徒后,新柏拉图派哲学给了他很大影响。他将理型世界置于上帝心中。对于善恶的看法则与普罗汀相似,上帝所造之物皆为善,而我们人类的不服从导致恶的产生。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你生命中的一切都是上帝给的,是否被救赎也是上帝的选择。

圣托马斯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提出了双重真理说。我们有两条途径接近上帝,概括来讲便是遵从信仰与基督教条,或者服从理性与感官。打个比方,你阅读某个作家的小说就是通过理性来接触作家,而阅读传记就如同阅读圣经一样,是了解他的最直接方式。亚里士多德认为万物变迁皆有原因,而上帝就是一切的目的因。

这里有个问题,圣托马斯提出了生命的渐进层级,而上帝与人之间有天使,它们无法永远存在但也不会死亡,所以,存在与死亡之间的界限为何??

苏菲发现他对于时间的看法与明信片中的情况惊人相似!

圣托马斯在男女性别上有较高的认识,虽然身体各有不同,但灵魂都差不多,他认为天堂中的人都是一样的,众生皆平等。古代基督徒与犹太人可能因为历史原因,颠沛流离,赋予上帝母性的光辉。很长一段时间,基督母性的一面被遗忘。后来女哲学家席徳佳提出了苏菲亚,人们才渐渐关注起了女性化的一面。或许佛教中的诸神是没有性别的吧,观世音菩萨其实不应该被称为娘娘,上帝是否有确定性别有待考证。。。

苏菲离开教堂时看到了圣母眼睛下有一滴水

是眼泪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苏菲的世界 中世纪)